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沟巡查管理规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42527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缆沟巡查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力电缆沟巡查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力电缆沟巡查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力电缆沟巡查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力电缆沟巡查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沟巡查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沟巡查管理规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电缆管、沟巡查管理规程目录、几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规定 35 电缆管、沟及隧道 “ 四防要求 66 进入电缆管、沟及隧道工作注意事项 97 电缆管、沟及隧道的巡视 98 电缆管、沟及隧道的运行维护 109 电缆管、沟及隧道的验收 11附录A (规范性附录)标准的用词说明11附录B (规范性附录)11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 10-220kV 电力电缆线路管、沟运行维护的一般规定、巡视检查、验收、运行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所属10-220kV电缆管、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2、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不适用于本标准。(79) 电生字第 53号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80) 电技字第 26 号 电力工业技术法规(试行) (1980.05.0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 部GB 110172002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

3、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Z 188902002额定电压220kV (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DL/T 4012002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JB/T 10181.110181.5电缆载流量计算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3 术语和定义3.1 电缆本体 cable 指电缆线路中除去电缆接头和终端等附件以外的电缆线段部分,通常称为电

4、缆。 有时电缆也泛指电缆线路,即由电缆本体和安装好的附件所组成的电缆系统。3.2 金属护套 metallic sheath 均匀连续密封的金属管状包覆层。3.3 铠装层 armour 由金属带或金属丝组成的包覆层,通常用来保护电缆不受外界的机械力作用。 注:金属带起径向加强保护作用、金属丝起纵向加强保护作用。3.4 电缆终端 termination 安装在电缆末端,以使电缆与其它电气设备或架空输电线相连接,并维持绝缘直至连接点的装置。3.5 电缆接头 joint 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续的装置。3.6 电缆附件 cable accessories 终端、接头

5、、压力箱、交叉互联箱、接地箱、护层保护器等电缆线路的组成部件的统称。3.7 电缆支架 cable bearer 电缆敷设就位后,用于支持和固定电缆的装置的统称,包括普通支架和桥架。3.8 电缆桥架 cable try 由托盘(托槽)或梯架的直线段、非直线段、附件及支吊架等组合构成,用以支撑电缆具有连续的刚性结构系统。3.9 电缆保护管 cable protection pipe 电缆本体敷设于其内部、用于保护电缆免于外力作用的管状设施,有单管和排管等结构形式。简称为电缆管或保护管。3.10 电缆隧道容纳电缆数量较多且有供安装和巡视的通道,断面尺寸在1.9mx1.9m及以上的全封闭或沟、盖板型

6、式的电缆构筑物,一般设置通风、照明、排水等装置。3.11 电缆沟容纳820根35KV及以下电缆或与110KV电缆同沟敷设,断面尺寸在1.8mx1.8m及以下的全封闭 或沟、盖板型式的电缆构筑物,一般设置自然通风装置,具备通行条件。3.12 排管容纳410根10KV电缆,采用专用电缆保护管,开挖壕沟一次建成的多孔管道地下构筑物,一般不 允许采取混凝土封包方式。3. 1 3刚性固定使电缆不随热胀冷缩及电动力发生位移的夹紧固定方式。3.14 挠性固定使电缆随热胀冷缩可延固定处轴向角度变化或稍有横移的夹紧固定方式。3.15 电缆构筑物专共敷设电缆或安置附件的电缆沟、浅槽、隧道、夹层、竖井和工井等构筑物

7、的泛称。3.16 蛇行敷设把电缆敷设成蛇形状,以吸收电缆线路热胀冷缩量。3.17 工作井(简称工井) manhole供作业人员安装接头或牵引电缆用的构筑物.3.18 伸缩弧 offset在电缆线路局部地段,把电缆敷设成圆弧形。如设在排管管道两端的工井处,则用以吸收来自排管 中的电缆热伸缩量;如设在大跨距的桥梁上,则用以吸收由于桥梁主体热伸缩引起的电缆伸缩量。3.19 接地 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4 一般规定4.1 电缆沟、隧道的一般规定4.1.1 电缆沟或隧道的高宽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沟、隧道中通道的净宽,不小于附录B

8、中表1所列值。(2)隧道的净高不小于1.9m;与其他沟道交叉的局部段净高不小于1.4m。4.1.2 电缆支架的层间垂直距离及电缆排列之间的水平距离,应满足电缆能方便地固定,且在多根电 缆同置在一层支架上时,有更换或增设电缆的可能。其最小值见附录B中表2。4.1.3水平敷设情况下电缆支架的最上层、最下层布置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电缆上引段,最上层支架距离构筑物顶板或梁底的净距允许最小值,应满足电缆引接至上 侧盘柜时的允许弯曲半径要求;对于电缆直线段,最上层支架距离构筑物顶板或梁底的净距允许最小值不 得小于 300mm。(2)最下层支架距离地坪、沟道底部的净距,其最小值见附录 B 中表

