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资料整理专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复习资料整理专升本(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性的科学。2、 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 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 的活动过程,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无法取得的效果。3、 为什么说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答: 由于每个企业能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整个社会能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 以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实现某种想要达到的任务或目标。由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所以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组织的目标能有效地实现。 每一个 组织都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使
2、组织的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4、 为什么说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答: ( 1)管理成效: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组织成效: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2)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通过作用于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 而对组织的成效产生影响的。( 3)正因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在协调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组织成效的过程中 要受到工作方面和非工作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所以高的管理成效有可能导致低的组织成效,而低的 管理成效却有可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 4)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的相关关系并不是说管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是无关紧要的,相反的,它更说明了 要提高组织成效就必须提高管理成效。因为,在其
3、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成效会有助于提高组织成效。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观点看,影响组织成效高低的其他因素也是管理活动的结果, 组织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有效的管理活动 使之形成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 的其他因素。( 5)在现实中,管理者既不是软弱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管理者的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是互动的,我们既不能迷信“管理万能论” ,也不能相信“管理象征论” 。5、 管理活动与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活动的区别是什么,认识这些区别的意义?答: ( 1)管理活动是一种协调他人活动的活动;由管理活动进行协调他人的活动称为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活动。(2)区别:活动的主体不同: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者;具有组织
4、特点的业务活动的主体是被管理者活动的内容不同: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而业务活动具有特殊性和局部性活动的直接目的不同:业务活动的直接目标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管理活动的直接目标却是 协调业务活动,使业务活动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3)区别的意义:是为了让每个管理者明确自己作为管理者的管理职责,不要把自己的工作与业务活动者的工作混淆起来。6、 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主体。7、 管理者的特征:( 1)管理者所从事的是协调组织中被管理者活动的活动。( 2)管理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间接贡献作用。( 3)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行为,受双重人格身份的影响和作用。( 4)管理者在履行各种管理职能时,考虑
5、问题的出发点是组织整体的利益追求 及 组织中各个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关系。8、 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工作: ( 1)确立目标( 2)对组织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与安排( 3)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 4)在组织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9、 管理者的类别:( 1)按管理层次:高层管理者(决策层) 、中层管理者(分管层) 、基层管理者(执行层、督导层)( 2)按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项目管理者( 3)按职权关系:直线部门的管理者、参谋部门的管理者10、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思想技能。技术技能的重要性依据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下降, 而思想技能和人际技能则相反
6、。11、 有效管理者的特点: ( 1)善于利用和调配各种资源( 2)善于分析和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 3)善于处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4)善于不断学习12、要成为一个有效管理者要把握两个方面:(1)要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学习管理的科学理论,掌握新的管理方法;(2)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水平。13、成功管理者:以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为标志;有效管理者:以工作成绩的数量、质量以及下属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为标志。14、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性的科学,它以组织中的管理活动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交叉科学、边缘科学15、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答:科学是指能反映事
7、物内在规律性的理论体系;艺术是指以个人的经验和熟练程度为基础的技艺和 技巧。(P26)16、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意义:(1)它是我们正确对待西方管理理论的理论依据;(2)管理二重性理论为我们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基本的行为准则。17、什么叫组织?答:(1)组织是“人们有意识地形成的各种职务或职位的系统”。(2)组织是人们实现某个目标的手段。(3)组织是现代社会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载体。(4)组织是由人所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18、组织的类型:目组织的受惠者组织管理的主要问题互利组织组织的所有成员维持民主秩序经济组织组织的所有者降低成本、提高生产
