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41练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437672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41练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41练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41练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41练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41练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41练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41练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略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P、Q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2Q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畜牧和灌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右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 100万(2011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 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结合下图完成34题。3图示国家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季风水田农业D热带迁移农业4图示国家发展高效农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

2、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农药使用量读图,完成56题。5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季风水田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6下列关于A区域所示农业地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广阔B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劳动力丰富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D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较多读甲、乙、丙三地农业商品率、畜牧业比重、种植业比重图,回答78题。7甲地可能位于()A墨累达令盆地 B西欧平原C成都平原 D潘帕斯草原8关于乙、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地为季风水田农业 B乙地为游牧业C丙地为混合农业 D丙地为大牧场放牧业读世界某两区域图,完成910题

3、。9下列关于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为大牧场放牧业Bb地为乳畜业Ca地为商品谷物农业Db地为季风水田农业10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 B产品商品率高C单位面积产量大 D机械化水平高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种植业、畜牧业的箭头分别代表其在当地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根据资料,回答1112题。11下列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双选)()A为混合农业 B为商品谷物农业C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12有关三地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A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B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C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D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髙二、综合题

4、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材料二下图示意甲区域(我国乌龙茶起源地)的位置及其多年平均气温变化。(1)试从气温角度分析甲区域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区的原因。(2)分析该地的气温适宜茶树生长的原因。(3)该区域约60%以上的茶叶为单体农户生产经营,名优茶品种多但以原料出售为主,本地品牌企业少。指出该区域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这种黑土地是在特定的气

5、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材料二下图为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材料三下图为卢茨克、基洛沃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资料图。(1)描述乌克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3)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答案解析1A2.A第1题,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比例尺来分析,沿海地区降水量很大,而在很小的距离范围内,降水的变化很大,山地地形是最有可能造成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A项正确。第2题,

6、Q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根据纬度及降水量的状况,降水量少于300 mm,属于半干旱地区,大规模的商品谷物农业容易造成环境恶化,但可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位于热带地区,乳畜业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丰富。故A项正确。3B4.A第3题,由材料可知,图示国家地广人稀,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面积广阔,有利于发展畜牧业,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第4题,该国是马达加斯加,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要发展高效农业,急切需要加大科技投入。5B6.B第5题,结合图示经纬网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第6题,A区域农

7、业主要是面向城市需求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而不是劳动力。7C8.C第7题,读图可知,甲地种植业比重高,农业商品率和畜牧业比重相对较低,所以甲地可能位于成都平原。第8题,读图可知,乙地农业商品率高、畜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小,为大牧场放牧业;丙地农业商品率高、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相当,为混合农业。9B10.C第9题,由图可以判断,a地为中国的季风水田农业,b地为荷兰的乳畜业。第10题,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单位面积产量大、机械化水平低。11AC12.AD第11题,据图分析可知,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相差不大,商品率高,说明是混合农业;种植业的比重较大,商品率低

8、,说明可能是水稻种植业;畜牧业的比重较大,种植业比重很小,商品率高,可能是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第1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为混合农业,具有市场适应性强、农闲错开和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等特点,它与大牧场放牧业相同,又都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的特点。13(1)夏季气温低于35,冬季温度不低于10。(2)位于中低纬度(或低纬)大陆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较温暖;夏季处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多云雾,且多丘陵、山地,地势较高,气温不至于过高。(3)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较高;茶农之间缺乏分工合作,不能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市场竞争力不强;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品牌意识薄弱,宣

9、传力度不够。解析第(1)题,结合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夏季气温低于35,冬季温度不低于10,较为适宜。第(2)题,结合经纬度及海拔,分析该地区夏季气温不高,冬季气温不低的原因。第(3)题,结合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生产规模、品牌、深加工、销售服务体系等方面分析不足之处。14(1)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原因:受纬度和地势影响,自北向南气温升高;受海陆位置影响,自西向东降水减少。(2)植被覆盖良好,为黑土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形平坦广阔,以流水沉积为主,土壤侵蚀少,导致土层厚,有机质积累丰富。土地过度开垦,导

10、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黑土肥力下降;农药使用,使土壤遭到污染。(3)商品谷物农业。自然条件: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温度高、热量丰富,降水适中;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宽广;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面积广,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多;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A、B、C、D四个自然带都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西向东减少,引起自然带变化。第(2)题,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主要从植被提供有机质、分解少、侵蚀弱等方面分析。农业开发一方面使植被减少,有机质含量减少,同时使外力侵蚀加剧,产生土壤污染等。第(3)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广人稀,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