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424418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篇).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一、档案库房是档案资料保护和贮存的重要基地,是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重要场所,除经单位领导批准外,非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二、档案库房设专人负责管理。库房内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档案安全。三、档案库房应设有防盗、防火、防潮、防晒、防尘、防鼠、防虫、防磁等“八防”的设备和措施;室内消防器材常年完好,性能良好有效;磁介质档案应用防磁档案柜存放。四、档案库房内应当安置温湿度计,环境的温湿度应相对稳定,库房的温度应控制在14-24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_%之间。五、档案库房内应保持整洁、卫生,不得堆放易燃_物品和与档案无关的物品。六、严禁在档案库房区范围内吸烟。七、门窗

2、坚固防盗,工作人员随手关窗锁门,假期、节日要特别加强看护,确保安全。每天下班前,应关闭库房门窗,切断电源,确保档案安全。八、定期打扫库房卫生,保持库房与档案的清洁。九、_以上文件不准随便摘抄、复印,防止_。各类资料进入档案室,必须严格登记制度、借还制度,_资料、各类档案严防丢失、严防_事件的发生。档案资料保密制度一、严格执行档案法和保密法,遵守党和国家的保密制度。二、对保管的档案资料内容、数量、存放位置等保密事项,不得外传和_。三、禁止私自出卖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资料。四、非本档案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禁止进入档案库房。五、销毁档案资料时需进行登记,按照保密规定派专人负责监销,严防_。六、定期对

3、保密工作进行检查,堵塞漏洞,确保档案安全。档案资料提供利用制度一、凡本档案室保管的档案资料,一般只限于本单位各部门借阅使用,外单位借阅利用的,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借阅。二、借阅档案资料时间最长期限为_天,用完后立即归还,如需继续使用,应办理续借手续。三、借阅者必须爱护档案资料,不得私自拆散案卷和撕去其中文件内容,不得随意圈画、涂改、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未经领导批准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同意,不得翻印复制。四、本单位职工个人因工作需要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和上级有关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2.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和

4、事业心,努力学习档案管理的知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3.负责本单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工作。4.熟悉和掌握本单位的档案情况,对库存档案定期检查、清理、调整和统计,做到帐物相符。5.根据需要编制各种检索工具,积极提供利用,及时填写利用效果登记簿。6.协助兼职档案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应归档文件材料的积累、立卷、归档、修改和补充。7.对已到保管期限的档案,会同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鉴定、销毁。8.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非经领导批准不得扩大档案的利用范围,不得擅自销毁档案材料,认真做好档案室的安全保卫工作。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二)第一条为了准确掌握全国吸毒人员的状况,规范对吸毒人员的登

5、记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根据_禁毒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吸毒人员登记,是指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对吸毒人员自然状况、吸毒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戒毒情况及其变更情况等加以记载和管理的活动。公安机关应当对登记的吸毒人员建立工作台账,并将登记信息录入“全国禁毒信息系统”吸毒人员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第三条对下列吸毒人员应当进行登记:(一)主动到公安机关进行登记的吸毒人员;(二)公安机关发现和采取戒毒措施的吸毒人员;(三)在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场所执行戒毒措施、刑罚以及强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员;(四)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自愿戒毒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

6、的吸毒人员。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治安、边防、刑侦、监管、禁毒等部门警种和铁路、交通运输、民航、林业等系统公安机关相关部门以及公安派出所,应当按照“谁发现、谁登记”的原则,对在工作中发现和查获的吸毒人员及时进行登记。各级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负责与本地区司法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吸毒人员登记工作信息交流制度,及时将司法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吸毒人员的相关信息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第五条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对拒不交待真实身份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应采取多种办法进行核实,防止错登、漏登。对暂时无法核实身份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应当采集其照片、指纹和dna信息留存,待查明其真实身份后,及

7、时补充完善相应的登记信息。第六条公安机关登记吸毒人员信息时,对已经核实身份的,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吸毒人员登记表格,经公安机关登记单位负责人审核后与有关证明材料一起归入吸毒人员档案,同时将吸毒人员的登记信息按要求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对身份暂时不明和未办理户籍登记的吸毒人员的信息,由公安机关采集并填写相应的吸毒人员登记表,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统一汇总并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吸毒人员真实身份查明后,核查单位应当及时将核实情况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对吸毒人员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予以更新。吸毒人员登记表格由公安部统一制定,各省、自

8、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负责印制。第七条对于在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_、监狱、未成年人管教所等监管场所内的吸毒人员,由场所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门按照标准采集相关信息,填写相应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登记表或者在教/服刑/被监管吸毒人员登记表、戒毒康复场所人员登记表,每月定期提供给公安机关禁毒部门统一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对于在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由当地医疗卫生机构采集其参加自愿戒毒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相关信息,填写戒毒人员治疗情况登记表,每月定期提供给当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由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对其身份进行核实后统一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对于被责令接受社区戒毒或者社区康

