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44517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莱芜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高一语文试题2013.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纸共4页。2.请将试题答案书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上。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在答题纸正面的右下角填写座位号。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袅娜/婀娜 游说/说大话 应当/长歌当哭B.颓圮/枸杞 肄业/溢洪道 仆役/前仆后继C.弄堂/摆弄 相勖/蓄电池 脉搏/流水脉脉D.着衣/着实 瞌睡/磕头虫 荣膺/义愤填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苍

2、茫 敛裾 号招书 酾酒临江B. 浸渍 倩影 苟活者 蓊蓊郁郁C. 落寞 窒息 搅绊机 陨身不恤D. 褴褛 馅媚 芦柴棒 短小精捍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香港人口老化问题愈来愈严重。据统计,每名打工仔在七年后就要 一个人。莱芜钢铁企业坚信,无论国际市场出现任何风云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定能取得成功。俄罗斯军方消息人士11日称,俄罗斯四大舰队将于本月底在地中海东部海域举行演习,并计划在叙利亚附近海域举行陆战队 与作战设备卸载演练。A.抚养 变换 登录 B.扶养 变换 登陆 C.抚养 变幻 登陆 D.扶养 变幻 登录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言文学

3、习让不少学生感到头痛。那么学文言文有什么捷径吗?来自台湾的王财贵教授肯定地告诉记者,有!多读经典,而且要浅尝辄止地反复读。B. 学者们分别从各自的视角运用前沿理论,分析建成全面小康进程中有关“发展与公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豁然开朗。 C安之若素,淡然处之,杨绛先生的处世哲学,不仅给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以触动,更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看到一颗宁静的心、一个高贵的灵魂。 D. 朝中社30日报道,朝鲜国防委表示,韩国政府不可理喻,朝方将切断韩朝东海军事通讯网,关闭金刚山地区的通讯联络站。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10日以来,北京市被雾霾天气笼罩。为应对污染天气可能带来的

4、不良后果,北京市教委12日启动应急预案,要求北京市部分区、县学校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B. 2013年以来,中国多次向钓鱼岛海域派出海监船与海监飞机进行维权巡航,日本声称正在研究对中国公务机实施“射击警告”,随后又否认。C. 年终岁尾,物价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D. 伴随2013年莱芜“两会”的开幕,“攻坚2013”、“招好选优”、“中小微企业”等一个个承载着代表委员殷殷期盼的热词,让人们看到一个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进的强劲足音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孝文化与当代中国孝是中华民族的

5、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与核心。当下,面临时代、国情的深刻变化和多元文化竞争的严峻挑战,弘扬孝文化更成为当下所需,当务之急。“银发中国”需要孝文化。我国现在已步入“老龄化国家”之列,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困难老人数量多,“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现象十分普遍。“何处安放我们的暮年”是我们每个人无法回避的挑战。对于建构养老保障这样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固然要大力发展经济,但与此同时,也必须弘扬孝道,文化养老,发挥孝文化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层面上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只养亲而不敬,那只是小孝。养老,绝不只是个经济问题,更重

6、要的还有一个精神慰藉的问题。中国未来的养老制度体系建设应充分重视孝文化的导向作用,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心理需求,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慰藉多方面需求的全面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从实践层面上说,父母与子女间的代际伦理仍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的伦理关系,养老、敬老仍是基本的家庭美德,家庭尤其农村家庭承担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且在较短的时间里,指望“未富先老”的国家完全代行养老之责并不现实。因此,在政府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功能的同时,弘扬发展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文化,仍然是基本和现实的选择。“少年中国”需要孝文化。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当下,随着社会

7、的急剧转型,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孝道遭受激烈的冲突与损毁,部分青少年的孝观念处于断裂与冲突之中:“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使一些家庭的代际关系失衡和重心下移,家庭的培养教育功能弱化;信息化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父母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纷繁复杂信息的左右,代沟的形成与加深,使少数青少年对父母缺乏孝敬感,对他人缺乏道德感;多样经济成分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的家庭观念淡化,功利思想严重,从而使传统孝文化中尊长敬老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几千年来,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多是从孝为切入点,发蒙开篇便是“第一当知孝,原为百善先”。这种建立在儒家孝道教育思想之上的中国传统教育,是建

8、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对于孝,我们应汲取其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对于“少年之中国”,无疑是有积极而重要意义的:一是要以孝文化“事亲、尊亲”,培养青少年尊亲敬老的意识。天地为人之始,父母为人之本。从感恩、亲情、孝顺依次生发,形成德性和教养。这是“物之根本,事之初始,人伦之核心”。二是要以孝道“全身”,引导青少年珍惜生命,健康向上。孝文化将保全身体视为践行孝道的基础,认为爱惜生命、珍惜名誉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这对教育当下青少年摈弃狭隘、自私、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履行对父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是很有必要的。三是要以孝文化的“承志”,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孝文化所要求

9、的对父母的孝心,实际上就是对父母要有责任感,感恩图报,即为责任。四是要以孝文化的“立身”,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的品质,儒家孝文化的所谓“承志、立身”,实际上就是要求子女要继承先祖遗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我们当代中国青少年,应该也必须在善事父母、继志述事的基础上,竭尽全力,入世“公忠”,建功立业,践行责任。6.下列对“孝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扬孝文化之所以成为当务之急,是因为面临时代、国情的深刻变化和多元文化竞争的严峻挑战。B. 孝文化强调,不仅要养亲,更要尊亲;既要在经济上赡养老人,更要在精神上给他们以慰藉。C. 但当下,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的孝文化遭受损毁,青少年的

10、孝观念丧失殆尽。D.当代中国青少年,传承孝文化,就应该善事父母,感恩图报,建功立业,践行责任。7.关于孝文化被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培养青少年尊亲敬老的意识,在形成好的德性和教养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学会感恩、珍视亲情、孝顺长辈。B要引导青少年摈弃狭隘、自私、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学会珍惜生命,健康向上。C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对父母要有孝心,要感恩图报。D要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的品质,要继承先祖遗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8.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困难老人数量多,表明我国现在已步入“老龄化国家”之列。B现阶段养老、敬老仍是基本的家庭美德,

11、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完全靠家庭来承担,而且在短时间里,这一现象不会改变。C纷繁复杂的信息,不断加深的代沟,多样经济成分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的家庭观念淡化,对父母缺乏孝敬感。D建立在儒家孝道教育思想之上的中国传统教育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范增论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

12、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

13、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注:几:事物发生变化的细微迹象。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矫诏杀之。楚怀王孙心:即楚怀王的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

14、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称熊心为义帝。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逐渐B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间:离间C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 堪:忍受D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陋:鄙视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终以此失天下 引以为流觞曲水 B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 凌万顷之茫然C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 朝济而夕设版焉 D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 何辞为11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范增离开项羽原因的一项是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不去,羽必杀增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非羽弑帝,则帝杀羽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A B C D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曾的权力被削夺,项羽怀疑他与刘邦暗中勾结是其原因之一。B范增离开项羽应当是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C范增曾经和项羽一同侍奉义帝,后来依靠项羽而成就了功名,成为汉高祖刘邦所畏惧的人,足见他是个人中豪杰。D苏轼惋惜范增不识“去就之分”,同时也批评了项羽的猜疑和不能知人。第卷(共114分)四、 (24分)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