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43553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会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提高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运用.教学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运用和 不等式的变形以及范例要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的几种方法,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法和学法操练合作发现总结式教学法操练 合作 发现 归纳 应用 总结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练习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结论。1.用“、=“完成下列填空:(1)如果a- 9,而- 9 3 ,那么a_3 。(

2、2)如果a- 9,而- 9-13 ,那么a_-13 。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可以再举例吗?试一试!能得到什么结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若ab , b c ,则ac ,这个性质也叫做不等式的传递性。2.通过实验观察,用“、=“完成下列填空:8g2g5g8g5g2g2g2g85 825210 7 10272你发现了什么?试一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通过观察和举实例合作学习,完成下列两个问题,并自己判断前面的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1)已知a b 和 b c ,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a b c也可用平移变换思想解决这个问题。由数轴上a 和 c的位置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若a b,则 a+ c和 b +

3、c 哪个较大,a- c和 b- c呢?请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加以说明。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你总结出来了吗?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等式,结果仍然是等式。做一做1.用适当的不等号填空:(1) 0 1, a a+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2) (a-1)2 0 (a-1)2-2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a,b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用“”或“”号填空:(1)a b; (2) a b; (3)a+b 0 (4)a-b 0 (5)a+b a-b (6)ab ab o a3.通过计算,用“、=“完成下列填空:2 3 2(

4、-1) 3(-1)25 35 2(-5) 3 (-5)21/2 31/2 2(-1/2) 3 (-1/2)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可以再举例吗?试一试!你又有什么样的结论呢?-2 -3 -2(-1) -3(-1)-25 -35 -2(-5) -3 (-5)-21/2 -31/2 ,-2(-1/2) -3 (-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负 数, 必须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得的不等式成立。再做一做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入前,产品A的进口税超过产品B的

5、进口税的1倍以上;加入后,这两种产品的进口税都下调了15%。你认为加入后产品A的进口税仍超过产品B的进口税的1倍以上吗?请说明理由。二、对学生刚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应用1.范例讲解:已知a 0, 试比较2a 与a 的大小解法一:举实例法解法二:数轴表示法解法三:应用性质2移项法2.课内练习:书本P:1063.探究活动:比较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两边都

6、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对这节课所学知识回顾总结1。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还有哪些困惑?3。布置作业:书本作业和课外练习1 当x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1-5x16是否成立? -4.5, -4,-3,4,2.5,0,-12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x的3倍大于x的2倍与5的差; (2)y的一半与4的和是负数; (3)5与a的4倍的差不是正数;(4)3与x的2倍的和是正数. 3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然成立的不等式,并说明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 (1)mn,两边都减去3; (2)mn,两边同乘以3; (3)mn,两边同乘以-3; (4)mn,两边同乘以m4 下列

7、各题的横线上填入不等号,使不等式成立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不等式基本性质 (1)若a-39,则 a _12;(2)若-a10,则a_ -10; (3)若0.5a-2,则a _-4; (4)若-a0, 则 a_0。5 已知a0,用或-4,两边都除以不为零的-a8用不等号填空:(1) 当a-b0时,a_ b; (2)当a0,b0时,ab _0; (3)当a0,b0时,ab _0; (4)当a0,b0时,ab _ 0; (5)若a _ 0,b0, 则ab0; 9设ab,用不等号连接下列各题中的两个代数式: (1)a-1,b-1; (2)a+2,b+2;(3)2a,2b;10用不等号填空: (1)若a-b

8、0,则a _ b;(2)若b0,则a+b _ a; (3)ba2,则(a-2)(b-2)_0;(2-a)(2-b)_ ;(2-a)(a-b)_ 5.3 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通过等与不等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对立统一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解集.并能准确的把解表示在数轴上.教学难点:正确地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教学关键: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的区别,等式性质2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1、先复习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师:用多媒体教学设

9、备将制好的幻灯片放出:1、题组练习:用“”和“b,则:a+1 b+1 a-3_b-3 3a 3b -a -b2、议论(用幻灯片打出):(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明下列语句对不对:从5 4一定能得到5a4b,从 1/3 1一定能得到 1/3aa. (2)甲在不等式-100 0的两边都乘以-1,竟得到100 5x的两边都除以x,竟得到2 5! 它错在哪里? 生:由学习小组(4人或6人)讨论后选一代表回答3、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完成练习:解下列方程,并用数轴表示它的解:(1)3x=18; (2)5x-3=7x+1 ;注:由四个学习小组出两名同学自选一题上黑板演算,并对挑选较难题的同学进

10、行激励评价。 4、将方程中的等号改写为不等号引入概念:(1)3x18 ; (2)5x-37x+1;提出问题: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给这两个式子起一个名字。给出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次数是1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5、引出课题:我们今天就是来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板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二、 新课教学1想一想:把x=8代入不等式3x18,不等式成立吗?能否因此就说不等式的解是x=8?生:不是,还有很多。师:哦,原来还有很多很多的解哦!那请同学们帮老师把他们在数轴上指出来(师画数轴,叫一学生上来指出)2、得出:不等式解的概念: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的全体叫做不等式

11、的解集,简称不等式的解。3老师讲述怎样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的方法(强调等号取于不取的不同之处)4、试一试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表示在数轴上;(1)3x18 ; (2)5x-37x+1 ;师:(1)解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要求解的不等式变形“xa”(或xa),“xa”(或Xa)的形式。解:(1) x 9 (2)两边同加上-7x,再在不等式两边同加上3得: 5x-7x1+3 合并同类项得:-2x4 两边同除以-2得:x-2(注意学生改写时,不要把不等号的方向弄错)师:(2)解方程的移项法则对解不等式是否仍然适用?若适用,它的根据是什么三、;练一练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表示在数轴上;(1)1-x2;(2)5x-44-3x;(3)-x1;(4)6x-1 9x-42、解不等式2.5x-4 x-1,把解表示在数轴上,并求出适合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四、小结1、让学生来总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