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一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手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456228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城一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邹城一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邹城一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邹城一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邹城一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城一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城一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手册(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教程内部使用研究性学习手册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08年8月校本教材编委会主 任吴继峰副 主 任王作善段宝均边德顺邢瑞舒朱克余鞠鹏程本册主编崔凌云时迎彪米 红孔 燕目 录序言 2了解研究性学习 4研究性学习类型 6研究性学习实施步骤7如何发现问题 7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7选题的原则 8形成研究假设 9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9如何写开题报告 9研究计划的设计 10撰写研究成果报告 11研究方法简介(一) 13研究方法简介(二) 17如何查阅文献资料 21案例分析一:家用电器的研究 23案例分析二:“如何喝水才健康”结题报告24邹城市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管理试行办法 28邹城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库

2、33研究性学习资料网站集锦 37序言在我们学校,研究性学习开展由来已久,但在实施新课改之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而是更多地采用了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学科的方式,如各学科 “再发现式”的自学方法。如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探究式果树栽培、动植物标本制作研究法;物理研究性教学学习活动中的概念、规律“追踪求源式”自学法及电子电路设计、电器维修研究方法;地理学习活动中的物候或气象观测、岩矿鉴定研究法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加强研究性的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题研究等等,已经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同学们都经历了自主学习、亲身经历、积极探索的难忘的过程、也给我们学校留下了不少非常好的成果,在我们学校,研

3、究性学习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欢迎。我们学校在研究性学习上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的,是曾经取得好成绩的,这为我们今天开展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今天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这在于它以更加新颖的学习方式、更加关注终身发展的学习领域、更为科学的评价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开放,更加全面,更能为我们的成才发展奠定基础,使我们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同学们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尤其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弥补了传统课程的许多不足。在以前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更多的只是把它看作是课外知识的拓展

4、,或者是让学生体验一下研究课题的初步过程,今天,这样的认识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把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看作是学习方法的一次革命。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了一门新的课程,对同学们来说,它是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不仅把研究性学习看作一门必修课,不仅应在课外各种活动中体验研究性学习,而且还应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积极大胆地思维、想象、提问、猜想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研究性学习是把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全新学习领域,能很好地培养我们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精

5、神素养,还能使我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态度,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就是我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如果进行人文课题研究,同学们要到图书馆、电脑室、查找资料;要到街道上、商场里等必要的地方发放问卷调查表,或随机访问,这样我们就走出了课室,进入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大舞台。如果选择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课题,同学们就要准备实验用品、按规程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稍有偏差,实验结果就不准确,而且还要面对一次一次的失败,反复多次的重复,在研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将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寂寞、枯燥与艰辛同时培养执著、理性、严肃,也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快乐,而这一切,将使我们

6、拥有热爱科学、不畏艰难险阻、敢于面对挫折的品质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使我们真正明白“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可能会走弯路、犯错误,但正是在这中间,通过我们同学们的亲身体验,使成功与失败都是我们得到启示的途径,都是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因此,同学们不要惧怕失败,不要惧怕犯错,而要全身心地去体验,大胆的去研究,在独立自主进行研究的前提下,发挥团队精神,互相协作,紧密配合。在这里,同学们将是研究性学习的主导者、控制者、实施者。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认真研究,并逐步建立和健全其方法系列,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毛泽东同志就

7、形象地把方法比作桥和船,认为“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通。巴甫洛夫也曾深刻地指出:“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前进的。”教育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科技和信息革命的洪流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理念作出更新,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从知识本位走向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文化的统一,传统教育的一些观念与模式正逐渐被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开放、多元、主动的教育环境取代。 吴 继 峰了解研究性学习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包括“研究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

8、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开展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即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还是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对着眼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9、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商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我校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以教师研究性的教,实现学生研究性的学,通过研究性学习由点及面的逐步实施,切实改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高科技、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历程自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至少被大规模地倡导过三次。第一次发生于

10、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欧洲,主要倡导者是卢梭(J.J. Rousseau)、裴斯泰洛齐(J. Pestalozzi)、福禄倍尔(F. Froebel)等人。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直接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其目的是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第二次发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倡导者为杜威(J. Dewey)、克伯屈(W. Kilpatrick)等进步主义者以及康茨(G. Counts)、拉格(H. Rugg)等改造主义者。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主要是应工业化时代和社会民主化的需求,并且受实验科学的影响,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改

11、造自然和社会的人。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未至70年代的美欧诸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国,主要倡导者为美国的布鲁纳(J. Bruner)、施瓦布(J.Schwab)、费尼克斯(P. Phenix)等人,他们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理性,推动了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主要是适应冷战时期科技、军事与空间竞争的需要,目的是培养智力的卓越性,造就智力超群的社会精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目的是追求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并确认这

12、种学习对培养儿童的 生存能力 ,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国际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变化十分必需。综合学习时间的设置被认为是日本即将推行的新课程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我国台湾即将推行的新课程非常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作为台湾整个新课程体系之灵魂的十大能力的第九条规定: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条规定: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所确立的基本理念是终身学习、全人发展,贯穿这一理念的课程体系则以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为总目标。中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应了世界

1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三、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活动主要呈现为一种研究式的学习方式。提到研究,大家往往会联想到科学工作者的那种研究,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因而,有人会高声质疑:正处在学习阶段的我们也能开展研究吗?让缺乏经验、知识与能力的学生也来做学问、做研究,这样的研究是否有不切实际之嫌?而事实上,所有的这些疑问,都是由于对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存在着误解所致。事实上,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并不是科学工作者的那种研究,而是一种以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领域,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种媒介,我们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所开展的探究活动,是一种学习活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对于我们来说,对问题的探究兴趣是第一位的,而问题研究的科学价值是第二位的;体验整个探究过程是第一位的,所获得的探究的结果是第二位的;只要有问题就可以探究,我们的问题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研究性学习类型一、知识探究型大家学到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在老师指导下,自主拓宽学习范围,通过探究获得学习体验(而不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获得知识),甚至形成学习报告,这种研究性学习就是知识探究型学习。二、准学术研究型这是指学生在文理各科学习或课外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