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554171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写了一大群青年女性,她们住在大观园内,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女儿国。在作者笔下的这 几十个青年女性,一个个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 的人。作者有意让书中的一位优秀男性唱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那么热烈的颂歌。但是,红 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就是这些作者所极力赞颂的优秀女性,却成了“薄命司”册子上 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作者用她们的悲剧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美酒,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千红 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一、林黛玉丰富性格特征的表现 (一)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

2、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不饶 人、诸事好挑剔等。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 “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 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要求尊重 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 了他去”。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 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而自己如今的处境

3、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可以说,林 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来到贾府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小 性儿”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 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红院敲门,刚好碰到晴雯生气,没听清是林黛玉的声音而没开门,林黛玉就错疑在 宝玉身上,就“独立墙角边花阴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回去后,又“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 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薛宝钗史湘云都曾受过

4、宝玉不留情面的顶撞,她们也不过是“满 脸通红”而已,而林黛玉却只因一点误会受了点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哭,实可见其自尊心的强烈了。 要列举林黛玉为捍卫自己的自尊心而表现出的“小性儿”的事例真是太多了,但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林黛 玉在处理爱情问题上表现出的若为尊严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了。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中,林 黛玉发现宝玉看的是会真记后,“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自觉词藻警 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并也笑道:“果然有趣”,可当宝玉借机说出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时,林黛玉听了, “不觉带腮连耳通

5、红, 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生气地指着宝玉说:“你 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说到“欺负”时, “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原因是什么呢?是宝玉说的确是“淫词艳曲”、是“混话”吗?当然不是。 前面说到林黛玉对西厢记、会真记一类的书也是“越看越爱看的”,怎么这会儿就成了“混话” 呢? 是林黛玉不爱宝玉?可大家都知道宝黛的爱恋是真挚的,可以说林黛玉在贾府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对宝玉 爱情的追求与憧憬,是宝玉的爱情带给她生的信念,吸引着她对未来的期望,一旦得到宝玉爱的表白时该 是多么的欢心,多

6、么的喜悦呀。而事实却相反,林黛玉却对梦寐以求的爱的表白感到气愤不已,觉得宝玉 是“欺负”她。既然林黛玉是爱宝玉的,又是喜欢这些“混话”的,那么是不是林黛玉做作呢?我们知道林黛 玉当时的“不觉带腮连身的通红”、“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这些表情,是连善变的王熙凤也一时装不出来的, 何况是这个“痴颦儿”。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以林黛玉的身份、地位、教养,这样的婚姻大事是不能在 这样的场合、以这种示爱的方式出现的,这种场合和方式至少她是不能接受的。这种爱的坦白对她来说简 直就是一种亵渎,是“欺负”她,太伤她的自尊心了。像这样的例子,在第二十六回“萧湘馆春困发幽情”一 节中表现得也很充分。当宝玉当着林黛

7、玉的面对丫环紫鹃笑道:“好丫头, 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 得叠被铺床 ?”时,林黛玉是气得“登时撂下脸来”,还哭着说:“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 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哭着下床往外就走。林黛玉为什么这样大发作呢? 当宝玉来时就明明听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足以说明林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爱 恋是无限火热的。每日都为宝玉神昏不定,思曲缠绵,而且自己口中说的就是那所谓的“混话”。可见,本 来宝玉话中的内容、词语的实质是可以带给林黛玉爱情的喜悦的,但宝玉表达爱情的方式却伤了她的尊严, 令她无法接受,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在神圣的爱情与尊严

8、面前要她做选择的话,林黛玉是毫不犹豫地选 择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林黛玉的自尊心是何等的强烈了。(二)人们在注意到林黛玉的“小性儿”的同时,又往往会被林黛玉的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 体贴等所感动。这才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当时妙 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 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可林黛玉却“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毫不介意。第二十 二回,宝玉一时“感忿”写了一个字帖儿,林黛玉看了“不觉可叹可笑”,还把它带回

9、去与湘云同看。此中并 不因湘云刚不久曾当众说她像台上的某个戏子引起与宝玉的一场大风波而记恨湘云,可这是一般人不能做 到的。但被人视之为“小性儿”的心胸狭隘的林黛玉却能做到,足见其气量宽宏了吧!林黛玉不仅在十二钗 面前表现得很宽容,就是在丫环面前也不例外,林黛玉与宝玉交往过程中,经常闹别扭,这是大家所熟悉 的,丫环紫娟就曾为此事当面批评林黛玉: “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当然此类事情中,紫 娟有许多是不明就里的,但林黛玉却一声也不责怪她。在这些方面,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行动爱恼人” 的林黛玉,不是表现得非常豁达和宽容吗?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林黛玉当面对宝钗说:

10、“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 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 误到如今.”。当宝钗提出给她送燕窝时,林黛玉忙笑道: “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别人不知,还 以为林黛玉真是个多心的人。其实,林黛玉怀疑宝钗是有原因的,从滴翠亭宝钗扑蝶时偷听了丫环说话而 后又使金蝉脱壳计嫁嫌于林黛玉这事就可知宝钗的为人的确奸诈,林黛玉对她怀有戒心是很自然的。而当 林黛玉处在孤苦、愁闷的心境下,宝钗给她捎来一点燕窝并与她说了几句悄悄话之后,就把心都全盘掏出 来给宝钗,把内心的秘密都说了给宝钗。“若不是从前日看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

