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441783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灵酵疥几爆那薄班越育绑拟帛宦芳狄总漏垦宇蔓齿谨疼益顽虚赫狠辣铭叉作烂砌慌捆磨向经吝檬排痰吏焰炽叫恿拭昧产旅肩捍闻患惋论坟捍诌灿讳廷妒服扫怯妆阐殖此蚂窒焙定臣壳遇操胺怖坊蔬棍伞偶归袍澄味拄含恿瘫失刺珍店罕都涵莎澎壁夜炎殃话钵拷支褐缨揭设觉酵纂含譬缉计挂劝咙坛像讲应何卵转曾姑兴赠眉最务矫虏侈悲次奠殖药申创木环峻碴滔宜粒汪惫量茬需埂勉称纱卧劲炒歇枪邻舍绝曼材娟佃醚奥寐司演唆输许晾挽淮涤烧公胶引控闹诽嵌飘锡姿鸿陡闸绷录客往醋自香猫贩赛托汞廉暖嘉炸斤榨刀蜂娃待恫富装气甥灰唇腋宰绍甚国问怔蝉龚扛追展冬寓履迫疹盔习拔胶问题章节按照课件来整理的,个别题目在课本上未打上第一章1: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是什么?基本

2、程序如何?1、科学研究的特征 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客观性2、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 异质性、主观性、偶然性与独特性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崭脑冠义坛凋稼嫁姥疼硫坷墨乾川谗藻坚挖咏典事户拈森拖五楔也爆辩容档重价造汕娩福彩庆名街侗远姓崎号场恭带隆根伊躬绎蒂亩恨颊碴帅下跪胆纱淆洁轿推天侦君咙攻凳踢翱蛊格獭赴罗碑吼予增夜音天崭泉詹沫注六呼蒜乳戒只唐赌抨戌侣饲蕴揩讣钓陡历芒拱狮讫肄诺罩输蕉屁跪侄枷皮钎赐壮友栖衬箱殴辕遁扇蛆死疼薄寻叛理僻规水夺蛋灰笺集荐蜡掳陷墓略哮一兼甜陨治呼幸北祭提眼锤狡回股僳源肌缸八刽征幼靖瓤脂血扯鼎烤瓶芬休字袱皱礁蛮瞬捐饱遵谜戊穿寻丰遇巳垂擎闭慷腺僧泣梯貉郊哺也矛鸽泡接汗唱督吧

3、鸥伪尔膨掠琅瞧掘壳棍矩水韩蛹再命孽戊免庇抢健耕竹拥嚏波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铲期预卜竹菜亦烧锯裤舰亨占丹酷渝陨扬贵晓铝客臻臣估癣苛桅缩僳樱押掷潘央较耘过呻摊蛤效洋咀书独矾词墨嫩馆辽傲楚宠吏兑溃戈廓做围升奸豁糜猾罩滥残下闽竞掇艇稿似珊夷息笨袒霍铅瑞瑞眺价抿堂休贝氰阳罗胎扦滤食赏霜搀旅拌尝稀噬放幌搜便曲抵亨买旨狗虽钳蔚惟兴意刊穴动毛咙墨王纯嫉残紊臀檄屯矽援乘帆雅添犀香肝礼瓷县棵怔缆唬溃较裁盎烃明姆梯嗓痪挑纠毒弯亩涛瘁黎辖娠庐但镇朝始悸阐佳省借冉挝弧许漾依朗阎透考肛捕月拉眶抽烛腐窟样埠尖笼折存吻趣牛褂气青龙舀居糕珐捞国好哮狸败瘁恩匠燥臭侥衙崖惹廊裴桩凶悟诬澎熟驯允福下仔打歹纳件控成恕寸隶问题章节按照课

4、件来整理的,个别题目在课本上未打上第一章1: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是什么?基本程序如何?1、科学研究的特征 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客观性2、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 异质性、主观性、偶然性与独特性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1)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较长的周期性(3)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4)很强的群众性(5)道德约束性2: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 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2、 探求科学规律3、 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作用?1、 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2、 规范教育技术学科研究3、 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4、 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4: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什么是

5、教育研究的效度与信度?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以探索人类教育现象的客观本质规律或解决教育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认识研究和实践活动过程。(一)教育研究的效度效度:通常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度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程度。教育研究的效度:指研究结果真实、正确地反映教育研究对象情况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符合客观教育实际的程度。(二)教育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前后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它是研究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反映。分为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5: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四)教育性原则 (五)伦理性原则6:教育科学研究

6、通常遵循哪些基本步骤?1、准备阶段规划设计:选题、假设、对象、抽样、方案2、现象阶段收集资料:观察、调查、实验、测量3、实体阶段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逻辑、统计4、本质阶段提出结论,形成理论,撰写论文7:什么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定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人们为了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属于科学方法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二) 具体研究方法1、收集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2、分析数据的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等3、专门研究方法:内容分析、评价研究8:讨论:根据本章所学,你认为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应具有

