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54543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2016 2020 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 年和省深 入推进 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按照工 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 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 落实制造业强省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试点示范为抓手,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推进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优先在钢铁、 建材、化工、汽车、电子信息、机械等行业,以及基础条件好、 产业关联性强的工业园区开

2、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和示范推进工 作,支持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 应链。到 2020 年,建成10 家绿色示范园区和 100 家绿色示范工厂, 开发一批绿色产品,创建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初步建立高 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二、实施内容(一)创建绿色工厂。 重点支持钢铁、化工、建材、机械、 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绿色制造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按照用1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的绿色制造模式创建绿色工厂,鼓励企业通过绿色建筑技术建设 改造厂房,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生产绿色产品,优先选用 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

3、备,建立资源回收循 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 物排放,实现工厂的绿色生产。(二)开发绿色产品。重点支持纳入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系列国家标准(GB/T 32163)中的家用洗涤剂、可降解塑料、杀 虫剂、无机轻质板等 4 类产品,以及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系列团体标准中的房间空气调节器、电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 吸油烟机、家用电磁灶、电饭锅、储水式电热水器、空气净化器、 卫生陶瓷、纯净水处理器、木塑型材、砌块、陶瓷砖等 13 类产 品生产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 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积极 开展绿色设计示

4、范试点,支持企业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 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三)建设绿色工业园区。重点支持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 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 50%、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 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以企业集聚发展、产业 生态链接、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提高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 水平,推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的回收 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补2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发绿色产品、 主导产业创建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实现园区整 体的绿色发展。(四)打造绿色供应链。重点支

5、持汽车、电子电器、通信及 大型成套装备机械等行业中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 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好的核心制造企业,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同时,加强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协调与协作,发挥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 作用,确立企业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 供应商管理,强化绿色生产,建设绿色回收体系,搭建供应链绿 色信息管理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行业绿色发展。三、组织实施(一)自主创建。满足申请条件的企业和园区根据本实施方 案要求自主开展创建工作,对照绿色制造体系相关标准进行自评 价。自评价达到国家绿色工厂、产品、园区、供应链建设标

6、准的, 可委托由国家工信部认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依据开展现场评价 (绿色设计产品编写自评价报告,采用自我声明方式,不需第三 方现场评价 )。现场评价合格后,可向所在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 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申请确认(申报材料具体格式见附件)。(二)初审推荐。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对辖区企业、园 区申报材料和现场进行初审,重点审查企业、园区的绿色发展水 平及示范引领情况,并按要求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满足条件3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名单及相关 申报材料。(三)评估上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对各地推荐的企业、 园区申报材料进行评估确认,评估重点包括绿色制造标准指标完 成情况、绿色发

7、展实际水平及示范引领情况等内容。对评估认定 合格的,列为省绿色制造体系绿色产品、工厂、园区和供应链示 范名单,对其中成绩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设计产品名录及绿 色工厂、园区、供应链管理企业 推荐申报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绿 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获得省级清洁生产 示范和国家、省相关试点示范的企业和园区。(四)加强管理。充分利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和有关公 共服务平台定期公布列入国家和省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园区的绿 色制造水平指标及先进经验等信息。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绿色 产品、工厂、园区和供应链名单实行动态管理,营造绿色发展氛 围,推动全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

8、织协调。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本 地区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推 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各创建单位要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周 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稳妥有序推动绿色制造体系 创建工作。(二)加大政策支持。用好现有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绿色制4造体系建设,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名单企业和园区纳入现有 财政资金支持重点范围,并将优先推荐争取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资 金、专项建设基金、绿色信贷等相关政策支持。同时,各地要积 极争取协调地方配套资金,对获得认定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 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给予资金奖励。(三)提升服务能力。鼓励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咨询服务

9、机构、金融机构发挥优势,为企业、园区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提供技术咨询、评价及培训等服务,推进绿色制造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试点培育、评价工作,引导企业逐步 完善绿色发展体系,帮扶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发展理念,打 造全方位的绿色企业。(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舆论宣传,增强绿色理念,倡导 绿色消费,推动绿色节能宣传工作,提高绿色节能的社会认知度, 提高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的社会认可价值,为绿色制造创造良好 氛围。表彰优秀试点、企业和园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 快全省绿色制造步伐。附件: 1.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 2.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3.绿色园区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4.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 告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