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43448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危重病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措施它能维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通气/纠正缺氧/放置二氧化碳在体内蓄积,为抢救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机 械通气的合理应用是危重病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呼吸机是危重病抢救中必不可 少的机械临床上常用的呼吸机有两大类,即常频呼吸机和高频呼吸机前者又分 三大型,即定压型,定容性,多功能型常用的通气方式有控制/辅助呼吸,呼气末 正压(PEE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等:特殊通气 方式有反比通气(IRV),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支持通气(PSV),双气道正压通 气(BIPAP)四种.不论采取何种通气方式,呼吸机

2、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的技 术,病人自身及机械装置的质量等原因,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近年来,由于计算 机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性能先进的呼吸机不 断投入临床使用;同时也由于呼吸机生理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使呼吸机应用 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因此,由于呼吸机应用所导致的并发症以得到有效的控 制.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机械通气的某些并发症永远无法避免,再加上呼 吸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充分认识这些并发症的危害性,熟悉其发生原因,提高警惕, 尽量避免其发生,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加以处理,是当今护理工作者,尤其 是从事急救医学和为中医学的护理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本章

3、介绍机械通气 常见并发症,并就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作简要叙述.I、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文献报道大约 28%的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声门的关 闭功能丧失,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内容物反流误吸是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原 因。一旦发生,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病死率。明确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一般 认为高龄、高APACHE II评分、急慢性肺部疾病、Glasgow评分9分、长时间 机械通气、误吸、过度镇静、平卧位等均为呼吸机相

4、关肺炎的高危因素。因此, 机械通气患者没有体位改变的禁忌症,应予半卧位,避免镇静时间过长和程度过 深,避免误吸,尽早脱机,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发生原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自然防护能力下降;医源性交叉 感染和分泌物引流不畅;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引起菌群失调,造成 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和细菌与真菌的二重感染。预防及处理: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气道的良好湿化,及 时排吸气管内分泌物;分泌物定期做细菌培养,有针对性应用抗生素。二、肺不张发生原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导致分泌物或痰栓的堵塞;气管插管过深,导 管进入单侧支气管;氧中毒引起吸收性肺不张。预防及处理:及时翻身、

5、拍背、气道湿化,充分吸痰,对肺不张的肺区, 加强体位引流;纠正过深导管;使用叹息通气,氧浓度50%。(4050%)二、呼吸道阻塞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工气道在内的呼吸道阻塞或梗阻。发生原因:大量分泌物突然涌出,来不及全部吸出或未被及时发现和吸引; 由于感染、湿化和吸引不够、咳嗽无力等因素,造成分泌物在人工气道的管腔内 沉积,形成痰栓或痰痂,将管腔大部分或完全堵塞。导管和套管滑脱。导管扭曲 或压扁。气囊滑脱或脱垂。皮下气肿。误吸。预防及处理:及时翻身、拍背、气道湿化,充分吸痰;及时更换导管和套 管;皮下气肿造成上呼吸道梗阻时,进行排气和减压。四、肺气压伤发生原因:吸气峰压过高或潮气量过大,P

6、EEP过大,使平均气道压升高; 吸气时间过长;吸气流速过快,气体分布不均,导致部分肺泡过度捧场,甚至破 裂;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咳嗽和咳痰;未发现的肺大泡;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引 起气道粘膜压迫和坏死,甚至气管环穿孔;气管切开的患者,气道密闭不佳和皮 肤缝合过紧;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心肺复苏时做心内注射和胸外按压。预防及处理:限制通气压力;对有诱发气胸原发病存在的患者慎用PEEP和 PSV;必要时镇咳;发生气胸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五、氧中毒发生原因:长期高浓度吸氧,一般是指氧浓度60%,时间超过48小时。预防及处理:尽量避免吸入氧浓度大于60%,即使由于病情需要,也要控制 高浓度吸氧的时间及吸氧波