11、钗黛之间的 矛盾就这样在林黛玉的率直的坦白、纯洁的心灵面前得到了些许缓和。当然这正中了宝钗设的奸计,但至 少在外人看来,包括林黛玉都认为,自己与宝钗关系好了。这从后面宝玉问林黛玉: “是几时孟光接了梁 鸿案?”林黛玉笑道: “谁知她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她藏奸”可看出,在这里,林黛玉仅凭几件小事 就相信了宝钗,不仅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把自己过去对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诉了对方。并不是她 幼稚无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又直率的美德。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要学诗,林黛玉就笑道: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多么热情!在教诗的过程中,又先对她讲一般的原理, “不以词

12、害意”。又给她推荐好书,并借给她必读书 王摩诘全集等,帮她解释诗意,然后命题作诗。批改诗篇尤其认真仔细,真正做到了其自诩的“诲人不 倦”。在“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的热心的人呢? 何况香菱还是一个半妾半婢的可怜人呢!林黛玉关心他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当蘅芜苑的一个老婆子晚 上给她送来一包燕窝时,林黛玉命她外头“吃茶”,还能为她想到“如今天又冷,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 痛赌两场了”,并“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在贾府又还有谁能如此细心体察并关心生活在社 会最底层的老婆子呢?只有林黛玉能做到,这就足于说明她那颗心是善良的了。不少读者认

13、为,林黛玉总爱和宝玉闹别扭,哭哭啼啼。其实,这些现象都发生在宝黛爱情的最初阶段。当 宝黛爱情进入到一种默契阶段后,林黛玉对宝玉表现出来的都是无比的温柔体贴、细致周到的关心。当一 个刮风下雨的夜晚,宝玉来探黛玉因“夜深了”要离开潇湘馆时,林黛玉问: “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罢,可 有人跟着没有?”又嫌他的灯不亮,把自己最好的一个给他,并指出他重物不重人,变出“剖腹藏珠”的脾气 来。又教他如何打灯笼、路上如何走等等。是何等的温柔体贴呀!二、林黛玉丰富性格特征形成的复杂原因 从上可见,林黛玉本来是一个善良、纯洁、热情大方、温柔体贴、胸怀坦白的人,但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 影响,使得其在本来性格的外面,常被

14、一层伤感、“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表象笼罩着,使读者不易真 正地理解它。造成这样的原因,从广义上讲,是时代所赋予的。林黛玉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资本 主义开始萌芽,林黛玉对人的尊严的肯定的性格特征就是作为新兴的思潮出现的。他们是与封建社会的不 合理现象相对立的,因而常常遭到封建制度的卫道者的阻挠,林黛玉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受到守旧派的指责。 在这样的矛盾斗争中,林黛玉的性格的闪光点就往往被世俗之人视之为“小性儿”了。从林黛玉生活的具体环境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林黛玉生活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势力十分顽固的 封建没落家族,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比如王熙凤“戏效彩斑衣”那

15、样令人恶心 的“孝心”;宝钗在饮食、穿衣、点戏、猜谜等各个方面对贾母所献的殷勤和在作诗等方面对元妃的奉承以 及在丫环面前的所作所为;王夫人在人前的假慈悲;“薛姨妈的爱语慰痴颦”等封建社会的遗毒等等。寄人 篱下的林黛玉虽是个弱女子,但她选择的却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绰陷渠沟”的人生道路,这样她那 高洁的不肯折节媚俗、孤极傲世的性格就必然与世俗格格不入。因此,由于林黛玉坚持其固有的高洁本性, 因而就不见容于这污淖的封建世俗,从而又引起其自尊心对污淖世俗的更大不满。就是这些原因循环往复 的作用,形成了林黛玉性格与现实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就形成了林黛玉丰富的性格特征。三、林黛玉性格特征的意义

16、 从林黛玉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林黛玉的“小性儿”并非是其本性,而只是她对 现实强加给她的种种伤害的一种反击。因而它不是一种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斗争表现,是其强烈的自尊心, 是其维护人格尊严的最充分的体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中外,都是不把人当人看待的,妇女尤其没有社会地位,不受尊重。封建的眼 光把女人看作是“贱人”,是第二等的人,她们连做人的基本权力都被剥夺了,更谈不上尊重人、维护人的 尊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美丽的女性形象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形象了。从 来没有那个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样把妇女的地位看得那样高,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样有 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如此执着地维护人的尊严,尤其是执着地要求尊重女性,她的出现就使人的价值大大 提高了。因而,她的性格特征是一种不易觉察的而又带有历史必然性的新思潮。这种思潮萌发在林黛玉身 上,是作为一种斗争口号出现的,是一株民主主义思想的幼芽,是一盏号召人们前进的信号灯,发展前途 是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