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43224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二年级资源库建设部分设计模板单元教材分析模板小学语文人教版 二 年级 下 册第 二 单元教材分析编写者: 苑子一、单元基本结构1.单元教学主题:奉献与关爱2.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是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泉水是一篇很美的课文,无论文字还是内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它娓娓地向我们述说: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我不是最弱小的教育我们要有不甘为弱者、保护弱小者的意识。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文章让我们感受到卡罗尔的善良美好的童心。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安排了寻找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以及说说打算如何帮助别人的活动;读读背背里积累的是人与

2、人之间要互帮互助的道理的名言。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地品味这些充满爱的诗文,再联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献出爱心。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58个生字,会写33个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和片段(泉水),体会奉献的幸福感。3、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片段,体会奉献的幸福感。授课:XXX3、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四

3、、单元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单元教材是第一单元教材主题的升华,主题由“发现春天,热爱大自然”到“乐于奉献,学会关爱他人”进而升华“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材内容丰富而蕴含教育、文化价值,具有时代特点。教材体系开放而富有活力,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教学建议1、朗读感悟时,可把重点放在“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和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前两篇文字十分优美,要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着重品味和积累课文中的词句。后两篇课文较长故事内容比较曲折,但也不能因此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着力点,用繁琐的情节分析去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2、引导学生自发收集反映爱

4、心的诗文,积极参加故事会、朗诵会。3、引导学生把感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他人,愿意帮助他人。六、课时安排5.泉水2课时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课时7.我不是最弱小的 2课时8卡罗尔和它的小猫1课时语文园地二2课时授课:XXX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人教版 二 年级 下 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文章一、二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似,适合进行朗读指导。助人为乐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行动中孩子们却缺乏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另外,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了解

5、不多,教师要布置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树立英雄形象,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蕴,做到内化心灵,外化行动,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3、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教法与学法:采用“导、读”的教法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法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授课:XXX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 出

6、示雷锋照片及毛泽东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题词,介绍雷锋事迹。【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产生了解、学习雷锋叔叔的愿望。2. 揭题,质疑。【设计意图】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 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并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学习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设计意图】从小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2. 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识记生字,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识记汉字方法,识记生字。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组内合作识记,养成交流习惯,培养合作意识。3、观察生字,学写生

7、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字的异同点,体现了一种主人公的意识,同时学生也一定会特别有成就感,让学生学会了下笔前先观察,起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之效。三、自读感悟,初步体会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文,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 (2)反复多读几遍这些句子,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3)把自己知道的读给或者说给同桌听一听。2、学生自学感悟,小组交流。【设计意图】采用导、读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来学文。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朗读的自由和发表见解的权利,每一个学生又都多了一份评判别

8、人的责任。授课:XXX第二课时一、导入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2、过渡: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雷锋叔叔呢?【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导学习新知。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1、学生边读边想边体会。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词句想像当时的情景:从“蒙蒙的细雨”和“路上的荆棘” 、“抱”“冒”“背”“踏”“泥泞路上的脚窝”等词语可以看出什么? 体会“足迹”和“露珠”的深刻含义。【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的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对雷锋叔叔的无限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

9、由选择伙伴合作读。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设计意图】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和雷锋精神的伟大。3、读最后一节,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1)预设: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是诗的最后却说“终于找到了”,这是为什么呢?(2)说说最后一句话: “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理解。【设计意图】这句话是全诗的难点,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问题,会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随情扩展,体验内化

10、授课:XXX1、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用这样的句式练习:雷锋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_就是小雷锋,他(她)常常 ,我想对他说:“_”。【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身边的雷锋精神,用所给句式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什么?【设计意图】在想一想,说一说中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的思想境界。四、总结,情感升华。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呼唤热心助人的精神,就让我们再次沿着“长

11、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今天的雷锋,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播放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歌声中结束本课)【设计意图】借用内容贴切的歌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结尾,使学生情感在快乐中升华,音乐能激励他们以雷锋为榜样,奉献爱心,达到将课堂的激情与高潮延续的目的。教学效果检测与反馈、小结:先通过对雷锋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的介绍,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激起他们学习的强烈欲望。接着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雷锋形象跃然纸上,再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通过夸一夸身边的小雷锋,用句式说话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

12、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授课:XXX,使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教学效果良好。板书设计: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小溪 抱着孩子 小路 背着大娘 奉献爱心教学感悟或反思: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对于我这个出生于70年代的人来说还是很熟悉的,记得小学时歌咏比赛上唱的最多的就是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和学习雷锋好榜样,但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这已经是个陌生的名字了,他们对雷锋的了解并不多,这样怎么能感悟课文内容呢?于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孩子们查找雷锋的

13、资料。学习这一课时,孩子们对雷锋那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踏着荆棘,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泥泞路上的事迹,就不需要多讲,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学生能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深情的呼唤,再不需要调动情感。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也算是水到渠成,他们通过授课:XXX听范读,同桌,对读、领读、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一次次陷入诗歌情节之中。 正因为有了对雷

14、锋的了解,孩子们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也就有了自己的感悟。孩子们还会找身边的雷锋呢。通过运用所给句式说话,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成更美好的思想境界。导学案设计模版 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3、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学习重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三遍,读的时候,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2、容易读错的字有: (我要多读几遍);我要把难写的字写一写。 (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读下面词语三遍: 冒雨 雷锋 需要 年迈 迷路 足迹 叔叔水滴 洒落 泥泞 脚窝 荆棘 花瓣 寻觅 曾今 晶莹 3、记住生字。说一说自己记住生字的办法。4、我要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授课:XXX5、诗歌都写了雷锋做的那些好事,找出来读一读。3、为什么说“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会出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