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454280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监控机工程师站打印机TCP/IPTCP/IPTCP/IPTCP/IP1 ji uH蛊H通信管理机PROFIBUS110kV进线一110kV进线二110kV进线四1#变压器后备保护10kV出线六110k V进线开关柜变压器保护柜通信管理机10k V出线五10kV出线开关柜设备层1、设备层(0 层)主要指变电所中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2、间隔层(1 层) 主要由各种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装置和其他智能设备组成,可以通过现场总线、以太网等站级网络与站 控层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一般按断路器间隔来划分。3、变电

2、所层(2 层)主要由当地监控、远动终端(RTU)等组成,远动终端负责与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调度端通过数据通信通 道实现数据交换。当地监控由监控机通过局部网络和各间隔层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负责在有人值班时提供人 机交互接口,存储各种历史数据,负责对间隔层的装置的管理以及开关操作等功能。二、分层(级)分布式系统集中组屏的结构形式1、结构形式把整套综合自动化系统按其不同的功能将间隔层按对象划分组装成多个屏(柜),例如:变压器保护屏、线路保护屏、直流屏等。这些控制保护屏一般都安装在主控室中,又简称“分布集中式结构”。这种自动化系统可应用于有人或无人值班变电所。多数传统变电所在改造初期都采用分布集中式结构如

3、下图所示牵引变电所远动管理机视屏通信单元视屏监控单元:一-J监控机变电所主控室o 4UP =网络交换机通信管理机llOkV1#主变2#主变并补厂馈线交直流进线 保护 测控保护 测控保护 测控-保护 测控A保护 测控保护 测控-2、分层分布式系统集中组屏结构特点(1)分层(级)分布式的配置系统采用按功能划分的分布式多 CPU 系统。其功能单元有:各种高低压线路保护单元、主变压器保护单元、电容器保护单元、 备用电源自投控制 单元低频减载控制单元、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电能计量单元每个功能单元基本由一个CPU组成,也有一个功能单元由多个CPU完成的,例如主变保护就由主保护和后备保

4、护组成。这种按功能设计的分散模块化结构具有软件相对简单、调试维护方便、组态灵活、系统 整体可靠性高的特点。(2)继电保护相对独立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单元相对独立,其功能不依赖于通信网络或其他设备。(3)具有与系统控制中心通信功能综合自动化系统本身已具有对模拟量、开关量、电能脉冲量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功能,也具 有收集继电保护动作信息、事件顺序记录等功能,因此不必另设独立的RTU装置,直接可将综合自动化系统 采集的信息传送给调度中心,同时也接收调度中心下达的控制、操作命令和在线修改保护定值命令。(4)模块化结构,可靠性高 各功能模块都由独立电源供电,输入/数出回路都相互独立,任何一个

5、模块故障,只影响局部功能,不 影响全局。(5)室内工作环境好,管理维护方便3、分层分布式系统集中组屏结构的优点 集中组屏,便于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可靠性也比较高,尤其适合于旧所改造。4、分层分布式系统集中组屏结构的缺点安装时需要的控制电缆相对较多,增加了电缆及其辅助投资。三、分布分散式与集中相结合的结构形式1、结构形式按每个电网元件(如一条馈线、一台变压器、一组电容器等)为对象,把控制、保护、测量等功能 设计安装在同一个微机装置中,对于635kV的中低压线路,可以将这个微机保护监控装置分散安装在各个 开关柜上,然后通过通信网络和监控主机进行信息交换;对于高压线路或变压器等重要设备的保护监控

6、装置 仍然采用集中组屏方式安装在主控室内。这也是当前综合自动化的主要结构形式。结构布置如下图所示000高1101#压kV视计并交直主室馈屏量补流流变线盘盘盘盘盘盘盘通信网络调度端牵引变电所监控机监控机00040高压电气设备及高压开关柜勺00勺。2、结构特点及优越性(1) 635kV的中低压线路保护监控采用分散式结构,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中,通过现场总线与主控室 监控机交换信息,可以节约控制电缆。(2) 高压线路、变压器等重要设备的保护监控采用集中组屏方式,安装在主控室或保护室中,使这些 设备的保护监控装置处于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中,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3) 其他的自动装置,如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和电压

7、、无功综合控制装置采用集中组屏方式,安装于主 控室或保护室中。(4) 电能计量采用集中组屏方式,安装于主控室或保护室中。三、全分散式结构形式1、全分散式结构形式 将每个电网元件(包括变压器,高、低压线路,电容器等)的保护、控制、测量功能设计安装在同 一个微机装置中,并且分散安装在各个开关柜中,然后通过通信网络和监控主机进行信息交换。这种结构形 式中,主控室内只有监控用的微机和直流操作电源及网络信号集中转换的柜子,主控室结构简单,设备环境 好,检修更方便。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2、全分散式结构的优越性(1)简化了变电所二次部分的配置,大大缩小了控制室的面积。主控室内减少了保护屏的数量,由于采用综合自

8、动化系统后,原先常规的控制盘、中央信号屏和模拟屏 可以取消。(2)减少了施工和设备安装工程量。 由于安装在开关柜上的保护测控装置在开关柜出厂前已经由厂家安装调试完毕,再加上保护测控装 置都安装在各开关柜,减少了敷设到控制室的控制电缆数量,因此现场施工、安装和调试的工期就缩短了。(3)简化了变电所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连线,节省了大量连接电缆。(4)分层分散式结构可靠性高,组态灵活,检修方便。分层分散式结构,由于保护测控装置分散安装在高压设备附近,减小了电流互感器的负担,同时,各模 块与监控机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总之,分层分散式结构可以降低总投资,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