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459290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16套)12007年理综全国卷I生物部分第页22007年理综全国卷II生物部分32007年理综重庆卷生物部分42007年理综四川卷生物部分52007年理综天津卷生物部分62007年江苏卷生物试题72007年北京理综生物部分82007年上海生物试卷92007年广东生物试卷10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物部分112007年广东理科基础生物部分122007年理综宁夏卷生物部分132007年理综山东卷生物部分142007年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生物部分152007年海南生物试题162007海南省基础会考生物试卷12007年理综全国卷I生物部分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2、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

3、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30、回答下列、小题、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

4、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被染成,被染色的原因是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植物,小麦属于_植物。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种,即_、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

5、到本实验的目的? 请说明理论依据。(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制药目的是为了减少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31、回答下列、小题、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 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牛(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

6、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雌性的基因型是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雌性的基因型是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2007年理综全国卷解析1. C【解析】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

7、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C项是正确的。2. D【解析】病菌进入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通过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破裂,抗原被暴露出来,进而被相应的抗体消灭。3. D【解析】A项中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自然界中的多数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都要达到最大值,因此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型;对于S型曲线来说,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然后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当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增长率降为0,所以B项的说法正确;种群数量的增

8、加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也会加剧,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C项说法也是正确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是先逐渐升高,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开始降低。4. C【解析】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型细菌,在氧气充足时,不会有乳酸的积累;碳源与氮源之比影响谷氨酸的产量,当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之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谷氨酸少,而当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之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的合成量增加;谷氨酸合成过多时,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使谷氨酸的合成过程中断,因此需要及时排出谷氨酸,才可以解除抑制作用;当发酵液的pH为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会产生乙酰谷氨

9、酰胺。5. C【解析】3H亮氨酸首先在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再转移到高尔基体中,最后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后排出细胞外。所以放射性颗粒数依次增加的顺序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30. 叶肉细胞 蓝色 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 C4 C3 C3和C4 2 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1)在该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和高于高浓度的范围的增加一系列的浓度梯度以及在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取消蒸馏水的对照组。原因是生长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可以促进扦插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扦插枝条的蒸腾作用

10、 湿度31. . 雌 雌 X Y .(1)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解析】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上一代的母本,并传给下一代的雌性个体;由于果蝇的眼色遗传是伴性遗传。而在雄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因此判断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XbXbXBYB截毛雌蝇刚毛雄蝇 XbYBXbXbF1刚毛雄蝇截毛雌蝇 XbXbXbYB雌蝇均为截毛雄蝇均为刚毛 【解析】(1)刚毛为显性(B),截毛为隐性(b), 要最终获得雄性全为截毛(XbYb),雌性全为刚毛 (XBX),XB只能由上一代个体的雄性个体提供,且它提供的Y一定

11、是Y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中基因型为XBYb和XbXb,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那么第一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应该为XbYb和XBXB。 (2)要使最终获得的雌性果蝇全部为截毛(XbXb),雄性果蝇全部为刚毛(XBY或XYB),那么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雌性个体只能提供Xb,雄性个体提供的X染色体也只能是Xb,提供的Y染色体应为Y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bYB和XbXb。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第一代杂交亲本果蝇应选择XBYB和XbXb进行杂交。22007年理综全国卷II生物部分一、 选择题1、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12、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素 B、雌激素C、促甲状腺素 D、促性腺激素2、 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3、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4、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

13、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5、 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浮游生物海洋类的食物中鱼丙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底栖生物-乙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甲种群数量30(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A光合作用强度I、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BOP光照强度(1) 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_。(2) 在农业

14、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条件下。II、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 滤纸上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 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 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31、 (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