8、率服务组织某些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服务公益组织所有社会公众防止官僚作风19、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人、目标、组织规范20、组织目标:组织在一定时期所追求的东西;是组织存在的依据,是组织中一切活动的起点,也是 组织中一切活动的终点。21、为什么要坚持管理的目标原则?答:管理的目标原则:任何管理过程,都必须始于目标。就是说:管理者从事任何的管理活动,都必 须从明确和确定目标开始。(1)目标指明了组织发展的方向。(2)目标决定了管理活动的过程。(3)目标能成为一种激励因素。22、组织目标的确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所有者的利益、组织中成员个人的目标、组织的社会责任。23、组织管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什么
9、作用?答: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过程中,管理起着 协调、激励和调整的作用。(1)制定平衡的目标: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协调组织各参与者的利益要求,制定出既能满足各方利益要求,又能有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目标。(2)调动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性:要把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3)控制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组织目标的确定应该是及先进又切实可行的24、目标差:目标实现的结果可能与预先制定的计划目标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现象我们称之为目 标差。25、外部环境:指组织以外的一切事物。它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组织从外部环境输入 组织系统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各种要素,并向外部环境输出组织系统
10、运转后产生的结果。26、外部环境分类:自然环境(1)按性质划分:J1物理环境(硬环境)、社会环境 精神环境(软环境)(2)按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分:一般环境、具体工作环境r社会方面的环境政治方面的环境般环境:经济方面的环境教育方面的环境科学技术方面的环境自然方面的环境r竞争对手顾客具体工作环境:J 要素的供应者社会政治因素v科学技术因素27、外部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影响作用:(1)外部环境影响了组织目标的确定。组织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外部环境能向组织提供些什么,以及外部环境需要组织提供些什么(2)外部环境影响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3)外部环境影响了组织系统的形成。28、组织界限:把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
11、分隔开来的东西。29、组织界限对组织生存发展所起的作用:过滤作用、保护作用。30、组织界限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1)组织的类型(2)组织所追求的目标(3)组织系统有效运转的要求(4)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31、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1)每个组织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的,要从外部环境输入各种要素,并向外部环境输 出各种要素。(2)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双行道式的关系,即一方面,组织必须适应环境,另一方面, 组织要为自身创造和选择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32、为什么说组织要为自身创造和选择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一种主动的管理方式?答:外部环境并不是一个游离于组织之外的超然之物(P61)
12、即为自身创造和选择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33、利益相关者: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34、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两个层级:第一级利益相关者 被认为是与企业之间拥有正式契约关系的个人和团体,包括:雇员、股东、信用机构、政府、供应商、中间商、竞争者和顾客等。第二级 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所在社区、市场中介组织、新闻媒体等。35、 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的意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对企业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管理的目标导向正在转变: 企业的目标导向由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2)管理范
13、畴得以扩展。( 3)管理重心发生转移: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应着眼于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 4)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实行以人为本的关系管理。( 5)管理内容不断丰富。36、 社会责任的内涵是随着利益相关者队伍的扩大和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值的变化而发展的。( 1)早期观点:社会责任概念的最早含义是最大利润。( 2)近代社会责任内涵:承担部分社会责任,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员工福利,增加工作保障,制定公平的价格,生产安全的产品等。( 3)当代社会责任的内涵:改革董事会,改善商业道德,通报社会行为。37、 支持社会责任的理由:1)公众期望2)长期利益( 3)规避政府法规4)问题可以变成利润6)
14、企业拥有各种资源8)公众形象( 5)权利与责任对等( 7)预防优于治理9)股东利益38、 如何做到对社会负责?答:当公司在对社会负责时,它也常常要面临社会责任的极大丰富性和公司资源有限性的矛盾。( 1)公司在怎么样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应该有所侧重,应围绕其所造成的社会问题确定优先次序。( 2)公司要善于通过创新,找到社会责任和企业机会的结合点,即把一项社会问题转化成企业的机会。39、 管理道德:是关于管理决策或管理行为的准确或错误的价值体系或信仰体系,是判断管理行为是非的一种价值标准。40、 管理道德两个层次:( 1)管理者个人的职业道德,所关注的是 管理者个人利益及其 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
15、2)管理者的组织身份所要求的管理道德,所关注的是企业利益 及其 与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系。41、 三种道德观:( 1)道德的功利模式:这是一种完全按照 成果或结果来衡量 活动或决策好坏的道德观点。( 2)道德的权力模式:也就是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力和自由的道德观点。( 3)道德的公正模式:就是要求管理者能够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公平、公正地分配利益与损害 的道德观点。42、 如何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道德?答: ( 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2)选拨合适的管理者( 3)加强道德示范( 4)进行道德培训( 5)制定合理的工作标准6)建立综合绩效评价 43 管理理论发展阶段:( 1)传统的管理或 早期的管理( 2)科学管理理论或 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官僚集权制” )( 3)人际关系学说( 4)现代管理理论44 著名的早期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