9、3。4.1.4直接支持电缆用的普通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应符合附录B中表4所列值:4.1.5在电缆沟 隧道或电缆夹层内安装的电缆支架离底板和顶板的净距不易小于附录B中表5规定。4.1.6不同敷设方式的电缆根数易按附录B表6选择。4.1.7电缆沟和电缆隧道排水应畅通。电缆沟和隧道应尽量利用自然排水(排水坡度和渗漏)和自然通风,不满足运行条件的应采用机械 排水或机械通风。4.1.8 电缆隧道应满足通风要求,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4.1.9电缆隧道内应有照明设施,并宜符合如下规定:(1)照明灯具应为防潮型。在隧道内人行道上的平均照度不应小于10lx,最小照度不应小于2lx。(2)照明灯具的电源应

10、由二路电源交叉供电。照明开关采用双控开关。(3)照明灯线宜采用管子穿线方式,导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硬铜导线。4.1.10电缆沟和隧道应具备防火措施。4.1.11 电缆沟、隧道沟壁、盖板及其材质构成,应满足可能承受荷载和适合环境,耐久可靠的要求。4.1.12 电缆沟、隧道及人井内的电缆和中间接头均应挂标示牌,标示牌应标明线路名称、序号,新 建及大修后、应核对电缆标示牌及相序是否相符。4.2穿管敷设的一般规定(1)排管所需孔数除按电网规划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有适当备用孔供更新电缆用。(2)供敷设单芯电缆用的排管管材,应选用非磁性并符合环保要求的管材。供敷设 3 芯电缆用的 排管管材,还可使用

11、内壁光滑的钢筋混凝土管或镀锌钢管。(3)排管顶部土壤覆盖深度不宜小于0.5m,且与电缆、管道、沟、隧道及其他构筑物的交叉距离 不宜小于表1 的规定。( 4) 排管管径按下列规定选择:1 孔敷设 1 根电缆用的管径宜符合下式要求:D1.5d式中:d电缆外径,mmD 管子内径,mm(5) 排管尽可能做成直线,如需避让障碍物时,可做成圆弧状排管,但圆弧半径不得小于 12m; 如使用硬质管,则在两管镶接处的折角不得大于 2.5。(6) 排管通过地基稳定地段,如管子能承受土压和地面动负载者,可在管子镶接处用钢筋混凝土 或支座做局部加固。通过地基不稳定地段的排管必须在两工井之间用钢筋混凝土做全线加固。较长

12、电缆管道中的下列部位,应设有工作井:(a)长度超过60m,在中间适当部位。( b )管道方向较大改变处。4.2.1 排管中的工井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排管中设置工井的间距必须按敷设在同一道排管中重量最重,允许牵引力和允许侧压力最 小的一根电缆计算决定。( 2) 工井长度应根据敷设在同一工井内最长的电缆接头以及能吸收来自排管内电缆的热伸缩量所 需的伸缩弧尺寸决定,且伸缩弧的尺寸应满足电缆在寿命周期内电缆金属护套不出现疲劳现象。( 3) 工井净宽应根据安装在同一工井内直径最大的电缆接头和接头数量以及施工机具安置所需空 间设计。工井净高应根据接头数量和接头之间净距离不小于 100mm 设计,且净

13、高不宜小于 1.9m。( 4) 每座封闭式工井的顶板应设置直径不小于 700mm 人孔两个。(5) 每座工井的底板应设有集水坑,向集水坑泄水坡度不应小于 0.3。( 6) 每座工井内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 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 7) 安装在工井内的金属构件皆应用镀锌扁铁与接地装置连接。每座工井应设接地装置,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10兆。4.2.2 在工井的接头和单芯电缆必须使用非磁性材料或经隔磁处理的夹具固定。4.2.3 工井两端的排管孔口应封堵。4.2.4在10以上的斜坡排管中,应在标高较高一端的工井内设置防止电

14、缆因热伸缩而滑落的构件。4.2.5 电缆保护管必须是内壁光滑无毛刺。保护管的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保护管上下均须用混凝土层加强保护。4.2.6 在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地段等受力较大的场所,应采取防止管道变形的措施。4.2.7管道除跨公路或轨道宽度外,宜在每端各伸出2m。在城市街道管道应伸出车道路面。4.2.8穿管埋设时,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0.5m,与铁路、公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0m, 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0.5m;并列排管之间推荐留有4080mm的空隙。4.3 电缆沟、电缆穿管与其他管道交叉4.3.1当电力电缆与其他管道(不包括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的净距小于150mm时,应采取有效 的保护措施。4.3.2 通讯、控制等弱电电缆在沟内敷设应穿入管中,在沟底沿沟壁放置。光缆应穿入防火防爆管中。4.3.3 电缆直埋敷设时电缆与电缆、管道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4 的要求。表4电缆与电缆、管道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m)电缆直埋敷设 平行交叉电力电缆之间10kV电缆0.135kV 以上电缆0.250.5(1)不同部门的电缆0.5(1)水底电缆52( 2)电缆与地下管热力管道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