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43830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台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台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台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台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 阶教案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故事情节。2、分析父亲形象,品味细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4、弘扬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传统美德。二、教学重点:在把握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品味细节,体会文中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说父亲) (以腾格尔的父亲和我为背景音乐,出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同学们,你们看,这是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初看此画,大家感觉这位父亲怎样呢?(学生回答)布满皱纹的脸,朴实而又谦卑的目光,沾满泥垢的双手,都道出父亲的几许沧桑

2、,当然,也勾起我们几多辛酸。有人说,人生 / 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 许多人渴望 / 在台阶上找到 / 自己的高度 / 不管富贵与贫穷/父亲是不是 / 也如此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台阶,来瞻仰父亲的高度。 (出示课题、作者。点明这是一篇小说。)(二)查查预习谁能读准字音 (轮读齐读)凹凼(o dng) 尴尬(gn g) 烦躁(fn zo) 涎水(xin) 胯骨(ku)搁(g) 撬(qio) 黏性(nin) 揩(ki) 舀米(yo) 庄稼茬(ch) 硌(g)强调“尴尬”的写法。(三)谈谈父亲1、在预习的基础上,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讲述了父亲造台阶的故事。) 【过渡】那这个故事的具体

3、情节又是怎样的呢?能不能用几句话简单地复述故事梗概?(学生沉默)看来,由于这篇小说篇幅比较长,概述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那老师提供三个问题帮助大家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梗概:父亲为什么要造台阶?父亲是怎样造台阶的?新屋、新台阶造好后,父亲感觉怎么样了?现在,大家快速捕捉课文有关信息复述本文的故事梗概。2、学生借助下列三个问题试着复述本文的故事梗概。 父亲为什么要造台阶?父亲是怎样造台阶的?新屋、新台阶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父亲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因为一方面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于是,父亲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为此,他苦

4、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然而,新屋造好了,父亲感觉“不对劲”、“不自在”,人老了,身子也跨了。)【过渡】大家对故事内容的把握还是到位的,但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篇小说,故事的“我”并不等于作者。“造台阶”这是简单又平凡的事,可当我细细品读这篇文章时,我却感觉到文章的每个角落都给我或多或少的感触,可以说,细品此文,我一直在感动着。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那我们就一起来细品父亲,畅谈感触吧。(四)品品父亲 1、自主探究:请从有关父亲的描述中选择那些在人物塑造或者情感表达等方面给你感触最深的语段,并思考选这些语段的理由。2、小组讨论:在小组中朗读并简

5、单说说自己选读这语段的理由。 3、全班交流 4、精细品味: (1)第21段:“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尴尬的笑。” 新屋就要完工,台阶就要建成了,这时,父亲内心是非常高兴的。父亲高兴时是什么样子呢?两手没处放,胸无法挺,笑容是尴尬的。(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可以说父亲这时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足无措,异乎平日而且与众不同。这是因为父亲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这里,作者正是通过对父亲的双手、胸、笑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刻画来体现父亲特点的。这属于细节描写。(学生谈感触朗读评价示范朗读齐读) 【过渡】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都感受到父亲身上那要强、有志气、老实厚道、坚忍不拔等

6、优秀品质,从而对他产生深深的敬意。这里,老师想推荐几个语段,跟大家一起揣摩它们的妙处。 (2)精读父亲托台阶父亲坐台阶“我”小时候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我”长大后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父亲)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

7、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老师范读 学生评价自由朗读,小组讨论:在两组语段的比较中,你读到父亲什么思想性格?面对父亲的变化,作为儿子的我的感情有何变化?学生交流 朗读 齐读明确:A、(“不变”的是父亲性格的要强;“变”的是父亲身体跨了。父亲年轻时的身强体壮,让儿子感到自豪;现在身体跨了,儿子既担心又心酸。)父亲原本强壮的身体为什么会跨呢?(因为父亲为建九级台阶做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准备,而准备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就在农村经济的落后。)B、“专注”一词写出父亲的神情,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心理充满对高台阶的羡慕、向往,对未来的憧憬。作者还有意描写柳树的动来烘托父亲目光的专注、内心的

8、执着。“怎么就回答错了”呢?其实父亲表面的不自在是因为谦卑的心理及这时的心不在焉,正如后文所说的:“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父亲究竟失去什么呢?(学生回答)显然,造新屋、造新台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所以,父亲对台阶的追求,就是对地位的追求,就是对尊重的追求。反过来说,父亲为了赢得他人的尊重才决心造高台阶的。因此,台阶只是一种外在形式而已,父亲真正追求的是用劳动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父亲用劳动垫高自己人生的台阶。劳动是他生命价值的全部体现,失去了劳动,他就失去了一切。 齐读 5、学生辩论: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认为不

9、值得的同学可以保留意见,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清晰地明白:父亲是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个农民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那就是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我们应该更深地看到,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经济落后。) 6、探究到此,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对这位父亲的情感? (作者对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示敬佩和赞扬,对父亲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感到酸楚,同时也希望用先进的生产力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过渡】一双脚,踏平的是山路,踏出的是一家人幸福的生活之路;一双手,撑起的是屋脊,撑开的是儿女头上一片蔚蓝之天。曾记得郑州晚报上的一则广告: “父亲给了我们粮食,我们给父亲什么?”(五)拓展探究1、(出示油画父亲)读完这篇文章,请大家联系自身实际,扪心自问“父亲给了我们粮食,我们给父亲什么?” 2、学生畅谈(六)总结:让我们关心天下的父亲从关心自己的父亲开始,关心父亲的晚年从关心父亲的过去和今天开始。然后,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七)作业1、读读父亲:尤天晨父爱昼夜无眠、梁晓声父亲、杨振宁父亲和我、梁文骐我的父亲梁实秋2、写写父亲:在读书笔记中,详细描述父亲所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