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应急预案处置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43494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地压应急预案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冲击地压应急预案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冲击地压应急预案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冲击地压应急预案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冲击地压应急预案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击地压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地压应急预案处置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源分析冲击地压灾害通常指井下巷道(或工作地点)顶部、两帮和底部岩石在应力(构造应力、开采引起的支承应力等)的作用下,产生突然、剧烈的变形、移动、冒落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有:煤(岩)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采深、地质构造应力、采煤方法、煤柱、巷道布置、开采顺序、放炮震动触发、顶板管理方法等。根据矿井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义桥煤矿3号煤层顶板岩层属于类,为强冲击倾向性的顶板岩层;底板岩层属于类,为无冲击倾向性的底板岩层,因此矿井部分采掘工作面受自然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影响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特别是随着矿井开采深

2、度和范围的不断延伸,冲击地压灾害日益加剧,已成为严重威胁各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1.2 冲击地压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冲击地压事故类型冲击地压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冲击地压的物理特征分为压力型、突发型和爆裂型三种;根据冲击地压的能量特征分为微冲击、弱冲击、中等冲击、强烈冲击和灾害性冲击五种;根据参与冲击地压的岩体分为煤体冲击(煤爆)和围岩冲击(岩爆)两种;根据显现强度及其对煤和岩层、支架、设备的破坏程度分为弹射、煤炮、微冲击和强冲击四种等。我国冲击地压的分类方法:一是根据冲击地压破坏后果分为三类。一般冲击地压:产生的破坏后果轻微,不需要进行修复;破坏性冲击地压:对生产造成一定的破坏,需

3、要进行修复;冲击地事故:由于冲击地压及其伴随现象(冒顶、巷道严重变形、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或由于井巷、采场造成破坏中断工作8小时以上的冲击地压。二是根据地震仪或微震监测系统观测记录确定的冲击地压显现强度,按里氏地震级分为1、2、3、4、5、6级。 冲击地压事故危险程度分析在矿井采矿作业过程中,由于受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采动应力等的影响,有可能形成较高的应力集中,当应力集中达到一定程度,煤(岩)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采掘作业扰动下(如放炮、割煤、放煤、移架等作业工序),导致煤(岩)体瞬间失稳破坏,发生冲击地压。冲击地压发生时,往往出现大量煤(岩)体抛出、巷道底板突然鼓起或巷

4、帮整体外移,伴随巨大声响和剧烈震动并形成空气冲击波,扬起大量煤尘。冲击地压从发生到结束一般只有几秒时间,现场作业人员难以及时撤离。冲击地压对现场作业人员和生产采场的主要危害有:抛出或挤出的煤(岩)体可能砸(挤)伤现场作业人员。剧烈的震动可能将设备、工具、人员弹起,造成人员伤亡。空气冲击波可能破坏局部通防设施,形成局部风流逆转,扬起大量煤尘。瓦斯异常区域还可能出现瓦斯积聚和突出。冲击地压事故对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生产破坏严重,并可能造成冒顶、巷道和采场破坏、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突出等次生、衍生的人员伤亡事故。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 及时汇报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向

5、矿调度室、区队值班人员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发生原因等)。2.2 先确认后处理的原则现场处理前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认事故现场的安全保证程度,制定应急方案,必要时先对危险区域进行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2.3 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急处理要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采取的方案措施必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为出发点,既要考虑被救人员的安全,又要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遇险人员被营救出后,先在现场进行急救再升井,防止贻误最佳抢救时间。2.4 统一指挥原则应急救援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避免盲目采取行动影响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和造成事

6、故的扩大。2.5 自救互救原则应急救援过程中,被困人员根据现场条件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工作,配合外围救援工作。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设立义桥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见下图1.1)。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成员: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各部室及工区主要负责人。3.2指挥机构及职责成立汶上义桥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称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下设9个专业组(见下图1.2),分工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指挥部成员接到矿井发生冲击地压

