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45476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由于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管理和教育,加上委托监护人监护有效度不够或能力有限,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安全防范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令人担忧.有人曾今在一所学校做了一项心理感受调查时,发现回答“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感到难受”比例高达到 41.3%,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的占到27.7%。可见亲子关系缺失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后果。甚至还有6.6%的子女

2、表示有过离家出走等念头或行为。可见,这亲子关系缺失给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蒙上浓厚的阴影。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情绪情感健康健全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亲子关系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的支撑力量,能够很好地面对外部世界发生的各种情况,他们的内心始终是安全的、充实的。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虽然得到祖辈的疼爱和呵护,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与父母的正常情感交流,依恋等情感需要往往处于匾乏状态,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压力,造成孩子情绪波动,孤独、寂寞、敏感、焦虑、抑郁、苦闷、烦恼等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同时由于

3、亲情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不能在情感上理解父母外出,就很容易导致对父母感情的疏远,甚至产生怨恨。在处理事情上不能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要不就是采取一个焦虑的方式,受了气也只能不吭声或是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面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现实,“留守儿童” 最羡慕同龄孩子朝夕与父母相处、有人关心和疼爱,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某种失落,这种内心的感受又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缺乏上进心。从调查中学生自我报告结果来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方面明显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数量现阶段还是一个在提升的过程,有更多的农村父母靠打工赚钱,因此留守儿童要得

4、到根本的解决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的原因,即使是在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的前提下也是有很多的人到沿海工作。另外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不断的增加,出去找生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只有对孩子想要什么?怎样才能保证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出发,才能让广大留守儿童不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不健康地成长。(一)提高广大父母的认识,尽可能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他的身边(1)提高广大父母子女照顾的意识正如广大留守儿童所写的愿望一样,“希望爸爸妈妈能尽快回到他们的身边”。父母的真实关爱才是慰藉“留守儿童”心灵的良药。如果有父母的监督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

5、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很多的父母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只要有人管就会很好,每月定期打钱回来,保证他吃穿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很不负责的想法,其实在当代这个很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成长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外界影响的,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这些多种多样的影响,孩子就很容易走上误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成长环境,不能形成一个较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尽量与孩子取得经常的联系掌握孩子必要的心理状况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尽可能的有一方照顾孩子的生活,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不会因为有苦而没有亲人可以倾诉。如果夫妻双方都要出去工作的话最好是把孩子带在身边,

6、这样也可以照顾到孩子,让孩子在工作的地方上学,虽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加重了工作的负担,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农村的孩子到城市里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开拓见识,提高个人的素质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还是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的话,就要求父母尽量与孩子取得经常的联系,经常给家里打电话,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苦衷,了解父母是爱着他的,而不应该在很长的时间都不能与孩子取得联系,一年只回来一次,其实孩子与经济比起来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让爱围绕在孩子身边是让他健康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二)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教育环节,如果在学校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很容易

7、给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问题,老师是学生的父母,如果老师都不能以父母的感情来对待孩子的话,这很明显会给学生加重心理上的负担。老师应该从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上加大对学生的辅导。(1)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力度,提供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的机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学生;不使用不恰当的教学评价方式给学生施加心理压力。例如,考试排名、班级“民主”投票选举“差生”等行为。其次,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对有离家出走倾向的学生和曾经有离家出走“前科”的学生,班主任应时刻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做好“情报搜集”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同时,班主任或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应做好学生心理的转化

8、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予之以爱,及时化解他们郁闷、烦躁、紧张、恐惧或焦虑等情绪,从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得到不良的发展。(2)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丰富课余文化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如书画展、文艺活动、演讲比赛等,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以良好的教育来留住学生的人和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60的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祖辈教导,或顶撞祖辈,或保持沉默,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有些留守儿童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等诸多问题,且学校违纪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占70-80)。56的留守儿童花钱不知节省,道德情感缺失,只知单向的接受爱而不去施爱,缺少社会责任感等。如果不及时纠正的话,留守儿童很容易就会发展成“问题儿童”,因此对留守儿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很有必要的。要培养儿童健康的道德观,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农村留守儿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农村教师的工作重点,让我们支起爱的桥梁,为留守儿童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