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集(共26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457937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集(共2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集(共2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集(共2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集(共2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集(共2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集(共2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集(共26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汇总1、环境法所要保护的对象是(人类环境)。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物和行为)。3、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有:(采用了目的二元论;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法律规定的目的可以分解为三项任务,这三项任务:合理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设一个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协调发展”的关系是(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完全一样)。5、最早提出清洁生产概念的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6、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最基本

2、的环境政策是(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7、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的制度是(许可证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这种许可证的性质是(资源利用许可证)。9、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依据的环境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10、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11、构成环境科学中常用的环境分类依据的是(环境的形成;环境的功能;环境范围的大小;环境的不同要素)。12、首先提出立法的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的文献是(21世纪议程)。13、属于协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机构的有:)德国的联邦

3、内阁环境委员会,意大利的环境问题部际委员会,澳大利亚的环境委员会)。1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15、“三同时”制度首创于(中国)。16、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自然资源权属制度)。17、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污染物排放标准)。18、 环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中介)。1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国家环境行政管理权、公民的环境权益,公民的保护环境的义务)。20、我国立法上的“资源税”主要是指(矿产资源税)。21、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实行(一小时报告制)。22、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

4、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保护管理费)。23、在行政处罚中,使用最多的是(罚款)。24、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的处理意见的性质是(行政调解)。25、发生在西方国家环境法发展阶段的著名公害事件有:(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英国伦敦毒雾事件)。26、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是:(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它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它能够减少决策的失误;它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27、属于咨询性质的机构有:(英国的皇家污染委员会;日本的公害对策审议会;美国的环境质量

5、委员会)。28、根据我国环保法律的规定,应当承担限期治理责任的排污者包括:(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者;处于风景名胜区的排污超标者;位于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设施排污超标者)。29、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名称:(20世纪60年代前后,欧洲国家多称其为污染控制法,日本称其为公害法,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称其为自然保护法;公害法和污染控制法,容易被人理解为只限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概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全部内容;我国以前称其为环境保护法;名称不同,反映了各国环境立法的侧重点不同,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法律院校教学计划中的官方称谓)。30、关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

6、法体制表述正确的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二级多元体制;二级是指我国专门立法机关的国家和地方两级;多元指除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外,国务院及其部门、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立法权;国家级立法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31、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包括:(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32、国际上一般认为污染者负担费用的范围包括:(环境恢复费用;污染源治理费用;损害赔偿费用)。33、用环境要素保护来划分各部门法的优点主要在于(便于在研究上对该类部门法整理)

7、。34、关于大气污染限期治理制度说法正确的有:(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实行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而不是考虑其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超标;对设立在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如果其污染物的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则无论其是否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都要实行限期治理)。35、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有权对沿海市、县海洋功能区划进行批准的是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6、被称为“固定噪声源”的是(工业噪声源)。37、国内首次生产的农药和首次进口的农药登记的三个阶段,包括:(田间试验阶段、临时登记阶段、正式登记阶段)。

8、38、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39、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烟煤型污染)。40、为紧急处置一类废弃物而确定海洋倾倒区是(一类倾倒区)。41、海洋倾倒区分为(一、二、三类倾倒区、试验倾倒区、临时倾倒区)。42、我国制定的第一部防治水污染的法律是(水污染防治法(1984)。43、城市区域环境震动标准将城市区域的类别划分为(六类)。44、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有权建立大气污染监测制度,组织监测网络,制定统一的监测方法的机构是(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45、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污染种类繁杂、污染

9、扩散范围大、污染危害持续性强)。4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服务是(有偿的,要收取污水处理费用)。47、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48、进口列入限制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应当经(国务院环保部门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审查许可。49、在农药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农药管理条例)。50、一类、二类倾倒区由(国家海洋局)组织选划。51、有权批准三类倾倒区、试验倾倒区、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52、大气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53、有权协商解决有关跨区

10、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是(沿海地方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54、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55、减量化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或能源,以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56、资源化是指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能源予以再利用的过程)。57、无害化是指对于那些不能再利用、或依靠当前技术水平无法予以再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妥善的贮存或处置,使其(不对环境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造成危害)。58、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之间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59、海洋倾废管理

11、条例规定,倾倒未列入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低毒或者无毒的废弃物,应当事先获得(普通许可证)。60、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是(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6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62、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是: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惜、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具有

12、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的区域;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63、法律规定的不得新建排污口的区域包括: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64、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广州市、杭州市)。65、国务院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66、国务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规定47个城市作为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到2005年6月,我国已划定了113

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67、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措施包括: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多个危害;开发海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应当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不得造成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建设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对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国家鼓励发展生态渔业建设,推广多种生态渔业生产方式,改善海洋生态状况;禁止毁坏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68、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的污染损害主要是防止: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废弃

14、物直接向海域排放;在海岸滩涂设置废弃物堆放场或处理场污染海洋;沿海农田施用化肥农药污染海洋;陆源污染物通过江河进入海洋环境。69、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70、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海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71、可以经营农药的单位有:(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站、农药生产企业、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72、 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予以公告。73、按照我国水法的规定,该法所称的水源有(河流、湖泊水、冰川积雪)。74、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国务院)代为行使所有权。75、禁止侵占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修养、疗养机构,在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增建不必要的其他工程设施)。76、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有县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77、实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具体方式是制定和执行(水量分配方案)。78、海洋大型施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79、采矿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