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43155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4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1组织体系1.1学校层面安全责任体系1.1.1有校级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机构,由校领导作为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设办公室有带文号的机构设立文件,明确包含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内容1.1.2有处级职能部门主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下设实验室安全管理科室(3万学生规模以上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的学校),或有专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规模较小的高校或文科类学校可以不设独立科室1.1.3有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含退休返聘人员)或学生组成的实验室安全督查/协查队伍有设立或聘用文件,查工作记录1.1.4学校与院系签

2、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有校领导签名,院系单位有主管领导签名及盖公章,至少在任期内1.1.5各级主管实验室安全的负责人到岗一年内参与了实验室安全培训,有培训证书检查存档资料1.2院系层面安全责任体系1.2.1成立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作为负责人,研究所、中心、教研室、实验室等负责人参加。分管实验室的领导主管实验室安全查院系文件1.2.2理(除数学)、工、农、医等类院系有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文、管、艺术类、数学等院系有兼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查院系任命文件、工作记录1.2.3建立院系安全责任体系,所有实验房间都需明确安全责任人查资料或网络管理系统,关注有多校区分布的情况1.2.4研究

3、所、中心、教研室、实验室等机构有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查院系发布的文件1.2.5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要层层签订到房间安全责任人,及每一位使用实验室的教师查存档的责任书1.3经费保障1.3.1学校每年有实验室安全常规经费预算有财务证据1.3.2学校有专项经费投入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经费能够落实有证据1.3.3院系、课题组等有自筹经费投入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有证据1.4其它1.4.1建有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有效运行查看系统中实验室房间、人员、安全风险点与防控、安全检查等信息1.4.2管理部门建立了完整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档案,包括责任体系、队伍建设、安全制度、奖惩、教育培训、安全检

4、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专业安全、其它相关的常规或阶段性工作归档资料等档案分类规范合理,便于查找2规章制度2.1校级层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2.1.1有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1.制度文件有学校正式发文号;2.文件是否长期未修订更新、陈旧过时;3.文件是否过于简单粗糙、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或实际管理效用;2.1.2有实验室安全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2.1.3有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2.1.4有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实验室准入制度2.1.5有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制度2.1.6有化学、生物、辐射、电气、机械、排污、仪器设备等安全管理规定2.1.7有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化学、生物、辐射、电气、机械等分类

5、)2.2院系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度2.2.1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查院系制度是否公开明示2.2.2有安全检查与值班值日制度查安全检查记录本、每个实验室房间的值日表2.2.3涉及安全隐患的设备(如大型仪器、高温、高速、高压、强磁、低温等设备)有安全操作规程,并明示包括操作步骤与安全注意事项;张贴位置正确;门口有明显标识2.2.4危险性实验、工艺有实验指导书或操作规程(含安全注意事项),并明示门口信息牌有标识;查看资料、实验记录、询问学生2.2.5建立了危险性实验风险评估与准入机制查看开题报告、新开设教学实验审批资料2.2.6有体现学科特色的应急预案针对本实验室的危险隐患,有应急预案或风险防

6、控方案3安全教育3.1安全教育活动3.1.1开设合适的实验室安全必修课或选修课化学、生物等安全重点防范学科应开设必修课3.1.2每年开展全校教工和学生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有记录查看历年存档记录,包含培训时间、内容、人数、通知、会场照片等3.1.3院系有专业安全培训活动,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查看记录,重点关注外来人员特别是尚未报到的研究生新生3.1.4开展结合学科特点的应急演练,有记录查看档案,包含演练内容、人数、效果评价等3.2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3.2.1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系统,具有学习与考试功能查看考试系统3.2.2题库内容包含通识类和各专业学科分类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应

7、急措施等查看系统3.2.3每年组织新教工、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学习与考试,通过者发放合格证查看3.3安全文化3.3.1有适合学校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计划查看资料3.3.2编印实验室安全手册并发放到每一位师生,承诺书归档查看每年发放记录、师生签字的承诺书3.3.3学校、院系网页设立专门的板块开展安全宣传、经验交流等查看相关网页3.3.4加强宣传,有安全文化专门举措或活动,如微信公众号、安全工作简报、安全文化月、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验室安全达标、实验室安全评估、安全知识竞赛、微电影拍摄等有安全教育宣传窗、宣传画、标语、温馨提示等;查看存档资料3.3.5通过各种信息/媒体平台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传输和温馨