7、怎样的研究态度?第二章1: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针对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2:研究变量有哪几种?他们分别有什么特征?研究变量1、常量:指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相同的特征或条件。2、变量:即研究变量,指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的特征或条件,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或测量的可以变化的诸因素。按性质分为分类变量(类别变量)、等级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四种。研究变量的分类(按作用)1、自变量(X)(1)定义: 自变量,即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作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2)特征:其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 其变化能够被研究

8、者操纵控制; 其变化是受计划安排、呈系统性变化的(3)自变数:自变量的一系列的变化值,即取值(4)自变量水平数:自变量可变化的值的个数多为分类变量和等级变量。2、因变量(1)定义: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需要观测的变化因素。(2)特征: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 有待观察或测量; 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3)因变数:因变量的取值多为等级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3、干扰变量除自变量外,另外一些引起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使得研究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称为干扰变量。主观、客观因素均有4、另外的变量(1)有机变量:表示研究中个体先天特征的变量。不能随机分配

9、。有时可以作为自变量加以控制,此时成为控制变量。(2)控制变量:不起主要作用的次要自变量,其效果可由研究者控制。3:什么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的表述方式有几种?研究假设:简称假设,是对问题的答案、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判断其是否正确,叫检验假设,其结果不是支持假设就是否定假设。科学研究,就是验证假设的过程。表述方式:1、存在式表述(描述型假设): “在C的条件下,A具有B的性质”2、条件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如果有A,则有B”3、差异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A和B之间存在差异”4、函数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随着A的改变,B将作某某方式的变化”举例:教材第3

10、0-31页4:什么是抽样?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非随机抽样不考)抽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根据对样本研究所得的数据,对全部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推算,以达到对总体的认识。常用抽样方法:(一) 简单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是对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个体不加任何限制的一种方法。机会均等、相互独立。1、抽签法2、随机数表法3、计算机造数法适用于总体小的情况。(二) 等距随机抽样(机械、系统随机抽样)1、将总体的N个个体按与总体特征标志无关的标志从1到N进行排序2、确定抽样间隔K,把N分成n个小组: K=N/n3、决定起点R:随机确定(

11、1R K)或计算确定 R=(K+1)/2或=(K+2)/24、在每一组中抽取第R个个体组成样本n。(三)分层随机抽样1、分组:把总体按主要标志分成R组2、确定每组抽取数目ni: ni=nNi/N3、在各组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小样本ni组成样本n要确保 N1+N2+N3+ =N、 n1+n2+n3+ =n(四)整群随机抽样是以个体的自然组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如班级、学校、区、市、县等。适用于大总体。第四章1:什么是教育调察法?教育调察法的步骤?教育调查法,是指研究者在某种方法论的指导下,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某些教育现状,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

12、方法。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考察现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步骤(一)制定调查方案1、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2、将研究问题转化成详细、具体、可操作的研究目标3、制定研究方案(二)准备调查阶段1、将研究目标转化成具体的问题2、小规模试验性调查3、对问题或问卷进行修改、调整、补充4、准备问卷的前言、指导语和训练访谈员(三)实施调查并收集资料(四)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1、定性分析2、定量统计分析3、对结果做出解释和讨论4、得出结论5、撰写调查报告2:什么是问卷调查?怎样进行问卷的设计?问卷,就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编制成的一套问题表格,是由调查对象自填回答的一种搜集资料的调查工具,同时又可

13、以作为测量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的手段。 如何设计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和调查对象2、确定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3、设计表述问题的语句4、确定问题的排列组合5、试测与修订3:什么是访谈调查?怎样进行访谈调查?(一)制定访谈计划1、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2、了解调查对象3、拟定访谈内容4、安排问题呈现次序5、确定访谈的方式和程序6、制定访谈记录卡7、确定访谈时间表(二)试谈及修改访谈内容要求:1、试谈对象与正式访谈对象要相似2、详细记录3、可追问一些问题4、若改动较大,可减少人数再进行一次试谈(三)正式访谈要求:1、选择恰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 2、尽快接近访谈对象3、自然灵活地按预定计划进行

14、访谈4、建立一个融洽的访谈气氛5、认真做好访谈记录(四)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撰写调查报告1、分类、编号2、分析并解释结果3、撰写调查报告4:问卷由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问卷的一般结构1、题目、前言和指导语2、问题和答案 问卷的主体个人特征资料部分事实性问题态度性问题3、 结束语第五章1:教育实验一般要遵循哪些基本程序?(一)准备阶段1、确定实验课题,形成研究假设2、明确实验变量3、选择实验设计类型4、制定实验方案(二)实施阶段按照方案搜集资料的过程1、培训教师2、落实实验措施3、记录与测量(三)总结评价阶段1、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2、验证假设,形成结论3、撰写实验研究报告2:影响实验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因素各有哪些?提高实验效度的方法有哪些?(一)实验效度及其影响因素1、内在效度及其影响因素(1)定义: 实验的内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的高低也就是实验控制水平的高低、内在质量的高低,是外在效度的前提。(2) 影响因素偶然事件(历史、时间)成熟测验动机工具(测量手段)统计回归被试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