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44096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原创: 刘婷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文采绚丽、描写非常细腻的人物传记,从眉毛、耳朵、胡子到后面的眼睛,采用很多的修辞,极尽夸饰、铺陈之能事,字里行间都是对于这位文学大师的敬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要想读懂它,并不是易事,因而需要对于托尔斯泰背景的了解做支撑,所以我选择从托尔斯泰的生平切入。 导入:同学们,今天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他出生在俄国,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因而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是他的一生却受到他身份的困扰,感到非常的痛苦,那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呢?好,老师告诉你,因为他非常渴望

2、改变俄国的农奴制度,去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这样的信仰决定了他这一生注定很痛苦。他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信仰,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夫妻分家,并在分家后将自己的财产无条件捐出。这样的他必然会受到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是统治者眼中的危险的炸弹,但却是民众心中的一座丰碑。说到这,你们知道他是谁了吗? 学生摇头 好,那老师再给你补充介绍一下,对于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不堪。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躺在异乡的小

3、火车站长家的小床上,他的遗言没有留给妻子儿女,而是说了四个字:“我爱真理”。他生前放弃了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死后更是安静体面,在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所以,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文学大师受到茨威格如此之高,今天就让我们近距离走进这位文学大师去感受一番。 走近托尔斯泰(1-5) 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个世界文豪,可以说在当时也是个响当当的明星,那你想象一下,你觉得托尔斯泰会长什么样子呢?请把他的外貌描述给老师,好吗? 生1:我觉得他应该是打扮的很绅士

4、,很有风度。 生2: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很文质彬彬,一看就能看出来文学气质的一个人。 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啊,那真正的托尔斯泰我们无缘得见,那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证实我们的想法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什么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默读课文) 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和大家想象中一样吗? 生:不一样,太邋遢了! 好好好,我听到有人说太邋遢了,那你能在文章中能找出茨威格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请找出文章中的那句话。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非常好,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肖像,我们再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 这几个

5、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贬义。 哪个词语贬义色彩最浓? 生:粗鄙 我们一般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吗? 生:不能 我们来看这个词,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不能用这样的词语随便去评价人家,更何况用来形容一个文学大师呢?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比如他提到了另一个俄国人 生:陀思妥耶夫斯基 好,我们找到这段话,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好,那我想问大家,为什么要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呢? 生:对比,为了突出托尔斯泰的丑。 非常好。那文中还有类似能起到这种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有。还写到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

6、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 非常好,那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侧面描写 不错,除此之外,我们在文章中还可以找到很多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比如用到了修辞。生:有比喻,有夸张的修辞。 好,现在来找文中的修辞,然后赏析它。 师生活动:找出了第一段中的比喻、夸张修辞的句子,每找到一处就分析好在哪里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一段话确实句句用修辞,老师建议大家来一起来齐读这段,感受一下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走进托尔斯泰(6-9) 好,我们再仔细地读这些话,然后按照茨威格的描写给托尔斯泰画幅像吧。(画图特点:没有眼睛)请同学们评论下我的画? 生:太丑了。 对

7、,非常丑,而且我们还能直观地看到,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没画完,大家注意到了吗? 生:眼睛。 是的,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没有画眼睛,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在第五段之后都是在写眼睛。 非常好,那我们来看接下来的眼睛。现在我们按照之前学过的新闻特写,把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找出来,然后改成一段新闻特写。 (学生整理,老师指导) 大家整理的非常棒,那我想问,你认为这双眼睛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非常有神采,尖锐犀利。 (等) 好,用大家的话来说这双眼睛是犀利的、锋利的、尖利的、锐利的,同时又饱含丰富情感。老师又发现一个问题,茨威格比较喜欢托尔斯泰的眼睛。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是一样的,有什么

8、不同呢? 生:前面是贬低,后面写眼睛,是充满赞美和喜爱的。 那看来作者重点描写的还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呀,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欲扬先抑 非常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解这种写法,先抑后扬,很明显,茨威格是想要着重告诉我们托尔斯泰的眼睛的魅力,开头我们还说过茨威格明明给了托尔斯泰很高的评价,那我们留个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用大篇幅写眼睛,为什么会给托尔斯泰这么高的评价,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课堂教学小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一直是我认为的备课的起点。那么,从托尔斯泰的生平进入课堂,先让学生对人物有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为解读课文打基础。接下来,努力引导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实现作者预期的表达目的。并通过对比,从平凡甚至粗鄙的长相中,凸显眼睛的特点,顺势掌握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反思1 列夫 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