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包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42610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包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包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包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包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包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包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包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一 语 文 必 修 四 试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很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

2、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点。”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与很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很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

3、此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

4、孔子“食不厌精”、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1下列相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

5、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B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很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C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

6、的观点。B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D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

7、具器皿,都与来宾的贵贱相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点。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社会交往功能。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芜湖县,再迁殿中丞、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亮纵去,缓与之期,不逾月,尽输所负。 会诸路转运司置纠察刑狱官,以福建路命亮,覆讯冤狱,全活者数十人。久之,出知饶州。

8、州豪白氏多执吏短长,尝杀人,以赦免,愈骜横,为闾里患,亮发其奸,诛之,部中畏慑。州有铸钱监,匠多而铜锡不给,亮请分其工之半,别置监于池州,岁增铸缗钱十万。 王均反,以为西川转运副使。贼平,主将邀功,诛杀不已,亮全活千余人。城中米斗千钱,亮出廪米裁其价,人赖以济。召问蜀事,会械送贼诖误者八十九人至阙下,执政欲尽诛之。亮曰:“愚民胁从,此特百之一二,余窜伏山林者众。今不贷之,反侧之人,闻风疑惧,一唱再起,是灭一均、生一均也。” 帝悟,悉宥之。加直史馆,复遣还部。 知潭州,属县有亡命卒剽攻,为乡闾患,人共谋杀之。事觉,法当死者四人,亮咸贷之,曰:“为民去害,而反坐以死罪,非法意也。”徙升州。行次江州

9、,属岁旱民饥,湖湘漕米数十舟适至,亮移文守将,发以振贫民。因奏:“濒江诸郡皆大歉,而吏不之救,愿罢官籴,令民转粟以相赒。” 以右谏议大夫知广州。时宜州陈进初平,而澄海兵从进反者家属二百余人,法当配隶,亮悉置不问。盐户逋课,质其妻子于富室,悉取以还其家。海舶久不至,使招来之,明年,至者倍其初,珍货大集,朝廷遣中使赐宴以劳之。 入为御史中丞。建言:“士民父祖未葬而析居,请自今未葬者,毋得辄析。”仁宗初,拜尚书右丞,知庐州,召判尚书都省兼知审刑院,迁工部尚书、知亳州,迁江宁府,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亮有智略,敏于政事,然其所至无廉称。吕夷简少时,从其父蒙亨为县福州,亮见而奇之,妻以女。妻

10、刘恚曰:“嫁女当与县令儿邪?”亮曰:“非尔所知也。”田况、宋庠及其弟祁为童子时,亮皆厚遇之,曰:“是后必大显。”世以亮为知人。亮卒,时夷简在相位,有司谥曰忠肃,人不以为是也。(选自宋史马亮传)赒:(zhu)救济,救助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籍其赀犹不足以偿 抄没 B. 人赖以济 救济C. 而反坐以死罪 定罪 D. 行次江州 到达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右谏议大夫知广州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是非尔所知也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C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亮见而奇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下列对原文有

11、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马亮处理政事很敏捷,但是没有廉洁的称誉,死时他的女婿是宰相,主管机构赠“忠肃”的谥号,人们都不以为然。B. 吕夷简小的时候,跟着到福州做县令的父亲,马亮看见他认为他很奇特,就把女儿嫁给他,马亮的妻子认为他有远见。C. 马亮任潭州知州时,属县有一帮亡命之徒,谋杀他。事情败露,按法律应当被处死的有四人,马亮全部放了他们。D. 王均任命马亮为西川转运副使。王均叛乱被平定后,主将邀功请赏,杀了很多人,而马亮和其他一千多人却得以保全活命。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今不贷之,反侧之人,闻风疑惧,一唱再起,是灭一均、生一均也。(3分)濒

12、江诸郡皆大歉,而吏不之救,愿罢官籴,令民转粟以相赒。(4分)盐户逋课,质其妻子于富室,悉取以还其家。(3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89题。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8、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9、“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题)(5分)(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2)执手相看泪眼,_(3)人生如梦,_。 (4)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

13、晴。(5)_,尽西风,季鹰归未? (6)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7)_,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8)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 !三、阅读下面一篇短小说,完成后面11-14题。(25分)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

14、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