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单元音乐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43852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八单元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六--八单元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六--八单元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六--八单元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六--八单元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八单元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八单元音乐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水上美景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唱小白船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能连贯平稳的气息演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比的唱法表达歌曲的情绪。 3、通过合作,享受喜悦。 学习重难点: 节奏、二声部、力度变化。 学习准备:磁带、录音机、彩笔。 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 师:六一期间,下了几场大雨,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好与坏的辩论) 二、发声练习 师:瞧,春雨这么多的好,那谁来模仿一下春雨吧。春天的雨跟夏天的感觉一样吗? 1、 节奏(生模仿春雨)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体现力度

2、的变化) 2、 旋律(风声雨声情境)一阵微风后,春雨唰唰的下起来。 (出示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弹奏模唱 3、模唱旋律 师:仔细听,弹奏的这两条旋律。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A、3 1 | 5 1 |3 5 6| 5 6 5 | 5 0| B、5 3 |1 2 | 3 5 3 | 4 2 | 2 | (边哼唱边轻拍手) 再听两条旋律。 A、 6 5 6 | 6 4 1 | 4 6 6 5 | 5 | B、 3 5 3 | 3 1 5 | 3 4 3 2 | 2 | 从这几句旋律中,你都感受到什么,是在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呢? 三、学唱歌曲 1、初听 师: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感受雨水,感受春天,聆听春雨的

3、声音。 2、跟磁带学唱 师:想一想,怎样用声音来表现春雨呢?一起来轻声唱一唱吧。 3、解决难点:声部合唱、节奏、换气、力度的处理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寓意,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先进行两声部练习,指导学生用声音模仿“刷刷”的雨声。 (3)歌曲中节奏变化较多,学生可以边划拍边演唱。 (4)齐唱与合唱部分的衔接处要注意,应多加练习。 (5)完整地唱好歌曲。 4、为歌曲加上合适的力度记号,再唱一唱,感受经过艺术处理之后所产生的美妙、动人的演唱效果。 四、总结下课 师:有这样一句话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相信大家都能珍惜美好的时光 五、作业:复习歌曲 小白船 安

4、全小常识:同学们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拥挤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1、唱边拍手踏脚 2、选择结束音 学习目标: 1、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所产生的律动感。 2、通过选择结束音的练习,继续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 学习重难点:1、协调能力 2、主音感、调式感 导学过程: 一、处理歌曲 1、复习歌曲,师生评议。 2、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 3、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比的唱法表达歌曲感情。 4、唱好带有力度记号的地方。 5、请个别同学起来演唱歌曲。 二、选择结束音 1、歌谣: 唐僧骑马咚里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的快,后面跟着个

5、 2、出示 师:这天,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音乐王国,这里住着所有人都用音乐交流。到处都是美妙的音乐,真是心旷神怡。当师徒四人来到宫殿下,换取关文时,国王殿下设下了两重关口,只要闯过这两重关口,就给他们关文。大家都来看看呢。 (1)1=2/4 6 6 6 | 2 12 3 | 6 6 5 65 | 3 | 6 6 6 | 2 12 3 | 5 32 1321 | ( )| (2)1=2/4 5 53 6 32 | 1 1 | 5 5 6 53 | 5 5 | 1 16 5 6 | 5 5 3 2 | 5 2 5 32 | ( )| 3、选择(略) 三、声势练习 1、出示: 需要手脚的配合,还要一边

6、唱一边动。好象难度很大的。可是我们知道,这孙悟空是72番变化,手脚灵活,这个怎么能难倒他呢?(师示范) 2、练习:大家想不想也来做个厉害的孙悟空呢? 脚手协调 我来唱,大家做都来试试自己一边唱一边动呢。(自主练习) 3、展示 (个人展示;分组合作展示) 四、总结下课:终于,师徒四人拿到了关文又上路了。听,音乐王国的人们正用音乐为他们送行呢。 五、作业:完成课后的作业。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听寒鸦戏水 学习目标:通过听寒鸦戏水,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与成就有所了解。 学习重点难点:感受二胡的表现力,以及乐曲的情绪。 学习准备:磁带、录音机、二胡 导学过程

