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449433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作者:王加利,李佳春,高长青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北京 100853 【摘要】 目的 总结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建立方法与术中管理经验。方法 使用达芬奇S(da Vinci.S)机器人完成心脏手术25例,其中在ECC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1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经股动脉(Fr20)、股静脉(Fr23,Bio-Medicus)及颈内静脉插管(Fr15,Bio-Medicus整体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1例二尖瓣成形术经股动、静脉(F

2、r24/29,Carpentier双腔静脉插管)插管建立ECC;灌注中全部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装置(VAVD),控制负压在-30-55 mmHg。采用浅低温灌注,连续血气监测(CDI-500)和含血心肌保护方法。结果 13例患者ECC时间98205(135.931.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0125(64.819.8)min,心脏自动复苏11例,体外除颤复苏2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17(11.14.3)h,24 h胸腔引流量120680(247.5197.5)ml。均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 ECC时间和阻断时间较长与手术方法等因素有关,灌注中使用VAVD、连续血气监测和加强ECC管理是十

3、分必要的。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机器人 辅助静脉引流装置 连续血气监测 Management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with Totally Robotically Assisted Cardiac Surgery WANG Jia-li, LI Jia-chun, GAO Chang-qing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way and man

4、agement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 with totally robotically assisted cardiac surgery. METHODS Total 25 patients underwent cardiac surgery with da Vinci S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including 12 patients underwent atrial septal defect repair (ASDR) and 1 patient underwent mitral valvuloplasty (

5、MVP). The ECC was achieved with femoral arterial cannula (Fr20), femoral venous cannula (Fr23, Bio-Medicus) and right internal jugular venous cannula (Fr15, Bio-Medicus) in patients for ASDR, and with femoral arterial and venous cannulae (Fr24/29) in patients for MVP. For all cases, vacuum-assist ve

6、nous drainage (VAVD) and continuous blood gas monitoring devices were used during ECC. RESULTS The ECC time was 98-205 (135.931.6)min and aortic cross-clamp time was 50-125(64.819.8)min. Automatic cardiac resuscitation occurred in 11 patients, while other 2 cases need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The

7、postoperative intubation time were 7-17(11.14.3)h, the volume of drainage in 24hs post-operations were 120-680 (247.5197.5)ml. CONCLUSION The long ECC time and aortic cross-clamp time are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skill . Using VAVD and continuous blood gas monitoring devices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

8、ment during ECC are extremely necessary. Key words: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Robotics;Vacuum-assist venous drainage;Continuous blood gas monitoring 微创外科概念的出现和兴起使传统的外科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胸腔镜技术应用于心脏手术曾被认为是现代微创心脏外科的代表性手术1,但真正带来外科手术微创革命化的是全机器 人外科手术系统。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开展全机器人心脏手术共25例,其中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9、irculation,ECC)下完成全机器人心脏手术13例,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将ECC的建立方法及管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共完成机器人心脏手术25例,其中12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机器人游离乳内动脉,侧胸小切口搭桥手术(MIDCAB)或全机器人搭桥术(TECAB)。1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和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ECC下使用机器人进行缺损修补和瓣膜修复成形术,男性3例,女性10例,年龄2853岁,体重4775 kg。 1.2 麻醉方法 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在胸壁打孔放置机械手和心内操作时采用单肺通气。麻醉后放置

10、食道超声并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放置双腔静脉管及Swangas漂浮导管,同时穿刺并预留一套管,肝素封闭,以备上腔静脉插管用。 1.3 插管位置及方法 房间隔缺损手术采用同侧股动脉(Fr20)、股静脉(单极静脉引流管Fr23)、右颈内静脉(经预置套管处穿刺插入股动脉插管(Fr15)作为上腔静脉引流)建立ECC。二尖瓣手术采用右股动脉插供血管(Fr20),同侧股静脉插双极静脉引流管(Fr24/29)建立ECC。 1.4 ECC设备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膜式氧合器(T-18 Terumo),连续血气监测(CDI-500 Terumo),负压辅助静脉引流装置(VAVD Polystan)。预充液包括

