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43439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时作业一、单选题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圆柱体底部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没入水中沉到容器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 一个盛有足够多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20g,再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B,从溢水杯中再次溢出的水的质量为80g,此时A、B小球受到的总浮力为F浮,水对溢水杯底部产生的压力比两小球投入溢水杯前增加了F,已知小球A、B的密度相同且均小于水的密度,则( )A.F浮 =1.2N,F=0.2N B.F浮 =1.2N

2、,F=1.2N C.F浮 =1.0N,F=1.0ND.F浮 =1.0N,F=0N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 kg/m3如图所示,把锥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当锥尖朝上和朝下时,锥形物体受到的浮力( )A.锥尖朝上时大B.锥尖朝下时大C.一样大D.都等于零如图,A为木块,B铝块,C为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铝块

3、受到的浮力最大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盛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 N,将一鹅卵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 N,将这一鹅卵石没入溢水杯后测力计的示数为0.9 N,若将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图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0 gB.丙图中,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0.5 NC.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应为7.4 ND.鹅卵石的密度为1.56 g/cm3小明把同一个实心物块依次放入装有不同

4、液体的三个相同的容器内,待物块静止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则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B.三个容器中,甲容器内的液体密度最小C.三个容器中,物块在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最小D.三个容器中,液体体积一定相同 (多选)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 )A.F浮=F3-F1 B.F浮=F4-F1 C.F浮=F2-F3 D.F浮=F2-F4二、填空题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

5、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A:VB=_,物体B的密度是_kg/m3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密度为0.8103kg/m3)深度为20cm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酒精,杯底受到酒精的压强为_Pa;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_8g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取g=10N/kg.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把它们放在水里时,露出水面的的体积分别是总体积的1/3和1/5,则这两个球的密度之甲:乙是_;当它们浸在煤油中时,它们浸在煤油中的体积之比V甲:V乙是_。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2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

6、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浸没在水中,此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 。 三、实验题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 ,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2)指出本实验

7、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a) ;(b)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四、计算题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由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始终未与容器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物块的密度;(3)从物块刚好浸没水中到h=10cm过程中,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变化了多少Pa? 参考答案答案为:D;解析: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圆柱体底部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没入水中沉到容器底部的

8、过程中,在未完全浸入前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随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完全浸入后,圆柱体排开的水不再增加,此后圆柱体所受浮力保持不变,能反映这种变化关系的是D图,故选D。答案为:A;答案为:D;解析:由题图知,物体的重力G=2 N,则物体的质量m=0.2 kg;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浮力F浮=G-G=2 N-1 N=1 N,所以物体的体积V=V排=110-4 m3,物体的密度=2103 kg/m3,故D正确。答案为:C;解析:本题容易错误地认为锥尖朝上时受到的浮力大,是受锥尖朝上时,下表面的面积大这一因素的干扰。锥形物体浸没在水中,要求出锥形物体受到的浮力,需依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来分析,物体所

9、受浮力的大小由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决定。锥形物体浸没在水中,不论锥尖朝上还是朝下,水的密度、锥形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都不变,所以锥形物体在这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浮力一样大。答案为:D;答案为:B;答案为:B;答案为:BC;解析:由题图可知,F1测空桶的重力,F2测物体的重力,F3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4测出排出的水和空桶的总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F浮=F2-F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所以,F浮=F4-F1。由此分析可知选项B、C正确。答案为:1:6 0.5103 答案为:1.6103,大于答案为:5:6 5:6 答案为:52 58答案为:

10、(1)GF;G1G2;(2)(a)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3)能。解析:(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F;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G1G2;(2)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a)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按照上面的方法,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15N,此时的物块没有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G=F最大=8N;物块全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4N,受

11、到的浮力:=8N-4N=4N;(2)由得物块的体积:,物块的质量:,;(3)由图乙可知,h1=4cm时物块刚好浸没水中,从物块刚好浸没水中到h2=10cm过程中,物块的下表面变化的深度h=h2-h1=10cm-4cm=6cm=0.06m,水对物块的下表面的压强变化:=1103kg/m310N/kg0.06m=600Pa。解:(1)由图乙知道,容器M的质量是:m=100g=0.1kg,故容器的重力是:G=mg=0.1kg10N/kg=1N;(2)由图乙知道,当液体深度h=3cm时,电子秤示数为400g,即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400g,此时液体质量是:m液=m总-m液=400g-100g=300g

12、,液体体积是:V液 =Sh=100cm2 3cm=300cm3;所以,液体密度是: =1g/cm3 =1103 kg/m3;(3)当A下降到容器底时,液面高度是: =5cm;相比A浸入前,液面上升的高度是:h=h-h=5cm-3cm=2cm;此时:V排=SA h=40cm2 5cm=200cm3 =210-4 m3 ;A受到的浮力是:F浮 =液 gV排 =1103 kg/m3 10N/kg210-4 m3 =2N,GA =mA g=0.216kg10N/kg=2.16N,因为,F浮GA,所以A最终会沉入容器底部。故液体对容器底相比A浸入液体前增加的压强:p=液 gh=1103 kg/m310N/kg0.02m=200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