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种植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45439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化种植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绿化种植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绿化种植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绿化种植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绿化种植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化种植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化种植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化种植设计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绿化种植设计 绿化种植设计的概念: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 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 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功能和作用,尤其是生态效益,使人居环境得以改 善。园林植物:指具有形体美和色彩美,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在园林景观中起 到观赏、组景、庇荫、分割空间、改善和保护环境及工程防护等作用的植物,包 括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我国景观植物种质资源:种类繁多、分布集中、特点突出、优良的遗传品质突出 绿化种植设计的原则:科学性:适地

2、适树、符合功能要求; 艺术性: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协调、韵律与节奏; 季相性:春花、夏叶、秋实、冬干 四季有景、景色各异 满足设计立意和功能的要求,充分考虑植物材料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恰当营 造环境氛围。掌握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因子,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运用美学原理,展示植物的观赏效果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构建拟自然的观赏植物群落 合理选择树种,确立苗木规格,结合有经济产出的乡土树种的运用,在改善 环境质量的同时降低建设和养护成本。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1、植物种类丰富2、起源古老3、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4、各种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分布交错混杂5、特有植物丰富植物形成不同空间形式:开敞空间

3、、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垂直空间、覆盖空 间植物空间感知触空间02米嗅觉、视觉、触觉特近空间210米嗅觉、视觉近空间1030米嗅觉、视觉下高、植物配置的疏密度近空间2 3060米 视觉中空间 60100米 视觉植物种类的差异和局部观赏特征植物的枝叶密度、色彩等细部变化植物枝叶花果的质感以及树冠、枝树木的视觉效果植物群落的整体效果 植物的外形:纺锤型、圆柱型、展开型、圆球型、尖塔型、垂枝型、特殊型 植物的生态功能:净化水空气、水体和土壤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 体。五大公园树种: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日本金杉、巨杉行

4、道树:行道树是城乡绿化的骨干树,能统一、组合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与道路特殊,创造宜人的空间。行道树要求:1、结合城市特点及景观要求,优先选择具有本地特色的树种,以落叶 、深 根性、开展型树冠、耐修剪、寿命长的树种为主。2、主干道苗木规格应达到胸径15cm、分支点以上;次干道苗木应达到胸径8cm、分支点以上。3、新建道路行道树植株距一般应为3-5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 距离宜为。4、重要路段且道路两侧绿地宽度及地下条件等具备栽植乔木的条件,应设置双排行道树。欧洲五大行道树:银杏、悬铃木属、鹅掌楸属、椴树属、七叶树属校园特点分析:1、校园的面积与规模校园一般规模大、面积广、建筑密度小,尤

5、其是重点院校,相当于一个小城镇,需要占据相当规模的用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设施。校园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各功能区以道路分隔和联系,各具特色。2、性质与风格不同性质的院校需要有相应风格的景观进行烘托与强化其育人氛围 军事院校:简洁、规整,庄严正规艺术院校:植物的选择上也应更多的考虑树形发展的树木和开花的灌木与花卉品种,更好的体现校园浪漫的艺术气质。3、校园的空间随着逐渐扩大,其功能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使得需求空间也在不断出现 空间分割合理尺度舒适、安全、方便管理 重视室内采光与楼间距的控制 清新的空气更重 要 高大植物加以围合 与校园建筑应有机结合,融成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校园

6、绿化种植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 物理环境安全:主要体现在所配置植物的生态安全性,这样猜呢充分发挥大 学校园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心理安全:不同形态的空间会引起师生情绪及心理上不同体验,校园植物配 置要考虑植物与植物之间,建筑与植物之间的尺度关系,同时要考虑到空间 的大小以及空间的心理尺度。2、功能性原则充分发挥植物的环境功能充分发挥植物的建造功能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功 能充分发挥植物的实用功能3、生态性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结构优化、功能健全植物多样、群落稳定4、景观美学原则多样与统一 对比与协调 均衡与稳定 韵律与节奏 比例与尺度适合校园功能要求的植物空间类型:1、开敞植物空间2、半

7、开敞植物空间3、覆盖型植物空间4、封闭型植物空间大学校园各功能区植物配置: 特点:面积较小,较分散,要各有特色,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应该重 视各块绿地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校门区 教学科研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绿色交往空间) 生活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运动区道路绿化区休闲游览区遗址或纪念性绿地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颜色、大小、形态 、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 设计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 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 植物颜色: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 是花果的瞬时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1、温度感

8、 2、距离感 3、重量感 4、面积 感 5、运动感 6、方向感)植物线条:直线、曲线、不规则直线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手法:1、主次分明、疏朗有致2、四季景色的季相变化,突出一季,兼顾三季3、合理应用植物材料围合空间4、林缘线、林冠线的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5、利用透视变形、几何学、视错觉的原理 基本方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居住区绿地功能:生态、景观、安全 居住区绿地指标:平均每人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住宅组团不少于川/人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川/人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不少于川/人绿地率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不低于25%低层住宅区绿地率为 30

