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45675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凭借这信心,我们能够将我们国家刺耳的争吵声,转化为歌诵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乐章;凭借这信心,我们可以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挣(zhng)扎、一起为自由奋斗。B. 当这种内心的悦乐向外突发,与大自然的乐趣和艺术的奔放融合在一起,当这种悦乐为阳光所萦(yng)绕,为音乐所振奋,为带圆柱形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该是怎样的情景呢?C. 他蜷(jun)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经络,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

2、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D.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搞清事实的真相,才有可能不辱于祖国所赋于我们的伟大使命。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jin)口不言,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该题将字音和字形合二为一,考查形声字里的易错读音,字形多为同音异形字或同音形近字,需平时分类识记,辅以练习。建议大家做好笔记整理,将自己记错,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错的字音字形分类整理下来。A项,歌诵,应为歌颂。C项,蜷缩,蜷读qun;经络,应为筋络。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3、筋络中医指气血的通路,俗指静脉管他一用劲,手腕上和小腿上的筋络都鼓出来了。语境中有“每一根”修饰,应用“筋络”。D项,赋于,应是赋予。故选B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甲李白的狂放,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就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缤纷浩阔,“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乙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洋洋洒洒地出门了。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在当时

4、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就是 B. 逼仄 C. 打点 D. 洋洋洒洒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甲 B. 乙 C. 丙【答案】2. D 3. C【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正确使用词语,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还要关注语境,理解空格处侧重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A项,文中说“李白的狂放”应包含“将进酒”和“行路难”两方面,“就是”用于此处合语境。B项,“逼仄”,

5、地方狭窄,句中是说书斋的狭窄,使用正确。C项,“打点”,收拾,准备(礼物、行装等)。句中用“收拾”意。该题使用正确。D项,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 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句中形容中国文人出游的状态。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该改为“潇潇洒洒”。潇潇洒洒形容人的举止自然大方。故选D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解答该种题型时要注意:把握整个语句的意思;逐一辨明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与作用;辨明句子的语气与停顿;注意把握常见的标点错误点。C项,“访友”和“拜客”之间不能使用顿号,“访友”和“拜客”是并列的谓语,之间应该使用逗号。故选C项。【点睛】对

6、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参差不齐”偏重水平、质量,无关于品质、思想。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泥沙俱下”既可指人,也可指物;“良莠不齐”只能指人。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每年都有名人离世的消息,但李咏的突然离开似

7、乎格外令人震惊和难过。这或许不仅因为他有极高的国民度那些年带给全国观众那么多轻松和快乐,还更是对他英年早逝的惋惜。B. 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C.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D. 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因此必须要防止“精神懈怠”。【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

8、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不仅还”语序不当。应当将这两个关联词后面的句子调整顺序。B项,“有的效果”和“的效果产生出来” 句式杂糅。可将“产生出来”删除。D项,“能否保持”和“长远发展”“福祉”两面对一面,可改为“关系到我省经济能否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祸”。故选C项。【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

9、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

10、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通称为诗三百,汉代时被儒家尊为经典。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诗经的“六义”是指 “风”“雅”“颂”“赋”“比”“兴”。重章叠句是它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B. 曹禺,原名万家宝。他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品有雷雨茶馆北京人。其中雷雨是一部四幕话剧,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C.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属于楚辞体。诗人写到自己喜欢把江

11、离和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结成饰物挂在身边,这突显了他喜欢花草、热爱自然的品性。D.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外国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也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B项,茶馆是老舍的,应是日出。C项,这主要表达屈原对美好的品格追求,并非只是喜欢花草的品性、热爱自然。D项,“现实主义”陈述有错,应是浪漫主义。故选A项。6.下列对

12、课内诗词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 蜀道难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噫”“吁”“嚱”领起,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B. 登高颈联直抒胸臆,“悲秋”二字是诗眼,流露出作者沉痛的感情。诗人目睹阔大苍凉的秋景,不由得想到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年老沦落他乡、体弱多病的处境,无限悲愁之绪顿时涌上心头。C. 琵琶行里有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描写了琵琶曲终的寂静场面,正面突出了乐曲的感染力,同时也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D. 虞美人和雨霖铃两首词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虞美人描写的实景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虚景是“往事知多少”“雕阑玉砌应犹在

13、”。雨霖铃上阕实写,下阕虚写。【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项,“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分析有误。“哀怨”应为“雄浑”。C项,“正面突出了乐曲的感染力”分析有误。“正面”应为侧面。D项,“雨霖铃上阕实写”分析有误。雨霖铃上阕的“念去去、千里烟波”一句是虚写。故选B项。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1:又到一年开学季,2010年出生的适龄孩子报到,老师又要开始记每个学

14、生的名字了有人编了这么个段子:近日,一年级的某老师碰到这样一件事,梓轩和子轩打架,撞伤了梓萱和子瑄可馨、可欣和可歆跑过来劝架,撞到了若曦、若溪和若熙,梓睿和子睿告诉了班干部浩然和昊然,大家一起拉开了梓轩和子轩,扶起了梓萱和子瑄,最后子轩、梓轩、梓萱、子瑄在大家的帮助下握手言和材料 2:最近一些新闻报道很火。一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叫做王者荣耀,居然还是一个女孩;新一届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出现了刘小灵童、李锁铛然、程门立雪等名字;一年级老师在新生报到当天懵了希璿、墨汧到底该怎么念?(名字中的后一个字分别读xun和qin)。 (1)材料1反映了这一代家长给孩子取名时的一种什么现象?(不得超过25

15、字)(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试从家长心理角度分析一下出现以上取名现象有哪些原因。【答案】(1)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字在用字和发音上非常集中。 (2)如“萱”“馨”“睿”“刘小灵童”“王者荣耀”等,或含蓄或直接,寄寓了家长美好的期待。如材料2中的名字,不易出现雷同现象,这体现出家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心理。新时代流行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对这一代家长的浸润,造就了特有的审美趣味。【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立足材料内容,结合题干问题分析,概括文意作答。题干问的是“材料1反映了这一代家长给孩子取名时的一种什么现象”,需要结合孩子的名字特点分析,找出孩子名字的共同特征。结合“梓轩”“子轩”“梓萱”“子瑄”“可馨”“可欣”“可歆”“若曦”“若溪”“若熙”等名字分析可知,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字在用字和发音上非常集中。从家长心理角度分析一下出现以上取名现象的原因,孩子名字里选取一些寓意好的字,表达家长的美好期盼。结合“一年级老师在新生报到当天懵了希璿、墨汧”等分析可知,家长标新立异、不从众的心理。结合“王者荣耀”“刘小灵童”“李锁铛然”等分析,流行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对这一代家长的影响等。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周: (惊愕)梅花? 鲁: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