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例讨论制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55365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病例讨论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院病例讨论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院病例讨论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院病例讨论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院病例讨论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病例讨论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病例讨论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病例讨论制度1. 临床病例讨论(1) 选择适当的住院、出院,死亡病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 床病例讨论会。讨论率(含会诊)应达出院病人的15%以上。(2) 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单科进行,亦可多科联合举行。有病 理检查的病例,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3) 举行临床病例讨论会,主持科室要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 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写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与会人员,以便做发 言准备。(4) 临床病例讨论会由主治科的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负责 介绍和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检查、治疗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 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主持人应做总结,主持科室 要做好记录,及时整理,归入病案。2. 出

2、院病例讨论(1) 科室每月举行12次出院病例讨论会,作为出院病例归档 的最后审查(送病案室存档)。(2) 出院病例讨论会,单科可以由主任主持进行,较大科室可 按专业组进行,由主治医师主持,经治医师和实习医师参加。(3) 出院病例讨论会对该期间出院的病案审查记录内容有无错误,遗漏等。是否按规定顺序排列。是否 符合当地卫生厅颁发的病历书写要求。确定出院诊断和治疗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4) 一般死亡病例可与其他出院病例一起讨论。3. 疑难病例讨论凡遇疑难病例(指诊断不清或治疗效果不佳的特殊病例,继续下 去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异常危及生命或者出现医疗纠纷),要由科主 任或主治医师主持

3、召开讨论会,有关人员参加,尽早明确诊断,提出 治疗方案。4. 术前病例讨论一般手术经主治医师决定即可,但重大疑难手术或开展新技术的 手术,必须术前讨论。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主治医师、手术医师、 麻醉师、护士长、护士参加,订出手术方案、注意事情、术后监护要 求等,讨论情况整理后记入病案。5. 死亡病例讨论(1) 凡死亡病例讨论,一般应在死后1周内召开。(2) 特殊及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都要及时 单独讨论(当日完成),并报医务处和院领导。(3) 属于做尸检的病例须在病理报告做出后的1周内进行。(4) 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人员参加,必需时请医 务处参加。讨论会要有记录,整理

4、后主治医师签字,入病案存档。不 准以死亡小结代替死亡病例讨论会记录。6. 病例讨论的内容(1) 急危重症病例讨论1) 急症病例:一方面是指病情紧急,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短时间内可能出现 病情急剧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另一方面指存在潜在医疗纠纷, 如不尽早正确干预就会危及生命或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2) 病危病例:指病情危急,已经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必须立即正确干预。3) 重症病例:指病情严重,如不正确及时干预就会进行性加重,出现危及生命 情况。4) 疑难病例:指诊断不清或治疗效果不佳的特殊病例,继续下去可能造成多器 官功能异常危及生命或者出现医疗纠纷。(2) 术前病例讨论:指复杂程度中等以上或

5、有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的讨论。(3) 病理病例讨论:指病理诊断不明确或病理诊断明确但临床诊断不明确的病例的 讨论。(4) 出院病例讨论:入院后不同转归的出院病例的讨论。(5) 死亡病例讨论:入院后死亡的病例讨论。7. 病例讨论的形式(1) 科内病例讨论:符合条件通过科内讨论可以解决问题的病例。主持人应是科主任、 专业组长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根据病情组织医疗组或全科人 员参加。术前病例讨论可邀请麻醉师和手术护士参加。(2) 二级学科病例讨论:符合条件通过二级学科讨论可以解决问题的病例。主持人应是二 级学科大科主任,根据病情组织二级各学科或相关科室人员参加。(3) 多科病例讨论:符合条件涉及多

6、专业病变,通过多科讨论可以解决问题的病例。 由本科室主任提出申请及邀请参加科室人员名单报医务处批准并通 知,主持人为分管院长或医务处长或大科主任或本科室主任,本科室 全体人员及相关科室业务骨干参加。(4) 全院病例讨论:符合条件通过全院讨论可以解决问题的病例。主持人为院长、分 管院长或医务处长,根据情况组织各专业业务骨干或全体医疗医技护 理人员参加。8. 病例讨论的时限(1) )急危重病例讨论:即时进行讨论,尤其诊断处理困难或有纠纷倾向时立即组织讨论。(2) 疑难病例讨论:每周进行讨论。(3) 手术病例讨论:应在术前3天内讨论。(4) 自动出院及死亡病例讨论:死亡病例应在死亡1周内讨论。如涉及

7、意外死亡或有争议(含纠 纷),应即行讨论。(5) 病理病例讨论:应在病理出来后3天内讨论。(6) 出院病例讨论:每周组织1次,对该期间出院的病历依次进行审查,急危重症及 疑难病例讨论率为100%。9. 病例讨论的实施(1) 病例讨论的提出和安排:凡符合讨论条件病例由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或专业组长提出,主持 人安排时间、地点,通知有关人员。(2) 讨论病例的准备:由主治医师协助分管医师整理病历文书,提出会诊目的,并写出 病历摘要,备齐所有辅助检查及影像资料。病历摘要格式及项目:文头:某某某病例摘要;第二项:顺序 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主诉、既往病史、现病史、入院 体检、入院辅助检查、初步诊

8、断。第三项:记录入院后诊疗经过。第四项: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所有辅助检查结果。第四项:提出会 诊目的。除本科讨论外,应把病历摘要发到相关人员手中;参加讨论 人员接到通知及摘要后应积极查找资料准备发言。(3) 病例讨论程序:主持人简要介绍所要讨论病例和参加人员。所在科分管医师 或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汇报病历。按照所在科室、相关科室、其他科 室、院领导的顺序发言,也可根据主持人要求发言。主持人总结。10. 病例讨论记录(1) 原始记录:所在科室、医务处记录、备案。(2) 病历存档:所在科分管医师或主治医师整理,病历存档。(3) 记录格式:文头:某某某病例讨论。记录讨论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记录讨论所在地点。记录参加人员(包括职称、职务)。主持人:某某某医师。顺序记录各个发言。记录主持人总结 发言。记录者签名。11. 病例讨论结果落实(1) 所在科室按照讨论结果由科主任负责落实,落实结果要及 时反馈到医务处。(2) 医务处对落实情况负责追踪,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