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42620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过程一般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2、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狭义):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的竞技的过程之中。 5、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横特征及补偿效应: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

2、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 6、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7、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8、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8、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

3、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地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9、分解训练法: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0、完整训练法: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1、循环训练法: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12、体能:1)、是以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工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2)、包括身体素质、形态、

4、机能。3)、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13、负荷强度、量: 填空 1、竞技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2、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 3、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竞争性、集群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观赏性、功利性 4、运动训练学体系: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 5、起始状态诊断包括:运动员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6、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 7、评价负荷强度常用:速度、远度、高度、练习的负重量、练习难度; 运动负荷的量常用:总重

5、量、距离、时间、次数 8、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和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 9、循环训练的类型:循环重复训练法、循环间歇训练法、循环持续训练法 10、循环训练法的组织形式:流水式、轮换式、分配式 12、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节奏 13、竞技战术包括: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战术行动 14、战术训练方法:分解与完整训练、减难与加难训练、虚拟现实训练、想象训练、程序训练、模拟训练 15、训练周的类型: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 16、训练课的基本

6、结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17、根据训练课的基本性质可以分为:基本训练课、赛前训练课、比赛课、恢复课 三、简答题 1、试述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 (1)、选材是运动训练活动的开始、出发点。 (2)、科学的选材是科学训练的基础。 (3)、选材为成功的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4)、如果没有科学的训练,再好的素材也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选手。 (5)、选材与训练相比,后天的训练是关键,是主体。 2、试述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关系? (1)、最终目的是参加竞赛并在竞赛中取胜。 (2)、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又是对其训练效果的最好检验。 (3)、运动竞赛也是运动训练的一种手段。 (4)、训练是比赛

7、的基础。(以赛促练、以赛带练) 3、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包括哪三个层次?各层次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什么? 一般训练理论:阐明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和训练过程中带有共性的、普通性问题的理论体系 项群训练理论:阐明具有相似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的一组运动项目的共性的理论体系 专项训练理论: 4、在训练实践中,为什么把一个训练大周期划分为三个时期,各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1、因为竞技状态的获得、保持和消失的规律性所决定的。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大周期。 1. 2、任务:准备时期(形成):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比赛时期(保

8、持):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参赛创造好成绩。 恢复时期(消失):积极恢复,消除心理与生理疲劳。 5、根据认识和体会,体能在现代竞技中的意义?及体能训练注意哪些问题? 1.1意义: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 1.2注意问题:(1)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2)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3)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的训练。抓住体能训练的敏感区。(4)进行动机激励和训练的多样性。明确训练目的。 6、反应

9、速度训练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信号刺激训练法:1)固定信号源单一信号的练习法。2)移动信号源单一信号练习法。3)固定信号源选择信号的练习法。4)移动信号源选择信号练习法。 7、采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怎样确定负荷量度? 负荷强度:在训练进行中,心率可达170180次。Min 负荷量:间歇训练中分段练习的负荷量常常用距离(米)或用时间(秒)两个指标表示。 8、发展最大力量训练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力量训练要注意哪些问题? 采用方法:1)、重复练习法:负荷强度为75%90%。每项训练中完成的组致为68组,每组重复36次,组间间歇3分钟。 2)、阶梯式极限用力法:亦称金字塔力量训练法。 3)、静力练

10、习法:通过大强度静力性练习来发展最大力量。负荷强度为90%以上,每次持续时间为36秒钟,练习4次,每次间歇时间为34分钟。(负重) 4)发展不同肌肉最大力量的收缩方式与负荷特征。 注意问题:加大肌肉横断面;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CP)的储备量,以加快工作中ATP的合成速度;提高肌肉间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改善和完善运动技巧。 9、举例说明某一类型的分解训练法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 顺序分解训练法。(羽毛球 高远球的训练) (1)、先练羽毛球“架拍”掌握后,在训练“架拍”和“挥拍”衔接为一体,在这环节内的“手腕抖动法力”的环节。 (2)、掌握后在训练包括“脚步的移动”和“身体重心变化的” 环节。 (

11、3)、“架拍挥拍”和“脚步动作”协调配合。直到掌握完整羽毛球的高远球技术动作。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和战术意识。 10、根据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结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谈谈如何在训练实践中贯彻该项原则? 1)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2)准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确定训练内容。 3)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需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4)根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11、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定义是什么?试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并分别制定一套具体的训练实施方案。 定义:1.重复训练是指多次重复

12、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2.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仅恢复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区别:1.间歇时间不同,重复训练法的间歇时间不充分。2.重复训练身体完全恢复再开始训练,间歇训练法身体未完全恢复再开始训练。3.重复的训练的训练负荷控制在90%以上,而间歇训练的训练负荷强度控制在90%以下。 方案: 12、在不考虑场地、器材等情况下,根据循环训练法的内涵、特点以及设计的基本步骤、要求,并以某一项目为例,设计一套全面发展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循环训练法。(要求:标明训练项目和训练对象的人数、性别、年龄;标明

13、循环训练法的类型和组织形式;设练习站5个以上,并标明每站练习的内容和负荷数量;标明循环周数;写出设计的指导思想。) 答:训练项目:羽毛球 (身体训练) 训练对象:青少年 人数:10 性别:男 年龄:1418岁 (1)训练类型:主要采用循环间歇训练法 (2)组织形式:主要用流水式形式 (3)指导思想:身体训练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以有效地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代谢及形态结构,从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竞技能力的目的。 身体训练的安排应围绕羽毛球专项的特点来进行。力量是身体素质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员虽不是强调发展绝对力量,但应在具有一定的绝对力量的基础上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使之保证比

14、赛所需的较强动作发力和长时间的奔跑、蹬、跳、跨以及上肢的连续击球动作。发展速度素质是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核心,它应着重加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和急停、急动的变向、变速的移动速度。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拍数增多、比赛时间增长,运动员需要承受在5090分钟激烈活动的体力要求,速度耐力对羽毛球项目的意义越显重要,这又要有较好的有氧代谢能力。在抓主要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不应忽视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尤其柔韧性必须从儿童抓起,发展羽毛球项目所需要的肩、腕、腰、髋、踝等关节的柔韧素质,否则随着年龄的增大,就会造成动作幅度不大,韧带僵硬,使之影响技、战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站:专项性力量练习的内容和负荷量、度 1上肢专项力量练习 (1)羽毛球掷远、掷垒球练习;2)绕腕练习(3)挥拍练习 (4)转臂练习 2躯干专项力量练习 (1)屈伸练习(2)仰卧起坐、左右体侧起;(3)俯卧挺身练习(4负重转 (5)传接球练习 3下肢专项力量练习 (1)负重深蹲起(2)负重半蹲提踵;(3)负重跨步走;(4)负重半蹲跳; (5)跳绳练习(6)原地纵跳、单足跳、蛙跳;(7跳台阶练习。 第二站: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的内容和负荷量、度 1反应速度的练习 (1)听口令,看信号的各种起跑(2)听哨音变速跑,快速冲跑101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