7、: 一、认识二胡 师:大家都学习过二泉映月,说说都有哪些了解? (交流) 1、初步感受二胡 师:那么,二胡这样一件乐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其实二胡不完全演奏悲伤的乐曲,而改变了二胡形象的是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介绍刘天华的故事) 2、出示二胡实物 师:近距离的接触二胡。介绍二胡。 听一听他的声音(演奏寒鸦戏水的主题)并感受二胡的技法。 二、听寒鸦戏水 1、初步感受乐曲 师:这一段旋律只是乐曲良宵的一个片段,下面我们完整的来欣赏乐曲,从中感受二胡的魅力。 2、再唱主题,边唱边模仿演奏。 师:二胡的音色怎样,虽然只有两跟弦,但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我们来唱一唱,一边唱一边模仿演奏,在肢体上模

8、仿,在声音上也来模仿二胡。 3、边看寒鸦戏水的故事,边听 现在你知道寒鸦戏水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吧。其中有一段运用跳弓的手法来演奏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4、拓展:现在将你的感受写一写,可以是诗歌,或者画一画,也可以给主题创编歌词,唱一唱。 三、总结下课 安全小常识:不说脏话,不做有损班集体利益的事。 第七单元山里的孩子爱大山 学习内容: 1、唱:山谷静悄悄 2、听:苗岭的早晨 3、玩:高高太子山 学习目标: 1、歌曲山谷静悄悄 2、发声训练 3、复习巩固音符时值、掌握切分音节奏、附点音符节奏。 学习目的: 1、指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描绘宁静、美丽的山谷风光,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2

9、、通过巩固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等,让学生理解音符的比例时值。学习重难点:歌曲中力度记号和切分音节奏、附点音符节奏的掌握。 学习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三、复习巩固音符时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和四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见课件2) 四、重点、难点节奏练习:切分音节奏、附点音符节奏(见课件3) 五、节奏练习:教材中重点节奏练习(见课件4、5) 第二课时新课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同学好好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6) 2、师:“你看到山谷是什么样的景色?(见课件710) 生:山谷有烟、有雾,

10、有花、还有小动物, 师:这些有没有声音?没有声音山谷里是怎样的?生:静悄悄的。 3、师:再请同学们想象,山谷里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小溪流) 4、师:在这大山里还有许多的宝藏、有许多的矿产资源。(见课件11) 象这些金、银、铜、水晶好多宝藏都是从这山谷中的岩石中取出的,是地质队的叔叔、阿姨们用“小锤”敲击勘测出的。 4、山谷中的“叮咚”声就是地质队员用小锤敲击山石的声音。这声音打破了原来山谷的宁静,变的热闹起来,和小锤的声音和小溪流水的声音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 5、播放歌曲范唱。点题板书:山谷静悄悄(见课件12) 6学唱歌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诱导: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的角

11、度上去感知力度记号、跳音记号。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力度记号对表现音乐形象的作用。 2.师: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我们用什么样的记号来表示呢?(出示力度记号:PP MP P MF )运用直观学习手段,让学生对力度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力度这个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显得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能突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力度记号的识记。) 3.下面请同学们随琴唱一唱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声“叮咚”注意力度呦!请同学们完整的聆听歌曲。 4.师启发:带着你想象的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课后小结: 歌曲学到这里我有个疑问问大家:“山谷里有地质队员用小锤敲击的声音还有流水声,怎么能说山谷是

12、静悄悄的呢?” (生发挥想象回答) 歌曲山谷里静悄悄的意境。更好地衬托出地质工作者,在深山谷中不辞辛劳地默默地工作,为人类造福。那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出力。 思考:大自然赋予我们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色,给予我们美的享受,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来回报?第八单元张开理想的翅膀 学习内容: 1、唱:我愿是一条小溪、蓝地球、红太阳 2、做:唱唱旋律 完成旋律 3、听:在希望的田野上 4、玩:翅膀 学习目的 1、通过教唱天地之间的歌,激发学生对探求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互相协作,配合默契。 2、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

13、,做到声部清晰、和谐。继续巩固6/8拍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3、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欣赏能力,感受音乐形象。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互相谐调配合。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天地之间的歌 学习目标:通过学唱天地之间的歌,激发学生对探索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相互协作,配合默契。 学习重难点:节奏与合唱 学习准备:磁带、录音机 导学过程:一、交流 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我们就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说起吧。 二、学唱歌曲 教材分析: 天地之间的歌是电视系列片天地之间的主题歌,通过对天地万物的神奇壮观的描述,激发少年们用脑用手探索这些奥秘的志向。这首歌曲为二段体,A段由五个乐句组成,呈对称型;B段为副歌,由两个乐句构成。歌曲曲调轻快活泼,切分节奏的运用,领唱合唱的交替,前半拍休止的运用,使得全曲显得生气勃勃,恰当地表现了少年们立志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也是学习此歌的重点、难点。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