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爆破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450454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爆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爆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爆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爆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爆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爆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爆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项目名称:S323省道磐安安田段改建工程编号:2020022交底工序或 工程名称路基及隧道爆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安全 技术交底交底时间年 月 日午参加对象 及人数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共 人交底人陈仙威交底地点项目部记录人蒋腾云施工单位: 山东中宏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合同段:第R标段交底内容摘要: 工程简述从下水库左岸通过,电站建成之后,下水库库区S323省道部分道路将被淹没,因此S323 省道(K49+700 K53+500)改建项目。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40km/h,路基宽8. 5m峰面宽7m方案起点K50+035 处设置安田隧道,隧道全长 2617m,穿越下水库左岸

2、山体后沿着老路布置岭处。其余为明 路改建。爆破作业范围 安田隧道进口 K50+80K51+435 1355m主线路基 K49+840K49+920 80m安田隧道出口 K51+435K52+652 1217m保通路路基 K0+000K0+755.911 756m主线路基 K52+680K52+730 50m隧道地质条件S323 省道(K49+700K53+50瑕)改建工程中共有1座安田隧道(K50+035K5262全 长2617m),单洞双向,属长隧道,洞门形式为端墙式,底板高程为 374.0 433. 5m 整条隧道平面呈弓型,最大曲线半径为1300m,最小曲线半径320m,最大埋深约203

3、m. 明洞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新奥法施工。(2)洞身段工程地质条件隧道洞身段上覆岩体厚约25203m,分布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J3x)紫 红、灰紫、青灰色夹灰绿色含砾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角砾熔结凝灰岩,少量晶屑(玻屑)凝灰岩,偶夹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砂岩等,地层岩性组合复杂,中风化、微风化,岩石多 致密坚硬,其中灰绿色凝灰岩易崩解,干裂。洞身段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多呈次块状 八镶嵌结构为主,发育规模较大的断层共 4 条,分别为断层F1、F123、F102、F104,断层F1宽约2m,带内为碎裂岩、碎块岩等,属 I级结构面,断层F 123F 102F104宽0.51m,带内为碎裂岩、

4、碎粉岩等,属III级结 构面。出口段工程地质条件出洞口位于始丰溪左岸竹林沟内,植被茂盛,从冲沟左岸坡出洞,岸坡走向近SN向, 坡度6070。,地表为厚约1m的残坡积碎(块)石混合土,下部基岩为含砾晶屑熔结凝灰岩, 岩质坚硬。岩体节理较发育,岩体呈中风化状为主,局部强风化状,镶嵌结构为主,少量 碎裂结构和次块状结构。路基地质条件:工程地处磐安大盘镇岭下村山区, 岩石完整性较好,岩性较硬。工程区中风化岩体主要呈 弱微透水性,少量中等透水性;微风化A新鲜岩体以微透水性为主,局部破根据磐安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区地下水位观测成果,结合钻孔揭示,公路沿线山体水位埋深较大,一般在地表下15A 43m&右,沿始

5、丰溪两岸及沿线沟谷地下水位埋藏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成立现场指挥组、爆破组、警戒组、清场组、道路清障保通 组、应急事故处理组,形成项目安全管理网络,同时实行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 到人,做到齐抓共管,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始终, 建立全面安全保证体 系。施工有关公告:1 、施工公告:爆破作业前3天发布施工公告并在作业地点张贴,施工公告内容应包括: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安全评估单位、安全监理单位、工程负责人及联系 方式、爆破作业时限等。2、爆破通告:装药前1天应发布爆破公告并在现场张贴,内容包括:爆破作业地点、 每次爆破作业时间、安全警戒范围、警戒标志、起爆信号等

6、。3、交通管制通告:邻近交通要道的爆破需进行临时交通管制时, 应预先申请并至少提 前3天由交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发布爆破施工交通管制通知。4、爆破可能危及供电、通讯等线路以及运输交通时,爆破前都应向有关单位发出通 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爆炸作业基本规定:1、使用的爆破器材的单位,必须到工程所在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 许可证,方可使用。2 、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爆破员必须持有县(市)级 以上公安局发给的爆破员证及火工品使用领取卡方可上岗作业,对爆破员应进行 定期考核,发现不适合继续从事爆破作业的,应立即更换爆破人员。3 、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有安全员到达现场

7、负责指挥,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戒 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后,方可爆破。爆破后, 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4 、进行大型爆破作业,必须事先将爆破作业方案报县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并征得所 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同意,方准爆破作业。禁止爆破作业的规定:1 、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2 、支护结构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或工作面支护损坏时;3 、距工作面20m内风流中沼气含量达到或超过1%或有沼气突出征兆;4 、工作面有涌水危险或炮眼温度异常;5 、危及设备或建筑物安全,无有效防护措施;6 、危险区边界上未设警戒;7 、光线不足或无照明;8 、未

8、做好准备工作时;9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经工程所在地地方主管部门批准。装药工作必须遵守的规定:1 、装药前应对恫室、药壶和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2 、大爆破装药量应根据实测资料的校核修正,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3 、使用木质炮棍装药。装导爆索和炸药时,严禁投掷或冲击;4 、深孔装药出现阻塞时,在未装入雷管、导爆索等敏感器材前,应采用铜或木制长 杆处理;5 、装药过程中,禁止烟火和使用明火照明。装药工作禁止的规定:1 、填塞工作必须保证填塞质量,恫室、浅眼爆破作业禁止使用无填塞爆破;2 、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3 、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4 、禁止在深孔装入