8、提醒查看信息/媒体平台4安全检查4.1危险源辨识4.1.1学校、学院层面建立了实验室安全危险源清单,内容包括涉及单位、房间、类别、数量、责任人等信息查看清单和明细4.1.2对于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有明确的警示标识查看现场4.1.3涉及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同位素、强磁等高危场所,具备符合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查看现场4.1.4实验室有针对本室重要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控方案,并报院系备案查看资料4.2安全检查4.2.1学校层面的定期/不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并记录存档查看记录4.2.2针对高危实验物品(如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源等),每年有专项检查4.2.3院系组织专

9、门人员开展定期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并记录存档4.2.4实验室房间有值日台账,每天最后离开的人检查水电气门窗等,并签字查看记录4.3隐患整改4.3.1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合适的方式通知被查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及院系(如网上公示、整改通知书等),并规范存档查看存档资料、整改通知书需有被查院系单位签收4.3.2院系落实问题隐患的整改,整改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学校管理部门,并归档查看存档资料、整改前后有证明材料4.3.3如有重大隐患,实验室应立即停止实验活动,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或整改完成后方能恢复实验查看实验记录4.4安全报告4.4.1学校有公示的安全检查通报(定期/不定期)查看相关资料4.4.3院系

10、有安全检查记录,存档记录规范查看相应存档内容4.5检查人员规范4.5.1安全检查人员要佩戴标识、配备照相器具检查标识及相关器具,或图片等原始文件4.5.2进入化学、生物、辐射等实验室要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具检查相关装具,或图片等原始文件4.5.3检查辐射场所要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检查相关剂量计,或图片等原始文件4.5.4条件许可的,应配备必要的测量、计量用具(电笔、万用表、声级计、风速仪等)检查相关用具,或图片等原始文件5实验场所5.1场所环境5.1.1超过200平方米的实验楼层应具有至少两处紧急出口,75平方米以上实验室要有两扇门查看室内外5.1.2每个房间门口挂有安全信息牌,信息包括安全责任人、

11、涉及危险类别、防护措施和有效的应急联系电话等,并及时更新有信息牌,信息完整,应急电话有效5.1.3实验室应张贴针对安全风险点的警示标识查看标识,应当清晰有效5.1.4实验室消防通道通畅,公共场所、通道不堆放仪器、物品消防通道通畅5.1.5实验楼大走廊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单边放置冰箱等设备(需加锁),但必须保证留有大于2.0米净宽的消防通道,需向学校报批;不得放置加热、机械运动设备查看现场、报批记录5.1.6实验室门上有观察窗,外开门不阻挡逃生路径危险性实验室有观察窗,并且没有遮挡5.1.7所有房间均须有应急备用钥匙,集中存放、专人管理,应急时方便取用查看备用钥匙存放点5.1.8实验室人均面积符合规

12、定要求,其中理工农医类不小于2.5平方米/人,社科类不小于1.5平方米/人观察实验台与总面积5.1.9实验室内不得随意搭建阁楼,操作区层高不低于2米查看现场5.1.10实验操作台应选用合格的防火、防腐材料实验台材料合格5.1.11仪器设备安装符合建筑物承重载荷,必要时进行改造和加固关注大型质重的设备5.1.12容易产生振动的设备,需考虑振动源的屏蔽有必要的振动屏蔽措施5.1.13易对外产生磁场或易受磁场干扰的设备,需做好磁屏蔽有必要的磁屏蔽措施5.1.14照明良好,桌面光照度一般不小于150 LX照明良好5.1.15噪声一般低于55分贝(机械设备可低于70分贝)噪声达标5.1.16有可燃气体的实验室不能设吊顶查看现场或实验室图片5.1.17实验室内已废弃不用的配电箱、插座、水管水龙头、网线、气体管路等,应及时拆除或封闭查看现场5.2管线基础安全5.2.1实验室水、电、气管线布局合理,选用合格产品,安装施工规范管线布局合理5.2.2采用管道供气的实验室,输气管道及阀门无破损现象,并有明确标识供气管道有标识,无破损5.2.3高温、明火设备放置位置与可燃气体管道有安全间隔距离可燃气管道远离高温、明火5.3卫生与日常管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