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42777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院校合作标准运作方案本文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NTC-院校测评省级合作机构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第二部分为:NTC-合作院校的运作方案及实施步骤第三部分为:一个完整的院校合作的流程第四部分为:NTC院校合作应用文件列表注:各合作机构在参考本方案进行项目动作时,应着重注意理解以下几个方面:一、NTC院校合作:分为:1、直接参与NTC测评的院校;2、各级代理合作机构,直接面向院校开展NTC测评工作。下面的运作方案对合作机构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针对测评基地的运作方案,适用于省级合作机构对管理范围内的院校的合作运营。二、关于认证对象:随着计算机在各领

2、域的普及应用,使得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各单位在聘用人员时,除要求应聘对象具备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把应聘者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也作为很主要的条件之一。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共同课、工具课和必修课。鉴于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性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认证的必要性NTC认证考试对象为: (一) 各类学校(中职中专、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等)计算机专业学生; (二) 各类学校(中职中专、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三) 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和举办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各学校或机构在认证对象范围上,应注重非计算机专业对于通用

3、计算机技能的认证。以下所述的认证对象都是在以上认证范围上的。三、关于双证毕业(分为二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省教育厅或地市教育局)以行政发文方式,要求省内各类院校,依据国家相关文件(见附件)精神,学生毕业时须持双证毕业(即学历证书及信息产业部NTC证书);另一种方式为:各院校依据国家或省内相关文件(见附件)精神,要求本校学生毕业时持学历证书与NTC认证证书。 双证毕业是要求,其它的为手段与方法。四、相关定义“NTC”:代表“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项目” “NTC-MC”:代表“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管理中心” 第一部分 NTC-院校测评省级合作机构(一)以行政或半行政

4、手段,要求省内各类院校,依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或省内相关文件精神,统一组织学校学生参加NTC认证。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要求学生毕业前应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取得相关部委的“培训”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省级合作机构针对院校: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省教育厅或地市教育局)可依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省内的各类院校(中职中专、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的学生参加NTC认证的要求。以行政发文的方式或其它方式统一组织。具体操作方

5、式可与全国管理中心共同商定。2省级合作机构或代理机构所属的院校针对学生:校内实行双证毕业要求,利用行政和市场的结合方式可采取“双证毕业”、“课程置换”、“课程互认”、“学分捆绑” 等方式全面在院校内开展(具体的运作方式可参见后述的“院校测评基地”关于“双证毕业”等具体运作模式与方式)(二)组织院校推介会各省级合作机构,可以组织院校(中职中专、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的院校长会议,将各院校的(学校、学院、系)负责人及招生招考工作负责人统一组织起来开会,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落实组织方式及政策,结合双证毕业、学生就业、提升职业能力及认证重要性等;在各院校实施双证毕业、课程互认、课程置换、直接测评等方式开展

6、工作。原则上定于会后的一周内各院校开始学生的组织工作。第二部分 NTC-院校合作(一)开展NTC测评组织工作的方式各院校立即面向各专业的学生开展IT职业技能水平测试活动的推广及组织工作。相关的组织方式包括(根据以往其他院校的组织经验建议): 1利用行政和半行政的结合方式(可采取“双证毕业”、“课程置换”、 “课程互认”“学分捆绑”等方式)全面在院校内开展; (1)双证毕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文件精神,要求学生毕业前应在取

7、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取得相关部委的“培训”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部分省各高校的毕业生已实行“双证制”毕业制度。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提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同时提出“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随着就业准入制度的实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必须取得权威性认证,才能成为将来就业的“通行证”,否则,即便是通过学校和培训机构学得了一技之长,也会在求职过

8、程中受到影响和阻碍。因此各学校都制定了双证毕业的要求。具体实施如下: a) 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信息产业部NTC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b) 普通院校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进行课程认证时,主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通过相关IT专业职业鉴定,除颁发学历证书以外,可取得信息产业部NTC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各学校制定双证毕业要求文件时,可依据以上国家文件精神(相关文件可与NTC管理中心联系索取),同时参考各省制定的相关文件(各省均有对双证毕业的指导性文件,可到省教育厅查询或到省教育厅网站下载),制定本校的双证毕业要求。 c

