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短歌行》文本素材8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41961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短歌行》文本素材8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短歌行》文本素材8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短歌行》文本素材8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短歌行》文本素材8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短歌行》文本素材8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短歌行》文本素材8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短歌行》文本素材8新人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问:同学们可曾喝过酒?问:是大瓶大碗的喝呢,还是小杯小盏的酌?问:可也曾意气风发,酒兴满怀时激情澎湃的唱首李白的将进酒?问:不曾是不是?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可以试试,或许也可以增添喝酒的气氛与雅兴。咱们接触过的酒的文字不少,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生:一壶浊酒喜相逢师:唱一下?(笑) 。板书:酒是喜(笑)师:还有?同学二:红酥手,黄藤酒这里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的感情是什么样的?生:无奈,愤恨教师板书同学三:浊酒一杯家万里表达的是思乡教师板书同学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可以解忧师:他也说过“忧从中来”,李白说,举杯浇愁愁更

2、愁,看来用酒来解愁和火来灭火一样。同样也是李白学生四: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师:此时明明只有作者一个,他却说是“三人”之众。这正是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刚才的文章里说“醉了的人经常说自己没醉”,咱们也可以说“孤独的人往往说自己不孤单。”师:还有没有?学生五:琵琶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豪情壮志,豪迈。师:大家说得很好!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用心爱心专心1而古今无数的文人更用酒写出了无数美丽的诗篇,比如今天学的短歌行我一直觉得这首诗的名字不好, 因为如果用第

3、一句仿佛更好对酒当歌。 喝酒的时候总喜欢唱歌,那么曹操究竟唱出了什么样的歌?大家齐读,开始!学生齐读。师:可能都没有预习吧。譬如的譬读错了。如果曹操泉下有知,恐怕也会被气死。(众笑)。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教师朗读。再来读一遍。学生再读。师:好多了,后面还会继续练习。这首诗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对酒当歌,应该唱歌,忽然就变了,人生几何,人生短暂,就像朝露。但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生:忧师:忧什么?生:人生之短。师:而且短得就像生:朝露。师:而在提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 可其实很忧, 用什么来解忧, 能不能解忧?生:不能。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明明忧从中来, 还要

4、用酒来解忧。 那么这种忧, 人生之短,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 比如弃疾: 在梦中了却君王天下事之后却突然降回无情的现实 可怜白发生。师:再如苏轼?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师:这里,作者也是觉得人生很短,觉得人生不够用。那干什么时候不够。生:做大事。师:曹操用不着我给大家来介绍, 作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是中国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其做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他觉得现在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事?生:招纳贤才。师:那么从哪儿开始转入的?用心爱心专心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作品的风格突然在这儿转向了。大家刚才听我朗读,注意到我这里语气的变化没有?生:注意到了。师: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参照注释, 这首诗原来

5、是情诗, 作者把情诗化用过来,用男女之情表示求贤若渴。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 我有很多朋友, 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作者由慷慨激昂转入柔情蜜意。大家把这几句读一下。(学生朗读)师:我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后面的迅速阅读一下。我请同学为我们解说一下后面八句。可以参照注释。有没有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这八句诗?有没有?很简单的?同学五:(学生实际上是在进行口译铁皮注)。师:他用自己的话给我们描述了一下。下面几句话有些奇怪: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么个老头,居然要去捉月。生:他喝醉了。师:的确, 一个正

6、常人不会如此。但是, 喝醉了能写出这么工整的诗吗?他说要摘月亮实际上是比喻。人才就象那天上的月亮,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入我的胸怀?大家再注意这一句: 月明星稀, 星星稀少, 你们认为这里的月明星稀是不是仅仅是景物描写?生:不是,是说贤才很少。师:这种观点我比较赞成,但是这仅仅是参考,在文中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枝头?生:没有贤主。师:回答得很好!所以说最后作者发出了一个召唤: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举周公的例子作结,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在五班有同学说是一种霸气。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好,再读一遍,开始!用心爱心专心3(学生齐读)好。其实大家已经

7、明确了,这首诗是一首招纳贤才的诗。假如说,现在你是一个人才,某个公司老总, 就假如说是曹操吧, 曹操是怎样劝说,或者说希望人才归自己的, 用哪些方式?同学一:提供有利条件。师:哪些条件?生:高薪,高职位师:也就是说待遇。板书“待遇”生:好的工作环境。师:还有?生:尊重。教师板书“尊重”师:还有没有?生:贤才与贤主师:对,这样可以达到更大的目的,实现他的愿望。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在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几年以后, 十几年以后, 哪个同学成为了一个团队的领导,应该注意怎么样才能吸纳人才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你说曹操, 对关羽也不错了, 有事业有感情有待遇,可是关

