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54014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分配色谱法 B、排阻色谱法C、离子交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 )中被分离。A、检测器 B、记录器C、色谱柱 D、进样器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A、0.5m B、0.45mC、0.6m D、0.55m4.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D、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5.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 )A

2、、甲醇/水(83/17) B、甲醇/水(57/43) C、正庚烷/异丙醇(93/7)D、乙腈/水(1.5/98.5)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 )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7.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 )范围内。A 、1030cm B、 2050mC 、12m D、25m8.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组分与组分9.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 )的操作A、改变柱长 B、

3、改变填料粒度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1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C、热导池检测器 D、氢焰检测器1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A、荧光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C、电导检测器 D、吸收检测器1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1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 )A、改变固定相种类 B、改变流动相流速C、改变流动相配比 D、改变流动相种类1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

4、)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红外检测器C、差示折光检测 D、电导检测器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恒温箱 B、进样装置C、程序升温 D、梯度淋洗装置16.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 )A、贮液器 B、输液泵C、检测器 D、温控装置1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 )水A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 B国标规定的三级水C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D无铅(无重金属)水18.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 )A、流通池 B、光源C、分光系统 D、检测系统19. 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

5、检测器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C、安培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2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A、贮液器 B、高压输液泵C、过滤器 D、梯度洗脱装置E、进样器二、判断题:1. 液相色谱分析时,增大流动相流速有利于提高柱效能。2.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效果不好,可引起色谱柱堵塞。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应用范围比气相色谱分析的大。4. 反相键合相色谱柱长期不用时必须保证柱内充满甲醇流动相。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时,可以进行梯度洗脱。6.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减小填料粒度。7. 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涡流扩散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

6、略。8.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系统的压力非常高,因此只能采取阀进样。9.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可以不用恒温箱,一般可在室温下操作。10. 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前面的预置柱会降低柱效。11. 液相色谱中,化学键合固定相的分离机理是典型的液液分配过程。1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称为正相色谱法。1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不能分析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于400的有机物。14. 在液相色谱法中,约7080的分析任务是由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来完成的。15.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所有溶剂在使用前必须脱气。16. 填充好的色谱柱在安装到仪器上时是没有前后方向差异的。

7、17. 保护柱是在安装在进样环与分析柱之间的,对分析柱起保护作用,内装有与分析柱不同固定相。18. 检测器、泵和色谱柱是组成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三大关键部件。19.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是利用某些溶质在受紫外光激发后,能发射可见光的性质来进行检测的。20. 应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获得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色谱光谱图。三、简答题1. 为什么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过滤、脱气?2. 高效液相色谱有哪几种定量方法,其中哪种是比较精确的定量方法,并简述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B 4.C 5.A 6.D 7.A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B

8、15.D 16.B 17.A 18.A 19.D 20.E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三、简答题1. 高效液相色谱仪所用溶剂在放入贮液罐之前必须经过0.45m滤膜过滤,除去溶剂中的机械杂质,以防输液管道或进样阀产生阻塞现象。所有溶剂在上机使用前必须脱气;因为色谱住是带压力操作的,检测器是在常压下工作。若流动相中所含有的空气不除去,则流动相通过柱子时其中的气泡受到压力而压缩,流出柱子进入检测器时因常压而将气泡释放出来,造成检测器噪声增大,使基线不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这在梯

9、度洗脱时尤其突出。2. 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与气相色谱定量方法类似,主要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和内标法。其中内标法是比较精确的定量方法。它是将已知量的内标物加到已知量的试样中,在进行色谱测定后,待测组分峰面积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等于待测组分的质量与内标物质量之比,求出待测组分的质量,进而求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质谱分析习题一、简答题 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 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

10、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 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 13,3-二甲基戊烷: 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 A 1和4 B 2和3 C 5和6 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 ) A 100:1.1 B 100:2.2 C 100:3.3 D 100:4.4 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 C6H6 B C6H5NO2

11、C C4H2N6OD C9H10O2 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 ) A 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 D B或C 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 A 醚 B 醇 C 胺 D 醚或醇 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A (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CH2CH3 C CH3(CH2)3C

12、OOCH3 D CH3COO(CH2)3CH3 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 A 苯 共轭烯烃 酮 醇 B 苯 酮 共轭烯烃 醇 C 共轭烯烃 苯 酮 醇 D 苯 共轭烯烃 醇 酮 9化合物 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 ) A m/z 15 B m/z 29 C m/z 43 D m/z 71 10溴己烷经b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 A m/z 93 B m/z 93和m/z 95 C m/z 71 D m/z 71和m/z 73 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A M B M+1 C M+2 D M及M+2 12某化合物的M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IR光谱在3400 3200cm -1有一宽峰,1700 1750cm -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 A R1(CH2)3COOCH3 B R1(CH2)4COOH C R1CH2(CH3)CH2CHCOOH D B或C 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 A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