9、-40%多层住宅区的绿地率为 40-50%高层住宅区的绿地率为 60%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和分类: 公共绿地: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形式,公共绿地相应采用三级或二级布置 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区公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各级道路红线内的绿化用地 宅旁绿地: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是最接近居民的绿地。 专用绿地: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 居住区公园绿化种植设计:居住区公园是为了整个居住区的居民服务的,通常布置在居住区中心位置,以 方便居民使用。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约1 Omin左右的路程,服务半径以800- 1000m

10、为宜。居住区公园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应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小型水体、功能分区 和景色分区;构成要素除树木花草外,有适当比例的小品建筑、场地设施居住区公园由于较市、区级公园小,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各功能区或景区空间 节奏变化较快满足功能要求满足景观审美的要求满足游览的需要满足净化环境的需要儿童活动场所宜选择树型丰富、色彩明快、叶形奇特、果实硕大的植物,以 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并且要求植物无毒、无刺、无飞絮、无过敏、无刺激、无 污染等。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游园 时间集中,多在一早一晚,因此,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 成为居住区公园布局的特色。居

11、住小区小游园绿化种植设计:小游园一般布置在小区中心部分,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一般以 200-300m 为宜,最多不超过500m,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小游园也可在小区一侧沿街布置 或在道路的转弯处两侧沿街布置。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建筑设计结合 布置,集居民游乐、观赏、休闲、社交、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 居民生活中心。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地形、原有绿化基础进行选址和布置 小游园用地规模:就小区规模而言,我国小区规模以 1万人祖宗有为宜,根据定 额标准,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川/人,若小区中心游园和组团绿地各占 50%,则小游园面积以川为宜,另一半可分

12、散安排为住宅组团绿地。就小区周围市区级公共绿地分布情况而言,若附近有较大的城市公园或风景 林地,则小游园面积可小些,若附近没有较大城市公园或风景林地,可在小区设 置面积相对较大的小游园。居住组团绿化种植设计: 种植乔灌花草,设花架种植藤本植物,置水池栽植水生植物,植物配置考虑 季相景观变化及植物生长的生态需求。组团绿地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广场的布置要与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及人流 方向结合起来考虑组团绿地内要有足够的铺装地面,以方便居民休息活动,也有利于绿地的清 洁卫生。一般来说,绿地覆盖率要求在 60%以上,有人活动面积率 50-60%。为了有效提高绿地覆盖率,并保证活动场所的面积,课采用铺装地

13、上留穴种乔木的方 法,形成树荫场地或林荫小广场。组团绿地用地面积:每个组团绿地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一般在1000-2000 , 一般一个小 区有几个组团绿地,按定额标准,一个小区组团绿地总面积在5000 左右。周边式住宅中间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扩大行列式住宅间距住宅组团一角两组团之间一面或两面临街与公共建筑结合布置自由式布置宅旁绿地: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是最接近居民的绿地 是居住区绿地的最基本单元,功能主要是美化环境,阻挡视线、噪音和灰尘 等,满足夏天纳凉、冬天晒太阳、就近休息赏景、幼儿玩耍等需要。 宅前绿地设计要点: 入口处理:绿地出入口使用频繁,可拓宽形成局部休息空间,或者设花池、常

14、绿 树等重点点缀,诱导游人进入绿地场地设置:注意将绿地内部分游道拓宽或局部休憩空间,或布置游戏场地,便于居民活动,切忌内部拥挤封闭,使人无处停留,破坏绿地 设施利用:宅旁绿地入口处及游览道应注意少设台阶,减少障碍。 小品点缀:宅旁绿地内小品主要以花坛、花池、树池、座椅、圆灯为主,重点处 设小型雕塑,小型亭廊架等,注意体量适宜,经济、实用、美观。 植物配置:各行列、各单元的住宅树种选择要在基调统一的前提下,各具特色, 成为识别的标志,起到区分不同的行列、单元住宅的作用。宅旁绿地树木、花草的选择应注意居民的喜好、禁忌和风俗习惯: 一般在住宅南侧,应配置落叶乔木在住宅北侧应选择耐荫花灌木和草坪配置,

15、若面积较大,课采用常绿乔灌木 级花草配置,既能起到分隔观赏作用,又能抵御冬季西北寒风的侵袭在住宅东西两侧,可栽植落叶大乔木或利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有效防 止夏季日晒,以降低室内气温,美化装饰建筑墙面。 规则式:有中轴线的前后、左右对称栽植,按一定株行距,体现严肃整齐的效 果。 自然式:以自然的方式进行配植,无轴线。自然灵活,参差有序,活泼 混合式:是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他吸取规则式和自然式的有点,既整 洁清新、色彩明快的整体效果,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景色; 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种植类型: 孤植:用一株树木单独种植设计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有较为开阔的空间环境、比较适宜的观赏视距与观赏空间,一般是 4 倍树 高。根据空间选择树种大小:要求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如鲜艳的 花果叶色彩、优美的枝干造型、浓郁的芳香等。 对植: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 木景观,强调一种均衡的协调关系。对称对植:多用于规则式庭院绿地 非对称对植:多用于自然式或者混合式庭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