8、羽还是走了。因为,对人来说,感情是很重要的。在这首诗中, 作者表现的是一种求贤若渴的心境。但是我们发现, 这首诗起句很有意思。对酒当歌, 给人感觉应该是慷慨激昂,但接着就说人生几何。大家刚才说了,这首诗其实是从忧愁写起的,什么忧愁呢?生:人生苦短。师:对,作者开篇之后便感叹人生几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无法避免的是死亡。我一直以为,中国缺少死的教育,但是,面对死亡,每一个人的想法与感情都不一样。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死亡迫在眉睫,而有些人觉得死在眼前,朝闻道, 夕死可矣。有些人则觉得尘归尘,土归土。 不同人对待死亡的作法是不一样的,那么曹操, 他对待死亡,用心爱心专心4他看到的是自

9、己的功业未就。陆游在死之前, 放心不下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同学们,几年以后,十几年以后,哪个同学成为了一个团队的领导,应该注意怎么样才能吸纳人才老师认为,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你说曹操,对关羽多么的好。送坐骑汽车,送美女,送官印洋房,用俗气点的话来说,可谓是,汽车美女洋房,很多男人一辈子追求的东西,关羽一应俱全有事业有感情有待遇,可是关羽还是走了。为什么,同学们,你说。因为,他对刘备的感情更深于曹操。当然,以情对人,总不会吃亏的。要不,关羽不会在华容道“义释曹操”,让他的青龙偃月刀,喝西北风了。否则,大家可以想象中国的历史将怎样进行创新

10、改写。可见,对人来说,感情是很重要的。作者开篇之后便感叹人生几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每个人, 无法避免的是死亡。我一直以为, 中国缺少死的教育,但是, 面对死亡, 每一个人的想法与感情都不一样。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些人则觉得尘归尘,土归土。陶渊明说的“死去”大化境界。古诗十九首有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陆游在死之前,放心不下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同人对待死亡的作法是不一样的,那么曹操, 他对待死亡, 他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否调子过于消极,会把人引向及时行乐呢?其实,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

11、,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蕴含着向上的人文精神。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他也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赶快归依我曹操,及时施展才华。(作者带着感伤的情调,叹息人生短促,追求及时行乐, 这与曹操为了建功立业而急于思待贤才有关。深感时不我待, 当然如果离开具体的历史背景,一味追求及时行乐,是需要加以批判的。)师:其实,说到死, 人们总是比较忌讳的。实际上, 忌讳可以理解, 避讳就没有必要。大家是否想到一个问题。这些诗篇的作者很早就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宝贵丰富的遗产,中国历史下了篇章,他们

12、为自己的生命涂沫的亮色,足以永生。(呵呵)老师认为吗, 作为平凡的我们,立曹爷爷的那种大志,未免自欺欺人。 觉得做人 “胸无大志” ,“鼠目寸光” 点也未尝不好。 在立下你的志向之后就别再去想太远的事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要过好这一天,晚上临睡的时候告诉自己,今用心爱心专心5天我过得很好。 生命应该珍惜,而珍惜最好的方法是用行动去做事情,包括去亲近,享受生活。这样,至少咱们会少点遗憾。师:下发学生习作:酒的遐想很偶然的灵感,想到了酒。第一个闯进脑海的是“把酒问青天”的苏轼, 那个当年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 感叹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的苏轼酷爱饮酒,

13、 他说:“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非凡的气概啊!是酒赠与他的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还是默默地与江水、明月抒情吧。喝醉了,美也,愁也。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真的醉了吗?如果他没醉,柳永一定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哦,他好象已经醉醒。那江头的屈原一定醉了, 彻彻底底的。“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我好象又错了,屈原说他没醉,恩哦!酒醉的人总说自己没醉让我仔细想想,一定有人醉过有了!辛弃疾醉过!“醉里挑灯看剑” ,对!是他!他“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 。哦还有那位“独上兰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李清照也醉在酒里。醉是酒的魅力,那愁思呢?愁?不应该责怪酒吧?曹操说: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看来酒不是愁的梦慢慢咀嚼,细细推敲品味。突然想到范仲淹, 他说酒可以化作 “相思泪”,为何?因为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古人好象总醉在酒里,醉在梦里,醉在愁里“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看来醉里的人很容易醒来,但愁呢?“古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