11、:乳酸林格式液、万汶注射液、人血白蛋白、5%NaHCO3及20%甘露醇注射液。 手术切开心包前即开始ECC并不降温,心内操作时采用浅低温,鼻咽温3031,直肠温3233,灌注流量6070 ml/(kgmin),维持灌注压力6080 mmHg。全部患者术中均使用超滤,升主动脉开放前5 min经氧合器一次性给与MgSO4 34g,利多卡因100200 mg。 心肌保护采用41含血冷停搏液经主动脉根部顺行间断灌注方法,灌注针选择BD 14g静脉穿刺针,经胸壁穿刺送入胸腔后,术者使用机械手缓慢插入升主动脉。心肌保护液温度68,K+浓度20 mmol/l,首次灌注剂量10001500 ml。灌注压力为3

12、00 mmHg左右,灌注流量为250350 ml/min,2030 min复灌半量。 2 结 果 13例患者ECC时间98205(135.931.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0125(64.819.8)min,术中超滤液量23004800(3200692)ml,自动复苏11例,体外除颤复苏2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17(11.14.3)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20680(247.5197.5)ml。1例患者术后因胸腔闭式引流较多行侧开胸探查止血,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 3 讨 论 心脏外科侵入性治疗引起的系统性、连续性炎性反应并不单纯起因于ECC,而是麻醉、外科创伤及

13、ECC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2,因此微创外科的概念引入心脏外科在减轻系统炎性反应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传统心脏手术相比,采用全机器人心脏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及符合美容要求。 1998年Carpentier等3首次应用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经皮ECC技术(PA)支持下实施了二尖瓣修复术,此后陆续有应用da Vinci机器人全内镜下行二尖瓣修复的报道4-6。 机器人完成心脏手术只需较小的切口,通常34个钥匙孔洞大小即可完成。双镜头三晶片立体摄像系统可以提供清晰的直视三维图像,突破了人眼局限;床旁手术机械臂系统的4关节镜头臂和6关节器械臂可以方便地触及人体各个部位,EndoWri

14、stTM 仿真手腕器械有7个自由度,在狭窄的解剖环境中尤其达到比人手更好的效果-突破了人手局限。外科医师通过控制台能在狭小的术野中进行直观准确的动作控制,提高了缝合精度和手术安全性7。 闭式ECC插管系统是目前完成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尤其是完成二尖瓣修补术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重要条件8。在微创外科手术中通常选择管腔较细的静脉引流管,被动性静脉引流难以提供有效的血液回流以满足组织灌注,通常需要主动性静脉引流(AVD)。AVD分为动力性辅助静脉引流和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该技术能保证微创ECC过程中组织灌注9。在ECC中应用VAVD,可避免因静脉插管过细而引流不畅。虽然VAVD技术能增加静

15、脉引流量,但应用AVD技术有导致微气栓发生的可能性10,建议在使用VAVD技术时最好采用滚柱泵作为动脉泵,停止ECC时一定要先关闭负压。通常负压在-35-55 mmHg就可满足灌注流量2.4 L/(minm2)以上3,负压超过-80 mmHg可产生溶血11。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ECC时间和阻断时间的延长主要受手术方式以及配合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手术ECC是在插管、套阻断带之后才开始转流,而机器人心脏手术是在ECC下切开心包并套阻断带。但相对延长的ECC时间对手术康复没有副作用12。Morgan等13研究表明,使用机器人进行房缺修补术除有美容效果外,患者在自觉疼痛,生活能力,精神状况,一般健康情况等方面均好于微创胸廓切开术和胸骨切开术两组患者,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时需要在胸腔内充入CO2使左肺萎陷,因此术中在回吸术野血时会同时吸回大量的CO2,导致PCO2瞬时增高,术中必须应用连续血气进行动态监测,在PCO2瞬时增高时要及时调整气体流量,维持PCO2在正常水平。 心脏复苏后,术者在拔除升主动脉停跳液灌注针时,需要瞬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