7、度Tev40%六、通气不足发生原因:分泌物排出不畅或气道阻塞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受阻;管道漏气、 脱机;TV过低或I/E设置不妥;明显的呼吸机对抗,影响通气效果。预防及处理:分析患者产生通气不足的原因,并尽可能去除这些影响因素。 若引起通气不足的因素已经去除,动脉血气分析仍提示有通气不足所致的二氧化 碳潴留,可适当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主要调整I/E,是患者在不增加呼吸做功的 前提下,促进二氧化碳排出。I/E最长可达1: 253。七、低血压发生原因:患者心血管功能减退、血容量不足、机械通气压力水平过高。预防及处理:防治措施:采用确保有效通气的最低气道压;降低平均胸内 压;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适当使用血

8、管活性药物。八、腹胀发生原因:经面罩进行人工呼吸事,可能有一部分气体进入胃内;气管食管 痿;气管导管套囊充气不足,加压气体从气囊逸出至口咽部,引起吞咽反射亢进, 将气体咽入胃内。预防及处理:对因处理,可进行胃肠减压II、呼吸机使用操作规程1、用物准备(1) 呼吸机主机临床上常用的呼吸机有两大类,即常频呼吸机和高频呼吸机.前者又分三大 型,即定压型,定容性,多功能型各种呼吸机均有各自的特点. 定压型呼吸机 以压缩氧为动力工作时,它能按预定压力和呼吸频率将 气体送入肺内:当肺内压力上升到预定值时,送气停止,转为呼气,肺内气体借胸 廓和肺的弹性回缩而排出体外当压力下降到某预定值时,可产生正压重新送气

9、. 其工作时的潮气量受气流速度,气道阻力,及肺,胸廓顺应性的影响. 定容性呼吸机 依靠电力带动工作,提供一定的潮气量工作时,将预定 容积的气体在吸气期输给病人,然后转为呼气相,经过一定间歇,再转为吸气相. 该型呼吸机上装有安全阀,当送气压力超过某一限度时,剩余潮气量即从安全阀 自动逸出在安全阀限度内,潮气量不受肺,胸廓顺应性和气道压力的影响其呼 吸频率,呼气时间,呼吸时间比,氧浓度等可分别调节. 多功能型呼吸机这种类型的呼吸机结构复杂,一般兼容上述两种呼吸机的功能. 高频呼吸机其呼吸频率超过正常呼吸频率的4倍以上其主要工作原 理是通过送出脉冲式喷射气流以增强肺内气体弥散,且不受局部肺内组织顺应

10、性 及其阻力的影响,在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方面优于常频呼吸机.(2) 其他用物:高压氧气管,空气管各1根,电源线13根;包括氧气和空气; 减压表和扳手;管道系统及附件,包括主管道(56根),信号管道(压力检测管及 雾化管道),加温器,湿化器,虑水杯,支撑架,管道固定夹,体温计;过滤纸,无菌蒸 馏水1000ml,模拟肺,多功能电插板,可屈伸接头及无菌纱布,仪器使用登记本及 笔.2. 操作步骤(主要介绍常频呼吸机)(1) 根据需要选用性能良好,功能较全的机型.(2) 湿化器的水罐中放入滤纸及适量无菌蒸馏水.(3) 连接呼吸回路,测压管,雾化器及模拟肺,检查是否漏气.(4) 带呼吸机及用物至床旁,可对

11、病人床号,姓名,对清醒病人进行解释.(5) 降高压氧气表与减压表进气口连接,连接好空气管道.(6) 连通电源,依次打开空气压缩机,呼吸机及湿化器,加温器的开关,加温器 需通电加温5min后方可给病人使用,湿化水稳定以3235 C为宜,24h湿化耗 水量要在250ml以上.(7) 呼吸模拟选择键(MODE),根据需要设定通气方式. 自主呼吸(SPONT):病人自主呼吸好,可辅助病人呼吸,增加病人吸入,降低 呼吸及做功.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是一种容量控制通气与自主族呼吸相结合的特 殊通气模式,两种通气共同构成每分通气量这种通气方式一般用于撤机前的过 度准备. 机械辅助呼气(AMV):在

