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4339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记告诉你:好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文|郑建锋学记的简单介绍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是阐述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根本原则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为中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学记虽然篇幅很短,然而立意高远、观点深刻、内容丰富,可谓字字矶珠。很多 我们所熟知的教育名言都来自于 学记,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尽管如此,然而实际上学记中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引起普遍而 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切实地融入到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 教育实践中的核心角色 是教师,学记中一半以上的篇幅也都是在论述如何“为人师”。那么,究竟 怎样才能算得上一个好

2、老师呢?笔者根据 学记的内容,将其归纳为如下四个 主要的方面。一、熟谙教育兴废之原理一个好的老师,必须熟悉教育之所以兴(成功)或废(失败)的原因,这是 施行好的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那么影响教育兴废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先来看教育成功的原因。学记中认为有四点:第一,预先防患。即所谓“禁于未发之谓豫”。“豫”就是“预先防患”的 意思。这说的是,教师必须在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和品性之前就采取一些有效的 措施来防止他们养成这些不良习惯和品性。第二,适时而教。即所谓“当其可之谓时”。“时”就是“及时、适时”的 意思。这一点说的是教育必须

3、抓住最合适的时间及时地施行。第三,循序渐进。即所谓“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陵节”是“超越等级” 的意思;“孙”通“逊”,是“循序渐进”的意思。这一点是说教育必须依循知 识的深浅层级与学生理解力的发展程度, 逐渐向前推进,而不能过早教授那些学 生还没有能力接受的内容。第四,群学共进。即所谓“相观而善之谓摩”。这一点指的是学生学习应该 要有学习的伙伴,且伙伴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与学生之间相 互“观摩”,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同样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果与上面的做法相反,就会成为教育废败的原 因,即所谓“发然后禁,则杆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 孙,则坏乱

4、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除了这四点之外,致使教育 废败的原因还有两个方面,即所谓的“燕朋逆其师”与“燕辟废其学”。所谓“燕 朋逆其师”,意思就是学生结成朋党,专门与老师对着干。而“燕辟废其学”, 意思是学生总是一起有一些不端的行为,荒废学业。这两点说的是如果教师没有 给予合理的引导,或者由于其他一些原因,学生之间不但不能组成一个良性的“共 学”团体,反而是组成一个集体“废学”的团体。二、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学记中提到的主要有三点:第一,要善于利用儿童的模仿天性。学记中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良工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这三点说的是早期阶段的学 习

5、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同样的道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做 一个好的榜样,做出好的示范,让学生来效仿。第二,要善于诱导启发。学记是断然反对填鸭灌输的教学方式的,主 张“诱导启发”式的教学。而施行“诱导启发”式的教学,要遵循三个核心原则, 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即是“导”,“道而弗牵”意思 就是“要引导而不强拉”;“强”可以理解为“鼓励”,“强而弗抑”的意思就 是“要鼓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但不能挫伤学生的信心,不能抑制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开”即是“启发”,“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启发学生思考, 但不能把什么都说尽了,要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的空间。”第三,要善

6、于“问” “答”。这一点其实和上面一点很相关。合理的提问 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的好方法,著名的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就是通过一系 列的提问,引导对话者不断深入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见解或者否定不正确的见 解。学记中也指出了正确提问的重要性,里面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 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意思就是善于提问的 老师,通过一系列先易后难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很自然很顺畅地获得理解。 这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非常一致。除了提问方面,学记中还指出合理“答问”的重要意义。”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 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者反此。”

7、 “待问”就是“答问”,这 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如果学生只是随便问一下,那么就简单 地回答(因为学生此时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冲动, 即使详尽回答也不会有很好 的效果,孔夫子的“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生很严肃很 认真地问,那么就给予详尽而透彻的回答。三、善于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不同的学生在个性、才能、思维方式方面各有不同,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其 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与此相关的,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而教师 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长其善”、“救其失”。“因材施教”方面,学记中对教师的要求是“博喻”。“喻”就是“明 白”、“理解”的意思。“博喻”,意思就是通过多

8、种方式来使得学生理解。也 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习惯用这种方式来理解, 而有的学生又习惯 用那种方式来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方式,能够针对不同 的学生采取相应的适合该学生方式。“长善救失”方面,学记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四种过失:“人 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多”是指“贪多求全”, “寡”是指“孤陋寡闻”,“易”是指“轻忽随便”,“止”是指“固步自封”。这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容易犯的四种失误,但是不同的学生犯的错误不同,因此, 教师必须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犯那种失误,然后采取合理的方式来加以纠正。关于“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学记所论

9、述的内容比较有限。但是 我们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必须超出学记论述的内容范围,应该将其作为两 个重要的原则,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和运用。四、能够使学生继志不反继志”和“不反”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反”指的是学生离开老师之后, 依然能够自己进行学习,不因为上完课了就不再进行学习了。学记里指出, 不善教的老师,会致学生厌学,其结果就是“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相反, 一个好的教师则能够使学生“虽离师辅而不反”学记中还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一个好的 老师,能够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能够让学生领略到知识的价值与思想的精 妙,从而能够让学生将“为学”作为终生的志业来追求。因此,能否使学生继承 其为学的志趣,也是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善教”、是否是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标准。小结:综观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情。康德就曾经指出,完善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毕竟可以通过努力 不断趋向完善。教育是培养更加完善的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的根本手段,而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因此,教师不断追求其自身的完善,其意义就更显 重大。愿天下教师共勉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