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54244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 作者:冯林出版社:九州出版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同寻常的。他们没有了父辈们大学 毕业后包分配的优厚待遇,铁饭碗已经不复存在;在学校他们要面对来自学习和人际交往的 压力:走入社会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许多同学还没毕业,就开始为将来的前途感到焦虑和 紧张,甚至有的因而罹患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就目前在校学生的种种精神困扰提 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积极心理学”是哈佛大学学生选修最多的一门 课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融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本沙哈尔的六大积极主张,本书编者 提出了针对中国校园的五大主张,案例真实,分析准

2、确到位,非常贴.2006 年 9 月 13日中午12 点 41 分,一个黑衣杀手持枪闯入加拿大蒙特利尔道森学院,当警 方赶到现场时,持枪杀手自杀。据悉,这位杀手叫基姆维尔吉尔,年仅25岁,是一名网络 游戏痴迷者,他最喜欢的电脑游戏是根据1999年美国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制作的“科伦拜恩 超级大屠杀” 基姆维尔吉尔的黑色外套“朋克头”装扮,就是科伦拜恩枪击案中两名歹 徒的翻版。7年前的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共造成13人死亡,两名歹徒作案后自杀身亡。那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杀人游戏的真人模仿秀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现实生活 的失望和不满,进而沉迷网络,每日醉心于网络之中来获得快乐,最后走火

3、入魔,产生心理 扭曲,诱发了校园暴力的最终产生!沉迷于网络之中的看似快乐生活的背后,是自己内心的 孤独和痛苦,以及给他人带来的巨大灾难!2007 年 5 月 13 日,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据报道,陈晓旭生前 一度抑郁,也曾皈依佛门,当事人在一次采访中坦言:她曾很专注于财富的积累,但之后发 现事业的成功和物欲的满足并没有给她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长期的抑郁,让她疾病缠身, 而我们心中那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也就真的香消玉殒!除此之外,近来,还时常会看到报纸、网络上提及在校学生抑郁、自杀等等。每每看到这样 的消息,都不禁让人感觉内心戚戚,很久难以平复,为那些学生们感到惋惜的同时

4、,也很难 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些风华正茂的学子们痛苦不堪,难以自拔,甚至想要放弃或剥夺 自己和他人宝贵的生命?这的确应该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深思的问题,更是心理工作 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有机会接触一些大学生或是中学生的时候,很喜欢和他们谈论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想 知道在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们所向往的生活又是怎样。虽然处在相似的生 存环境中,学生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却大相径庭。“我的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考所好大学,以后找个好的工作。”“我希望以后能挣大钱,有很多钱才能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让家人过得幸福。”我觉得不论在哪儿生活都很痛苦,也许我可以躲到一个没有

5、人打扰的地方去生活。”我讨厌学习,我想早些工作,那样就可以摆脱痛苦的学习生活。”令人惊讶的是,众多的答案中,反映能够享受生活乐趣的人并不多。在“挨过苦”的大 人眼中,现在的大中学生,大多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只要认真学习就好,应该非常幸 福,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眼中,答案却远不是这么简单。曾在网络上看到,华师大附属中学高 一年级的几名学生对本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0100分的 幸福感自评中,有六成学生给了自己80分以下,而他们最不满意的方面是“自己”。另一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们对生活非常满意的占 0%,满意的 占 6.8%,稍微满意的占 16.2

6、%,态度模糊不清楚的占 7.1%,稍微不满意的占 29.6% ,不满意 的占 30%,非常不满意的占10.4%。上述数据也表明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 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接近 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处于中等偏下 水平。不论是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的调查与了解,都显示出同样的一种特点,那就是大多数 学生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之间 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个结果的确是与人们的期望背道而驰的。如果父母们希望通过自己 不断的努力,让孩子可以衣食无忧地享受学习生活,而现实却告诉我们,那些孩子们在享受 这种物质生活的时候

7、其实并不幸福,父母们又该做何选择呢?学生们以为只要学习好就会有 好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学习的佼佼者们未能如愿以偿,而那些学 习上总是落于人后的学生们无论怎样努力也做不到“笨鸟先飞”的时候,他们又该做何选择 呢?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困难、挫折的考验,有时会对生活感到厌倦,甚至 感到痛苦。我们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很多人会时常感受到低落情绪的困 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吞噬人们对幸福的感受。珍妮从小到大一直是班里的优秀生,父母总是以她为荣,对她的要求也总是很严,为她 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为了让她有好的学习环境,父母也以身作则,

8、连说话都会小心谨慎, 督促她尽快学习。珍妮时常会很困惑,为什么其他孩子都可以轻松快乐地玩耍,而父母却这 样对自己?于是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汤姆是某名校大一的学生,原以为到了 18 岁,应该可以轻松地享受生活,但是他意识到 自己错了。每当他和别人共处时,他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总是不合拍:他想看书的时候同学们 却抱着啤酒神侃,他想睡觉的时候他们却兴致高昂地玩游戏。有时候他总是想不明白,觉得 周围每一个人都瞧不起他,想方设法地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候他甚至会觉得自己真是个可怜 虫,为什么幸福的生活总是那么遥不可及。上大学以来,劳拉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每次父母看到她,就觉得心疼,以为是离开家不 适应学校的生活