12、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及补充自主呼吸不足的通 气量部分. 机械控制呼吸(CMV):指呼吸机完全取代自主呼吸,提供全部通气量,是病 人无自主呼吸时最基本,最常用的支持通气方式. 持续气道正压(CPAP):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无论吸气还是呼气均使气道 内保持一定正压水平的一种特殊通气模式,有助于防止非萎缩,改善肺顺应性,增 加功能残气量可用于病人撤机前. PEEP:在呼气末维持呼吸道一定正压的呼吸方式,目的是在呼气终末时保 持一定的肺内压,防止肺泡塌陷通常所加PEEP值为515cmH2O(38H2O, 般不 超过10cmH20),使用时从低PEEP值开始,逐渐增至最佳PEEP值最佳PEEP值 是指

13、即改善通气,提高PaO2,又对循环无影响的PEEP值.(8) 设定潮气量:一般按515ml/kg计算,可直接设置或通过流速(flow)X吸 气时间(t ime)设置.(9) 设定吸入氧浓度(Fi02):现代呼吸机配有空-氧混合器,它是一种可以使 氧浓度在21%100%之间进行选择的设置通常设置在30%50%,脱机前为35%(30%)40%,平时可根据血气分析和缺氧情况调节,在麻醉复苏过程和吸痰前后 可加大氧浓度.但氧浓度大于70% (60%),使用一般不超过24h.如长时间高浓度 给氧,可引起氧中毒,肺损伤及婴幼儿晶状体纤维形成.(10) 设定呼吸频率(RESP RATE): 一般为1025次

14、/分钟(新生儿3040次/ 分)呼吸时间比通常为1:(13)之间.(11) 根据需要设置其它参数:旁路气流(BIAS FLOW):呼气期仍流入新鲜气流, 以减少病人呼吸作功触发灵敏度(SENSITIVITY):是指在呼吸机辅助同期模式时, 靠病人自主呼吸的初始动作,使吸气管中产生负压,被呼吸机中特定的传感器感 知,而同步协调起动呼吸机性机械通气,这种感知阈即称为触发灵敏度.(12) 设置报警上下限范围:包括工作压力,每分通气量,气道阻力等.(13) 再次检查通道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漏气,测试各种旋转钮功能,试机后与 病人连接.(14) 上呼吸机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及血气分析结果并作记录.

15、(15) 自主呼吸恢复,缺氧情况改善后试停机.脱机步骤:1) 向病人解释,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2) 使用 SIMV,CPAP.3) 面罩或鼻导管给氧,间歇停机.4) 逐渐停机,如停机失败可再开机,待病人病情缓解后应积极停机.(16 )关机顺序为:关呼吸机一关压缩机一关氧气一切断电源.(17) 用后注意呼吸机的清洁卫生:呼吸管道先用清水清洗,再用500PPM含氯 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最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管道应定期采样做细菌培 养.(18) 登记呼吸机使用时间与性能,清理用物回归原处.3. 注意事项(1)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机,要求操作人员熟悉呼吸机的性能及操 作方法.(2) 严密监测呼吸,循环指标,注意呼吸改善的指征.(3) 加强呼吸管理 重视报警信号,及时检查处理. 保持气道通常,及时清理分泌物,定期湿化,雾化.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4) 加强呼吸机的管理 机器电源插座牢靠,不松动,保持电压在220V(10%). 机器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病人接触或调节旋钮. 及时倾倒虑水杯内的水. 空气过滤网定期清洗. 呼吸管道妥善消毒,注意防止管道老化,折断,破裂注意固定,避免过分 牵拉. 机壳表面用软布隔天擦拭一次,保持清洁. 机器定期通电、检修、整机功能每年测试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