7、事故的通知后(通知人员名单见附表),必须迅速到矿调度室集合,根据事故性质、范围及事故处理计划的规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图1.1冲击地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其他副总师以上领导各工区主要负责人调 度 室安 检 部生产技术部通 防 部 地 测 部汶上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冲击地压事故应急指挥部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各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成 员单位机 电 部安全监控中心人力资源部卫 生 所保 卫 部物资管理部车辆管理部行政事务处财 务 部审 计 部矿 办供 应 部工 会 办兼职救护队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图1.2指挥机构职责结构图总指挥职责:(1)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第

8、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救援工作。(2)根据现场的危险等级、潜在后果等,决定本预案的启动。(3)指挥和组织协调应急行动期间各救援小组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4)批准向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和对外信息发布。(5)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继续发展,超出集团公司处置能力时,向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提出救援申请。救护队兼职救护队安检部由安全副总经理任组长,救护队长任副组长,救护队队员、兼职救护队队员、安检部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抢险救灾组汶上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冲击地压事故应急指挥 部专业副总工各职能部室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由总工程师任组长,专业副总工程师

9、、职能部室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技术专家组 由安检部牵头,企管部、人力资源部、工会等参加。主要负责控制事故有关责任人,调查核实事故性质、原因,追查事故责任等。事故调查组安检部工会办企管部人力资源部安全督察队由卫生所负责人任组长,卫生所全体职工参加,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总工程师领导班子成员卫生所物资管理部供应部、机电部、技术部,运输、运转工区物资供应组由分管经营副总经理任组长,物资管理部、供应部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由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保卫部负责

10、人任副组长,保卫部相关人员及民兵参加,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保卫部矿民兵警戒保卫组行政事务处企管部车管部 矿办公室后勤保障组由分管行政副总经理任组长,行政事务处、企管部、车管部、矿办相关人员为成员,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组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2)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应急救援 办公室由总工程师任组长,负责统一掌握事故态势和处理情况,收集救援行动的有关信息资料,向有关人员、单位、媒体等通报情况。信息发布组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审计部工会办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主席任组长,人力资源部、财务

11、部、审计部、工会办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是矿冲击地压防治的专门机构,配备有专职人员和防冲队伍。矿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各采掘区队成立了以区队长为组长的冲击地压防治小组,分别负责矿井和本单位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按规定编制冲击地压防治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对矿井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超前排查和治理。 冲击地压事故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首先采用经验类比法、岩层运动和矿山压力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分析初步确定冲击危险区域和危险程度。(2)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危险区域全程采用钻

12、屑法进行监测和确定冲击危险程度。(3)其他区域在采掘作业过程中,加强冲击地压危险性观察,发现可能会有冲击危险时,及时进行冲击危险性监测,监测到有危险时,必须按冲击危险区域进行管理。(4)现场监测有冲击危险时,监测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撤出所有受威胁人员并汇报矿调度室和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值班人员。(5)凡监测具有冲击危险的区域,必须加密监测并及时采取解危措施和进行解危效果检验。监测、解危及效果检验情况必须及时向施工单位、矿调度室和矿有关部门通报。(6)经监测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采取大直径钻孔卸压、煤层爆破卸压和顶板爆破卸压等措施进行解危治理,直至危险解除。(7)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建立冲击

13、危险区域监测、解危处理台帐并及时更新。 冲击地压事故主要预防措施(1)优化采场设计,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同一采区内的工作面应按顺序开采,尽量避免形成孤岛工作面、边角煤、采区内残留煤柱等高应力集中区。合理确定工作面切眼和停采线位置,避免形成不规则煤柱。综采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不应超过3.5m。回采工作面应背向采空区及煤柱区开采,避免产生应力集中。同一区段采空区两侧不得同时进行采掘(巷修)活动,掘进工作面不得尾随采煤工作面进行掘进。(2)抓好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加强现场管理。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内容必须包括冲击危险程度分析及发现有严重冲击危险时的应急措施。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项措施,具体说明危险区域、预防措施、监测和治理方法以及冲击地压发生时的避灾路线和应急措施。分析认为有严重冲击危险的区域应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卸压处理,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密监测。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必须挂牌警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必要时必须快速通过,不得逗留。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放炮警戒半径不小于150米,躲炮时间不少于30分钟。冲击危险区域内巷道的支护质量、巷道断面等必须达到设计和安全要求,巷道内不得码放任何无关物料、设备及配件,正在使用的设备要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