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451654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瘤科优势病种常用方剂第一章 肺癌 1. 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组成:生黄芪30g 党参30g 白术12g 茯苓15g 清半夏12g 陈皮12g 桔梗10g 乌梅6g 生苡仁30g 白芷6g 杏仁12g六君子汤方歌: 四君子汤+陈皮、半夏二陈汤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2. 肺阴虚证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麦味地黄汤加减。组成:麦冬30g 生地黄15g 牡丹皮12g 山萸肉10g 五味子6g 盐知母12g 浙贝母15g 全瓜萎30g 夏枯草12g麦味地黄汤方歌: 六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 3. 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

2、,化瘀解毒。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组成:桃仁12g 红花6g 当归10g 生地9g 川芎8g 赤芍6g 牛膝9g 桔梗5g 柴胡6g 枳壳8g 甘草3g 仙鹤草15g 苡仁15g 夏枯草6g 元胡6g 浙贝母9g 莪术10g 血府逐瘀汤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 红花赤芍川芎草, 柴枳桔梗牛膝等, 血化下行不作劳。 4. 痰热阻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祛湿散结。 方药:清气化痰汤加减。组成:胆南星12g 黄芩12g 陈皮12g 竹茹10g 半夏9g 茯苓15g 白术12g 党参30g 生苡仁30g 杏仁9g 瓜萎20g 鱼腥草20g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30g 清气化痰汤方歌: 清气化痰胆星蒌

3、, 夏芩杏陈枳实投, 茯苓姜汁糊丸服, 气顺火清痰热廖 5. 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组成:生黄芪30g 沙参15g 麦门冬15g 百合12g 元参12g 浙贝15g 杏仁12g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沙参麦冬汤方歌: 沙参麦冬扁豆桑, 花粉玉竹甘草襄, 甘寒生津养肺胃, 咽干口渴燥邪伤。第二章 食管癌 1痰气阻膈证 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方药:旋复代赭汤合四逆散加减。组成:旋复花15g 代赭石15g 柴胡15g 枳壳15g 郁金15g 陈皮10g 半夏15g 山豆根10g 白芍15g 露蜂房10g 威灵仙12g旋复代赭汤方歌: 旋覆代赭重用姜, 半

4、夏人参甘枣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 魏续痰阻气嗳康。 2.瘀血阻膈证 治法:理气散结、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组成:桃仁12g 红花10g 当归15g 川芎10g 赤芍15g 生地黄15g 柴胡15g 枳壳15g 桔梗15g 牛膝12g 急性子10g 半夏15g 胆南星10g 贝母6g 瓜蒌15g 黄药子12g 血府逐瘀汤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 红花赤芍川芎草, 柴枳桔梗牛膝等, 血化下行不作劳。 3.阴虚热结证 治法: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方药:增液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组成:玄参12g 麦冬15g 细生地15g 沙参15g 玉竹12g 甘草6g 桑叶6g 天花粉30g 生扁豆10g

5、增液汤: 增液玄参地麦冬,热病津枯便不通。 趣味方歌:玄参卖(麦)地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4.气虚阳微证治法: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组成:人参10g(单煎) 白术15g 茯苓15g 当归12g 黄芪30g 熟地20g 山萸肉10g 肉桂9g 制附子10g 杜仲12g 砂仁9g 陈皮12g 威灵仙12g 白芍20g 急性子10g 水煎至400ml,早晚分2次服 第三章 胃癌 1. 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组成:党参30g 白术12g 茯苓15g 炙甘草6g 2. 胃阴虚证 治法:养阴生津。方药:益胃汤加减。组成:麦冬15g

6、生地15g 沙参15g 玉竹12g 冰糖30g益胃汤: 益胃沙参麦地汤,玉竹冰糖合成方。 3. 血虚证 治法:补血益气。方药:四物汤加减。组成:当归12g 熟地15g 白芍12g 川芎10g 4. 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右归丸加减。组成:附子10g 干姜10g 山茱萸10g 人参10g(单煎) 熟地30g 山药15g 枸杞15g 鹿角胶10g(烊化) 杜仲12g 当归12g 肉桂12g 菟丝子10g 炙甘草6g附子理中汤:人参老(甘草)白干+附子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5. 热毒证 治法:清热解毒。方药:清胃散或泻心汤

7、加减。组成:黄连10g 生地黄15g 丹皮12g 当归身10g 红藤20g 藤梨根15g 龙葵12g 半枝莲15g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专治牙痛与牙宣。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甘草枣人参。 6. 痰湿证 治法:化痰利湿。方药:二陈汤加减。组成:半夏9g 橘红12g 白茯苓12g 炙甘草5g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7. 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组成:桃仁12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0g 丹皮12g 赤芍10g 乌药9g 延胡索10g 甘草6g 香附12g 五灵脂9g 枳壳12g膈下逐瘀桃牡丹,赤红芎归灵芍甘,乌药枳壳延胡索,香附开郁血亦安。 8.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组成:柴胡9g 枳壳12g 芍药20g 陈皮12g 香附12g 川芎10g 炙甘草6g柴胡舒肝散: 四逆散+陈皮、香附、川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