9、复的戒毒人员,由对其实施定期检测的公安机关按照标准采集信息,填写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登记表,及时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社区戒毒或者社区康复人员接受定期检测的信息应当以每次检测结果的书面报告材料为依据。第八条吸毒人员主动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登记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吸毒人员在居住地公安机关登记的,如果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不一致,居住地公安机关应当将登记情况通报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第九条登记吸毒人员信息应当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在吸毒人员数据库中登记的信息应当与实际管控工作现状和工作台账相一致。已登记吸毒人员的自然状况、吸毒情况、处理情况、戒毒治疗情况等发生变化的,公

10、安机关应当遵循“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在登记台账和吸毒人员数据库中及时更新维护。第十条吸毒人员登记情况的统计实行年度定期汇总制度,以“全国禁毒信息系统”吸毒人员数据库的登记信息为准。各级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应当每年定期对本地区登记的吸毒人员情况进行统计,重点统计吸毒成瘾人员的管控状况。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保护被登记人员的隐私权,不得违反规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吸毒人员的个人信息。第十二条公安机关进行吸毒人员登记工作所需经费,由各级公安机关在每年的公安业务经费中予以安排。第十三条吸毒人员登记情况以及登记台账、数据库信息的维护等工作情况,应当纳入各地禁毒工作考核范围。第十

11、四条对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登记单位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一)瞒报、漏报吸毒人数的;(二)审核把关不严,登录吸毒人员虚假信息或者错误信息的;(三)不认真履行职责,未按规定及时登记、变更吸毒人员信息的;(四)故意泄露或者私自删除吸毒人员登记信息的;(五)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公安部、司法部、_部以前制定的有关吸毒人员登记工作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_年)档案室管理制度一、学校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学校各类档案,目的主要在于为学校领导和

12、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分析、总结、部署及调度学校工作和对学校工作做出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学校要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档案管理员,认真贯彻实施档案法,抓好学校的档案建设。二、学校建立综合档案室,统一存放各种门类的档案,包括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财务档案、音像档案、荣誉档案、学籍档案、健康档案、体育档案等。三、档案室要制定档案文件资料收集细目,各部门要按照这一细目全面及时地搜集各类档案资料,档案员要定期征集归档、建档。四、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好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归档制度、保管制度、保密制度、借阅利用制度、鉴定销毁制度、档案统计制度及监督检查制度等。有档案达

13、标计划,使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五、严格完善归档制度。档案员和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档案部门统一规定的规格和要求,明确归档范围,及时搜集立卷,严格立卷质量和保管期限。六、档案员要认真学习档案法规和处理程序,熟悉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加强档案业务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七、档案员要按时向上级档案主管部门呈报各类报告,做好各类档案检查准备工作。八、校内人员借阅业务性档案,须经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并办理登记手续,在规定期限内完好无损地归还。校外人员来校查阅档案,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经学校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档案。查阅者未经同意不得摘抄档案材料,经同意摘抄的材料,必

14、须经档案室人员仔细核对签署意见。九、健全各种检索工具,开发利用现有档案。不断挖掘档案信息,编制各种辅助表册,扩大利用服务范围,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益。十、加强档案保密工作。档案室门窗要加固,备有消防器材,保持整洁、干燥、自然通风,严禁吸烟,注意防盗、防火、防鼠、防霉、防蛀,档案员不得将无关人员带进档案室,不得外泄档案中的_。档案室管理制度1总则1.1本工程内业资料按照对技术资料的要求进行归档管理。1.2内业资料管理实行归口管理,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相关职能部门有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合同部、工地试验室、办公室等。健全各类资料的分类登记和借阅制度,责任到人。1.3各部门内业资料统一归口项目部档案室

15、,项目部设专人统一管理2管理职责2.1工程技术部负责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的管理。2.2安质部负责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相关资料和业主、监理指令回复文件的管理。2.3合同部负责施工计划、进度、成本控制等相关的工程管理文件的管理。2.4工地试验室负责各类试验、检验资料的管理。2.5办公室负责上级文件、_等文件的管理。2.6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技术资料的保存管理。3管理的范围3.1质量控制资料按照本合同段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进行分类管理。其范围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结构物及防护工程、排水工程、涵洞通道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安全工程、收费站房建资料等,工程自检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工程事故及处理情况报告、补救后达到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桥梁竣工验收荷载试验报告,桥梁基础、梁的预制等强度、完整的检验资料,非正常施工记录,交工验收检测单位的试验、检测、评定资料等,施工日志、天气温度及自然灾害记录、测量原始记录等。3.2质量保证体系资料包括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自检机构、投标文件总体施工_设计与批复文件、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更换资料和批复,各类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施工质量检验制度、质量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岗前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