9、。其实,疼爱她的父母并不知道劳拉内心深处的痛苦:她总是觉得自己很胖, 加上个头儿又高,和其他女生走在一起,总觉得不自在。别的女生都苗条纤细,而自己却那 么丑陋,所以她尽量少吃东西,希望可以变得瘦一些,好看一些,但是美食的诱惑又是那么 地难以抵制。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在吞噬着她,令她痛苦不堪。以上几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几个侧面,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痛苦与 无助。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某一方面体会的快乐太少,那么与之相关的活动便会变 成很痛苦的事情。那是因为快乐是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要在学习与成长中体会到快乐, 我们才会继续下去,才会产生出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动机。当他们

10、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正在 一点点耗尽,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也在一点点枯萎。你呢,你的生活幸福吗?幸福是主观的,现在让我们来测一测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吧。 主观幸福感问卷指导语:下面列举了很多简短的题目,请你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然后判断该题所描述的 情况与你的真实情形是否相符。1 代表“完全不符合”,2 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有点符 合”,4 代表“大都符合”,5 代表“完全符合”。计分方式:1、3、4、7、8、11、13、14、16、20、23、26、29、31、32、36 是反向题,需要反向 计分,反向计分方法为,选择 1 则计为 5 分,2 计为 4 分,3 计为 3,4 计为 2 分,5

11、计为 1 分。其他题目为正向计分。选择几就计为几分。然后将所有分数相加得到你的主观幸福感的 总分。对总分的解释:非常不幸福(3710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如: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自我接 受、自我健康、财富、形象等)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室友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 系、师生关系等)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较低的地位,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很大,认为自己以及 自己的生活很不完美,而且这种状况难以改变。情绪不稳定,极易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比较不幸福(10612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较低的地 位,和自己的理想差距较大,认为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不太完美,努力寻求改变,但是效果

12、不佳。情绪不稳定,比较容易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有点幸福(12614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没有优越感,和 自己的理想差距有点差距,有时可能情绪不太稳定,对自己的评价波动性较大,希望自己的 生活状况能够有所改变。既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又能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比较幸福(146161):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相对较高的 地位,虽然和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但是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达到自己的理想的。 生活比较完美,情绪状态比较稳定,很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非常幸福(162185):有强烈的幸福体验,非常认可自己的生存状态,对自己有一个非 常客观的评价,也许他

13、们在别人的眼中并不是特别幸福,但是这些人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从平凡的生活中用心体会到幸福的存在。情绪状态稳定,积极乐观。 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通向快乐之门,帮助我们找回获得快乐的密码?面对成长的种种困惑,学生们自身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而学校、家庭能为学生们提供的 帮助也是差强人意。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几乎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在 学校和家庭里都在发生着什么。学校,作为学生们受教育的场所,由于它特定的教学目标, 把目光主要放在了学生的学绩表现等方面,至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是否心情愉悦,是否承 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是否有健康的同伴关系却是无暇顾及的,在中国尤其如此。在学习阶 段或

14、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家庭本应作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 支持系统。然而,事实却是,当我们进入青春期,便开始了与父母“争夺自主权利”的斗争 不论这种斗争是彰显于外的,还是隐藏于内心的,我们都在尝试着脱离父母的束缚,实现自 我的成长。步入成年期后,我们更需要尽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寻求人生的意义,适应社会 的挑战。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努力证明自己的成熟的同时,也更需要外界的帮助;我们既希 望证明自己的独立能力,同时也会留恋父母的呵护。这让我们与父母的距离在忽远忽近间摇 摆,父母们如果缺乏对这个阶段孩子的了解,缺乏有效的交流方法,即使他们很想能帮助孩 子们走出心理的困境,也往往会适

15、得其反。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专业 支持系统的心理学工作者,我们也很想能从我们的“百宝箱”中搜寻到一个完美的工具,易 于理解,安全有效,能够成为人们面对成长中的心理困境时的好帮手,成为人们的快乐加油 站,但这的确很难。经过一番筛选,最后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了“积极心理学”一个具有 独特风格的“工具”上,它已在国外吹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给无数的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现在,我们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中国,希望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 在我们认识那个独特的工具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我的“百宝箱”。我很想知道你对 心理学知道多少。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尽

16、管心理学早已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 我还是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心理学是研究神经病人的学问。”“心理学好像和算命差不多,心理学家会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心理学应该不研究小孩子吧,小孩儿又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心理学应该就是做心理咨询吧,有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学的误解,和心理学的发展一直是同步前进的,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 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的确如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 出来,真正被人们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来对待,只是一百多年前(1879 年)的事,但它的发 展却是很迅速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吧。对于心理学有一个比 较专业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来说,心理 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又研究动物的心理,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是一门以 描述、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