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当代新兴产业的问题与举措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43677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当代新兴产业的问题与举措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漫谈当代新兴产业的问题与举措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漫谈当代新兴产业的问题与举措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漫谈当代新兴产业的问题与举措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漫谈当代新兴产业的问题与举措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谈当代新兴产业的问题与举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当代新兴产业的问题与举措(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方向, 不仅对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还是抑制 通货膨胀的新生力量徐炜哲, 2011。当前,镇江市初步形成了新能源、 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 海洋工程等五 +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持了技术升级、产业转 型,税源、税基企业量质齐升,税赋贡献能力不断提高,潜力不断增 强。2010年 1至9月镇江市规模工业新兴产业实现利税总额 826亿 元,同比增长 636,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 259。一、支撑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不断提高的原因分析1、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新兴产业 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于

2、2010 年 7 月 23 日正式发布施行,明确了发展目标到 2015 年五大 新兴产业的销售规模比 2009年增长 7 倍。新兴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包括关于加快全市新兴 产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实施细则、 关于认定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类固 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等。目前,镇江市设立并安排了 26 个新兴产业科技专项,将有力地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2、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并不断壮大镇江市五大新兴产 业逐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良好态势, 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 助推器。2010 年新兴产业销售收入 10583亿元,同比增长 461,增幅高于 全市工业平均增长 138,对全市工业的增长贡献

3、率超过三分之一;新 兴产业项目持续推进,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倍增目标, 全年达 51824 亿 元,同比增长 1296。以多晶硅和薄膜太阳能及风力发电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 已形成;新材料产业中恒神碳纤维、中亚玻纤等一批国内、国际技术 领先项目陆续建成;软件业、服务外包等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3、区域发展加大规划力度,纷纷明确重点新兴产业镇江市规划 和确定了五十的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 并着力打造了几大特色产 业园区,如扬中光伏产业园、京口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丹阳新材料产 业基地等。七个辖市区也针对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 明确了重点新兴产 业,如丹阳市重点发展高新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

4、医药四大 新兴产业等。二、当前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瓶颈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 被寄予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实现经济下一轮增长的厚望,然而 作为产业的新生力量,其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1、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航母型企业严重缺乏, 龙头效应有待进一步放大。如何坚持产业化的发展理念, 切实搞好龙头企业项目产业链延伸 配套服务工作,努力做到建设一个龙头,带动一条产业链,构建一支 新的经济增长支柱显得尤为重要。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研发经 费不足,使得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 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 许多产业只

5、是低水 平、简单地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当前,镇江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 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 偏少,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3、人才缺乏制约矛盾突出一是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 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 人才难留, 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 问题。三、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同发展根据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相互作用中关系的转变, 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 发展的时间逻辑上划分为双峰逼近、 协调发展和良币驱劣币三个阶段; 在空间逻辑上包括产业要素的耦合、 产业结构的耦合、 产业

6、布局的耦 合、产业制度的耦合,双峰逼近阶段即目前产业的发展阶段熊勇清, 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两个基点, 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 而是将新兴产业发 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 获取协同效益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 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 制造能力、 产业组织等基础的支 撑;二是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制度变革,转变成 为新兴产业、现代产业,比如汽车工业向新能源汽车发展;三是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 要支撑,比如节能环保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节能环保的装备产品技术。目前,新兴产业已成

7、为镇江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力, 2011 年一季度预计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 90 亿元,销售收入 400 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的 43和 32,分别比 2010年底提高 7和 5。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风险性问题 1、自身 的技术性风险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形成期、成长期和 成熟期,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形成期, 最大的特点是技术不确 定性,不够成熟, 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所代替,且往往具 有颠覆性。一个项目可能很快过时,盲目投资蕴涵着巨大的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多企业规模偏小, 研发能力不足, 要大力发 展产业联盟,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创

8、新机制一是让有竞争性的 企业联合成立的联盟, 解决一些共性技术问题; 二是同一个产业链上 的企业联合成立的联盟。而政府则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联盟, 包括研发、产业化和示范等, 不仅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避免了一些技术上的风险。2、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当前各地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重要 地位,一个产业在形成期时会产生投资的蜂聚效应, 掀起新一轮的投 资热,切忌演变成升级版主义,争投资和拉项目,不计产业基础,在 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等条件缺乏的情况下, 力图短期内上规模, 造成 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现象。行业过度密集导致产能过剩与产品积压等问题, 直接导致企业资 源错置和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下降, 致使市场萎缩, 并逐步导致企业 破产。3、面临的外围环境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面临着政府优惠 措施调整、利率税率的波动、 新法规的制定、物价指数等不确定因素; 劳动成本上升、监管力度加大等风险。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已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延伸, 信息技术、新能源多个新兴产业相继遭遇挑战。外围环境风险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决策, 影响其利润水平和 形象,如忽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同样会导致企业的 生存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