9、起爆包后直接用木楔填塞;5 、禁止拔出或硬拉导爆索。爆破后的安全检查:1 、爆破后,爆破员必须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 护破坏和盲炮等现象;2 、爆破员如果发现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盲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 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3 、只有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方准人员进入爆破地点;4 、每次爆破后,爆破人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爆破警戒与信号:1 、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2 、地下爆破应在有关的通道上设置岗哨,并挂上“爆破作业危险区,不准入内”的标 志。爆破作业结束后,应经过充分通风,方可取回标志。3

10、、爆破前必须发出三次代表不同意义信号,使危险区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或看到, 应使全体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围、 警戒标志和声响信号的意义,以及发出 信号的方法。第一次信号一一预告信号。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应立即撤到危险区以外,或撤至指定 的安全地点。向危险区边界派出警戒人员。第二次信号一一起爆信号。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 方准发出起爆信号。根据这个信号准许爆破员起爆。第三次信号一一解除警戒信号。未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前岗哨应坚守岗位, 除爆破工作 领导人批准的检查人员以外,不准任何人进入危险区。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接触 警戒信号。盲炮处理:一般规定:1 、

11、发现盲炮或怀疑有盲炮,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若不能及时处理,应在附近设 明显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2 、难处理的盲炮应请示爆破工作领导人,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大爆破的盲炮处 理方法和工作组织,应由指挥部总工程师批准。3 、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在场,应在危险区边界设警戒,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 他作业。4 、禁止拉出或掏出起爆药包。5 、电力起爆发生盲炮时,须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将爆破网络短路。6 、盲炮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将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未判明爆堆有无残 留的爆破器材前,应采取预防措施。7 、每次处理盲炮必须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8、处理裸露爆破的盲炮,允许用手小心地去掉部

12、分封泥,在原有的起爆药包上重新 安置的起爆药包,加上封泥起爆。爆破施工前准备:为了保证首次爆破的顺利进行,在实施爆破施工前,对爆破施工全流程进行预演,加 强各小组间的协调性,钻孔、验收、装药、填塞、连线、起爆等各项工作逐项落实到位, 在通往周边的道路设置多出临时警戒点。通讯联络:1、爆破指挥部应与爆破施工现场、起爆站、主要警戒哨位建立并保持通讯联络,保 持畅通。2、通讯联络制度、联络方法由指挥长或爆破技术负责人决定。施工现场清理与准备:1、爆破工程施工前,应根据爆破设计文件要求和场地条件,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 并开展施工现场清理与准备工作。施工场地规划内容应包括:爆破施工区段或爆破作业面划分及

13、其程序编排;爆破与清运交叉循环作业时,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有碍爆破作业的障碍物;现场施工机械配置 方案及其安全防护措施;进出场主通道及各作业面临时通道布置; 夜间施工照明与施工用 风、水、电供给系统敷设方案,施工器材、机械维修场地布置;施工用爆破器材现场临时 保管、施工用药包现场制作与临时存放场所安排及其安全保卫措施;施工现场安全警戒岗哨、避炮防护设施与工地警卫值班设施布置;施工现场防洪与排水措施。爆破工程施工之 前,应制定施工安全与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危险特征及防范措施:1、所有钻爆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脚穿防滑绝缘鞋,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爆 破安全规程作业。爆破员

14、、安全员、施工负责人不到场严禁起爆。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必须做到精确定位,谨慎操作。3、所有爆破孔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现场爆破工程师指导下进行装药。4、所有堵塞必须选用磨擦系数大、密度大的材料作炮泥,堵塞要求必须密实、连续, 严格避免堵塞物夹杂碎石。5、要求防护的部位,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和重量、富有弹性和韧性以及透气性和 便于搬运联接的篱笆竹排、车胎帘、砂袋等加强防护。6、在装药堵塞和防护过程中,严禁振拉、踩压传爆线。要求必须谨慎小心,防止损 坏起爆线路。7、所有电雷管的检测均在指定的地点。所有火工品的搬运存放必须遵守民爆器材 管理规定,轻拿轻放,分放分拿。8、对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现

15、场存放,并符合有关安全规程,场区内和库房内必须备 有消防器材。爆炸物品管理,要做到随用随取,对每次爆破所用器材数量进行登记,剩余 爆炸物品归还炸药库,不得私藏,并且作好记录。9、使用电雷管系统起爆时,起爆器在起爆前应由专人看管。禁止所有携带手机、手 电等射频器材人员进场。所有施工人员均须佩戴安全帽。10、火工品进入施工场地后,严禁携带烟火进入作业区。11、在装药前,设立警戒区并插红旗标示,严格实行“三员一长”制度,做到万无一12、指定专人核对装炮、点炮、响炮记数,检查网路,敷设起爆主线。13、在爆破前15分钟必须进行安全警戒,距离不得小于 200m并吹警报信号,通知 所有的机械、人员撤到安全地点。14、在每次放炮前应告知附近作业的各单位、居民知晓。起爆时,用警报器三长声鸣 叫;起爆后,警报器长声解除信号。15、使用击发笔起爆时,导爆管长度不小于 5m,主起爆线长度应大于200m使用电 雷管起爆时,必须在爆方抛掷的反向搭建避炮所,主导电线长度不小于200m16、起爆后确认炮数响完,并由爆破作业人员检查结束后,方可发出解除信号,撤除 防护人员。如不能确认炮数响完,须待最后一炮响过15分钟进行检查,确认安全,方可解除警戒。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