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阳一中2021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54356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汉阳一中2021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汉阳一中2021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汉阳一中2021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汉阳一中2021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汉阳一中2021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汉阳一中2021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汉阳一中2021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太阳能、煤气、潮汐能是一次能源;电力、蒸汽、地热是二次能源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少D由3O2(g)=2O3(g) H0,可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2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可逆

2、反应:N2(g)+3H2(g) 2NH3(g) H = -92.2kJmol1,测得0到10秒内,c(H2)减小了0.75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到15秒内c(NH3) 增加量等于0.25mol L1B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正(H2)= 2正(NH3) C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V正 增大D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3在密闭容器中,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不移动,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正向移动,则可知x3恒容

3、条件下,给体系升温,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得多些恒容条件下,给体系降温,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物A的转化率一定增大加压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先逆向移动,后又正向移动,则C或D至少有一种变为非气态改变某一条件,只要平衡正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一定减小A B C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H2SO4(aq)+Ba(OH)2(aq)= BaSO4(s) +2H2O(l) H2(57.3) kJmol1B已知:H2(g)F2(g)=2HF(g)H270 kJmol1,则1 m

4、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38.6 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1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溴水中存在化学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二氧化氮与四氧化

5、二氮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 K(g)NaCl(l)反应CO(g)NO2(g) 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加深A B C D6碰撞理论是一种较直观的反应速率理论,下列有关碰撞理论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分子必须碰撞才有可能发生反应B反应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成正比C有效碰撞是活化分子在一定方向上的碰撞D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称为活化能7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 一定

6、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 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 t115 s,则用 A 的浓度变化表示 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 molL1s1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 60%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Dt0t1 阶段,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A(g)B(g)2C(g) H50a kJmol18常温下,1 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共价键HHFFHF

7、HClHIE/kJmol1436157568432298A432 kJmol1 E(HBr) 298 kJmol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g)H436 kJmol1DH2(g)F2(g) 2HF(g)H25 kJmol19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其反应为: 。按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该反应的C平衡常数: D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10某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为0.4mol。

8、当改变反应条件时符合如图的变化(P0表示1个 大气压)。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02min时间内B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C为非气体物质C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1 mol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若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起始时充入B和C各0.5mol ,则达到平衡时,小于0.4mol11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研究,雾霾的形成与汽车排放的、等有毒气体有关,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12下

9、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放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O2(g)=SO2(g),H1,S(s)+O2(g)=SO2(g),H2,则H1H2 DCO(g)+H2O(g)=CO2(g)+H2(g), H0 13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H H2BH2 H2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NO2球浸泡在冰水中颜色变浅生成N2O4的反应是吸热过程CNa2S2

10、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改变反应的温度只有浑浊产生,温度越高,出现浑浊时间越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向重铬酸钾稀溶液中滴加3-10滴浓硫酸溶液橙色加深加酸抑制Cr2O72-向CrO42-的转化16.已知:溶液是检验的试剂,若溶液中存在,将产生蓝色沉淀。将01mol/L的KI溶液和005mol/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的是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滴入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滴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A. 和 B. 和 C. 和 D. 和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31 分)17(5分)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

11、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I是1molNO2与1molCO恰好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1)试写出NO2 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活化能是_kJmol-1(2) 图2 是某学生模仿图l画出的NO(g)+CO2(g)= NO2(g)十C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图中E3=_kJmol-1,E4=_ kJmol-118(8分)(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A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a _b(填“、=、”),简述其理由_

12、(2)在恒温时,在固定容器中充入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在达到平衡后,若又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4,当达到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NO2(g)的体积分数将_(增大、减小、不变)。(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g)+H2(g)CO(g)+H2O(g),其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和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A对于CO(g)+H2O(g)CO2(g)+H2(g)此平衡体系,升温平衡向_移动。B达到平衡后,若压缩容器的体积,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是_。C对原平衡,在t0时升高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请在下图中绘出速率变化图:19(12分)亚硝酸氯(C1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12(g)2C1NO(g),(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酸氯,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1(s)NaNO3(s)+ClNO(g) K1 4NO2(g)+2NaC1(s)2NaNO3(s)+2NO(g)+Cl2(g) K2 2NO(g)+C12(g)2C1NO(g) K3则K1,K2,K3之间的关系为K3=_。(K1,K2,K3为平衡常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