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558929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第一章 初步设计总说明1. 工程概述1.1 工程名称:山西*公司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工程1.2 建设地点及条件山西*公司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占地面积为261.8亩,园区位于,规划范围东西长983米,南北宽345米。1.3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包括两个功能区:管理加工区和生产示范区,总建筑面积为33181平方米,其中:生产设施面积30281平方米,管理加工菌种生产等配套建筑2900平方米,生产设施面积包括双孢菇菌种制种设施和堆场、香菇菌种制种设施和香菇生产温室,辅助用房包括门卫、锅炉房等。1.4 工程背景及特征(1)工程背景食用菌产业是适合农业农村生产现状

2、的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开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选择。本工程是*省“百企千村”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工程建设单位结合工程所在地现状,以示范带动当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为目的的重大举措。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在开展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环境,通过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来开展经济。食用菌生产实现了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适合我国农村生产现状的循环经济模式。国家重点推进秸秆过腹还田、腐熟还田和机械化还田,鼓励利用富品种食用菌,使废弃物得到“整体、高效、循环、再生”的利用,在获得最正确经济效益同时,完成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食用菌产业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源(包括废弃物)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自然资

3、源利用效率,在增加经济产出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直至“零排放”,成为当前农村开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措施和重要内容。本工程是*省加快转型跨越,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践行群众路线,富民利民。*省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将积极引导企业进入农村,把政府的组织、政策、资源优势,企业的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企业产业扶贫开发实施的现代特色农业工程,可通过农企合作等多种方式,优先享受“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现代农业示范园、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经济林等各项支农政策和农业综合开发、以工

4、代赈、土地整理等工程支持。公司始终把带动和支持地方经济开展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注重推动同地方周边经济的共同开展。*集团参与产业扶贫工程,紧紧把握我国推进经济构造调整,扩大改革开放的机遇,立足武乡县的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产业根基等,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带动当地经济转型跨越开展。对*省山区贫困县的农业开展实施展示示范和技术培训,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强县富民进展资金和技术支持。(2) 工程特征1)本工程为食用菌生产示范园,无论生产设施、平面布局还是内部设施条件以及外部环境均应到达一定的示范带动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2)菌种制备和生产设施在确保对生产人员及外部环境安全

5、保护的同时,确保生产顺利进展并为工作人员创造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3)随着科学的开展与食用菌产业长期的生产经历和实用技术的深入交流,本工程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可开展余地以适应开展的需要。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2.1 设计依据(1)山西*公司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国家有关标准及标准:1) 农业部设施农业设计技术标准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4) 干净厂房设计标准(GB500573-2001)5)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6) 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2000版)(GB50057-94)7)

6、 砌体构造设计标准(GB5003-2001)8) 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50010-2002)9) 生物污染控制(ISO/DISI14698)10)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50019-2003)13)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方法(86)国环字第002号;1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15)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03)17) 建筑用轻钢龙骨(GB1981-89)1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J16

7、297-1996)19) 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43-2002)2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50311-2000)21) 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50054-95)22) 供配电系统设计标准(GB50052-95)23) 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59-96)2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9-92)2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54-96)26)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标准(GBJ65-83)2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J235-82)2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8、标准(GB50140-2005)2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GB50116-98)30)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标准(GB50222-95)(1999年版)31)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84)32)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90)33) 工厂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3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3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 (GB50160-92)3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3. 工程设计规模和范围3.1 工程规模本工程共规划四个区域,包括加工储藏与配套办公区,双孢菇生产示范区,香菇生产示范区。其中加工储藏与配套办公区以管理加

9、工服务区,以办公加工制菌等设施为主,提供园区管理服务,配套技术培训设施,开展园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示范培训,作为园区示范带动功能充分发挥的区域。工程规划用地共261.8亩,其中双孢菇栽培用地33亩,占工程总用地的12.61%,香菇栽培用地50.5亩,占工程总用地的19.29 %。加工仓储用地11.46亩,占工程总用地的4.38%。综合管理办公用地3.5亩,占工程总用地的1.34%。道路面积25.12亩,占工程总用地的9.60%。有机肥生产用地1.2亩,占工程总用地0.46%。野樱莓、构树、油用牡丹等用地为106.02亩。规划用地统计表如下:工程用地面积(亩)百分比双孢菇栽培用地331

