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1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445512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1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1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1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1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1 Word版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两弹一星”的研制()体现了中国科技进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果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A BC D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确,“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排除。2. “文革”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取得的成就包括()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银河I” 巨型计算机诞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

2、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关键是时间:“文革”时期。是在1964年;是在1983年,故排除。3巨型计算机的研究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2009年10月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198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银河”巨型计算机()A是中国首次制成每秒运算10亿次的巨型计算机B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取得新突破C标志着中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D是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银河”是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亿次/秒的巨型计算机。42012年6月16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

3、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历史信息的记忆能力。A项不属于航天领域;B项发生于1970年,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由此进入航天时代,选B项。C、D两项晚于B项,排除。5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 (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解析:选A。邓小平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所以说农业的

4、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6.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A“东方红1”号卫星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解析:选B。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由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地送上了太空。16日,杨利伟在完成预定任务后乘返回舱安全返回地球。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

5、国家行列。故选B项。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成“两弹一星”、战略核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火箭等。这些巨大成就的重大意义有()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证明了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很完善 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 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A B C D解析:选B。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虽然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成“两弹一星”、战略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火箭等,但这并不能证明我国科技创新体制很完善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因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8.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

6、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这反映了我国()A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解析:选D。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故选D项。其他三项只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某阶段或某一方面。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

7、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材料二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材料三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材料四“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

8、飞船相媲美。(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3)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解析:第(1)问,材料中的意思比较明显,就是在关键问题上不能让别人卡脖子;第(2)问,袁隆平的成就主要是杂交水稻技术;第(3)问,根据前两则材料归纳即可。答案:(1)尖端科技要靠自己创新,不能依赖别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我们都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所有事情。(2)杂交水稻技术。(3)科技成就:原子弹、杂交水稻、航天技术。影响: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9、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载人航天飞船上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117)“863”计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这一计划?提示:“863”计划的主要特点是跟踪世界高新技术动向,以高新技术领域作为我国研究发展的重点。实施这一计划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面临着高新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二、自我测评(教材P117)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明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提示:成就: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载人航天技术等。两弹一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对通信数字领域贡献突出;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促进了农业发展;巨型计算机的研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深刻影响;“载人航天工程”将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以网络技术为例,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示:人们通过互联网的计算机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各种信息,也可以迅速传送信息,网络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