9、) 最终方案报NTC-MC或省级主管机构备案。 d) 教学方案的执行教材:NTC-MC向院校提供详细的教材明细(见光盘运营资料“教材订购单”),院校选定教材后,按本文第三部分规范流程中教材订购流程订购教材。 e) 考试申请院校统计取证学生信息及人数,填写考生信息表。将相关考试费用、一张小2寸彩色照片、考生信息表于开学后一个月内,汇至NTC-MC。f) 考试执行与证书发放优秀案例 职业院校将“双证毕业”引入学校教学计划职业院校学生执双证毕业,是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也是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具体要求。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省教育厅也制定的本省的相关政策,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时,

10、持有毕业证书及相应的技能证书(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关部委的技能证书,如信息产业部NTC证书。)青岛鉴定中心、阳泉市工业学校、衡水学院、黑龙江鸡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工学校、河套大学、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学院等十几所院校,面向计算机类、管理类学生全面开展“网络与信息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及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校园网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种NTC专业认证培训课程,组织参加职业技能测评考试。这些学校分别通过“双证毕业(该校要求计算机类及管理类等学生必须持双证毕业,即学校的学历证书及IT职业资格证书或信息产业部NTC证书)的方式进行了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学期还将进一步扩大考

11、量。其中,成绩最为突出的为青岛鉴定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明确规定,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时必须持有双证,除毕业证书外,要持有与专业相适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TC管理中心对于通过严格培训与考核通过的学生,可以颁发相关IT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因此,青岛鉴定中心组织其合作的青岛5所职业院校,学校IT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取得NTC管理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每学期组织考试认证学员均1000人以上。另外,对于没有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员持NTC管理中心的专项技术证书双证毕业。各专业每学期考试认证学员也均1000人以上。优秀案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测试活动开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面向计算机类、师

12、范类学生全面开展了“网络与信息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库管理”等IT专业的培训认证及技能测试,该校分别通过“双证毕业(该校要求计算机类及师范类学生必须持双证毕业,即学校的学历证书及信息产业部NTC证书)”、“学分捆绑”的方式进行了组织,比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的考证量就达到几千人。优秀案例 广州业余大学实行“双证毕业”广州业余大学面向计算机类、管理类学生全面开展“网络与信息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等IT专业的培训认证及技能测评,该校分别通过“双证毕业(该校要求计算机类及管理类等学生必须持双证毕业,即学校的学历证书及信息产业部NTC证书)的方式进行了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学期还将进

13、一步扩大考量。优秀案例 高职院校学生持管理中心认证证书方可专升本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求持双证方可毕业,渤海大学高职学院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相关政策,要求本校在校学生,如相关专业专升本,必须执有我管理中心颁发的NTC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此项政策下,学校每学期有千余人参加NTC培训与认证,在取得相关升本资格的同时,也学习了目前先进的IT技术,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课程互认:各院校结合本校专业开展的情况,将学校优势专业或通用技术专业(如信息化办公、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开展的课程(包括大纲、选用教材、考试题目),上报NTC管理中心,经NTC管理中心

14、评审合格备案,学校参加此专业课学习的学生参加学校的结业考试通过,可直接获得NTC管理中心颁发的信息产业部NTC证书。目前各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职业化教育模式。根据国家职业化认证的标准,信息产业部推出了IT相关的职业化认证标准及NTC相关课程体系,院校需根据自身情况,将自有相关课程上报NTC管理中心,评审合格后直接给该院校学生颁发NTC认证证书或国家IT职业资格证书。合作契机与目的: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强就业优势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政府认证,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课程互认可以帮助学校提高经济收益合作流程a)提出申请:由双方协商后,提出课程互认的需求申请,提交给

15、NTC管理中心;b)课程评审:NTC管理中心专家组将对方课程逐一评审,合格后将通知对方可进行实施;c)组织考试:院校组织结业考试或NTC管理中心将针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统一的考试安排;d)发证:NTC管理中心将针对考试合格的学生发放信息产业部NTC证书。优秀案例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网络管理专业学生课程互认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是管理中心的测评基地,该校网管专业实行课程互认,NTC管理中心对学校的网管专业课程安排进行审核;确认其培训内容达到管理中心认证课程的标准。学校网管专业学生,按学校正常教学安排,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学习结束后,参加学校与管理中心共同组织的认证考试,学员考核合格,取得NTC管理中心颁发的信息产业部NTC证书与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自2006年课程互认后,每年此专业的学生均参加认证考试并取得信息产业部NTC证书。(3)课程置换:就是学校根据本校专业开展情况,将学校相关IT技术专业或通用技术专业(如信息化办公、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的课程,用NTC管理中心的课程技术标准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材、试题)替代,学校参加此专业课学习的学生参加学校的结业考试通过后,可直接获得NTC管理中心颁发的信息产业部NTC证书。目前各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