10、2.61%香菇栽培用地50.519.29%加工仓储用地11.464.38%综合管理办公用地3.51.34%道路用地25.129.60%有机肥生产用地1.20.46%野樱莓、构树、油用牡丹等用地106.0240.50%总计261.8100.00%地面建筑统计表如下:1#-2#工厂化双孢菇房轻钢构造、彩钢板9000 m23#-8#工厂化双孢菇房轻钢构造、彩钢板2400 m2库房轻钢构造、彩钢板400 m21#、2#、3#冷库轻钢构造、彩钢板1200 m21#、2#、3#、4#生产厂房轻钢构造、彩钢板1600 m2一次发酵隧道砖混构造625 m2二次发酵隧道砖混构造450 m2混料车间砖混构造450

11、 m2覆土车间轻钢构造、彩钢板400 m2香菇房砖混构造13056 m2办公楼砖混构造1500 m2生活区砖混构造1400 m2锅炉房框架构造700 m23.2 设计范围*公司负责完成以上工程的总体规划、总体建筑、构造、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概算的设计工作。3.3总经济技术指标规划用地面积:174534.21平方米(261.8亩)总建筑面积:33181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181平方米容积率:0.19建筑密度:194. 设计指导思想4.1 本工程工程设计以“实用、经济、美观、环保”为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应标准,规定及标准进展设计。 4.2 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和建筑使用功能的根基上,注重建筑

12、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充分表达生产设施应有的整洁有序、舒适亲切的特点。4.3 分区明确,并留有开展余地,合理组织人流车流,使各种流线简捷、畅通、防止穿插干扰;注重改善环境质量;进展环境绿化,形成富于层次感的绿化空间。4.4 生产设施内部能适应工作要求,功能分区明确、平面紧凑、使用灵活。4.5 注意环境保护,对外无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排放物。4.6 加强消防安全设计,设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设计标准,建筑防火分区明确合理,并积极采取消防安全措施。4.7在节约能源方面,按照山西地区节能要求,注意节约能耗,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和选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第二章 总平面布置1设计依据及根基资料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条

13、件及设计要求。2. 总平面布置3. 功能分区3.1 生产示范区本设计将生产示范区放置在入园道路南部,最大限度使用南部较宽阔的土地面积,道路北部面积较小狭窄,用于管理制菌和加工。3.2管理办公区放置在用地北部,紧邻入口,与南部生产区区之间为入园道路。3.3总平面布局3.3.1生产示范区双孢菇生产示范区,香菇生产示范区,区分区明确,互不干扰;交通联系便捷,可共享园区公共设施。各生产区流线明确,布局合理,与周围的生产道路以绿化隔离带区分,空间划清楚确且满足了各分区隔离防护的要求。3.3.2 管理加工区布置在园区北部,既方便对外功能需要又可使管理实现对全园较强的控制,与主入口相对应性。3.4 道路规划

14、及交通组织场地出入口处道路5.0米,解决机动车通行。但生产区内部道路路宽4.0米,可同时满足生产和消防要求;局部道路连接线3.0米。各单体间主入口距离较近,方便工作人员往来。3.5 人流组织外部人流主要通过主出入口进出,主要在管理加工区活动,内部人流经出入口进入,通过环路和景观内的步行道路系统到达各建筑。 3.6 车流组织外部车流主要通过出入口进出,停靠于入口停车场。内部车流通过出入口进出,生产用车辆可直接到达生产区,停靠于菇房门口。3.7消防流线场地内通路对每个生产设施形成半包围形式,满足消防要求。3.8停车在管理加工区入口处建设单独的停车场。3.9管线规划3.9.1室外给水管、消防水管管均

15、直埋敷设。给排水管道分别为给水、消防(包括消火栓和喷淋管道)。第三章 建筑设计1.双孢菇菇房1.1 概述1.1.1 该工程为山西*公司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双孢菇房。包括1#-2#工厂化双孢菇房、3#-8#工厂化双孢菇房,1#-2#菇房内有21.5m*11.25m的菇房16个,共32个;3#-8#菇房长25.3m,宽16m,柱中距间6m,跨15m。1.1.2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生产类别为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1.2屋面1.1.1 屋面排水:无组织排水,岩棉复合板保温;屋面坡度8%,单脊双坡。1.1.2 采光设计:门窗采光,具体布置详见立面布置图。1.1.3 屋面外板采用多维V960-型75mm厚岩棉复合板,颜色橘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