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41876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9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 本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规划背景6第一节 区域概况6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6第三节 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8第四节 机遇与挑战9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调控指标12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战略12第二节 规划主要调控指标14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16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6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20第五章 农用地保护与利用24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24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25第三节 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26第六章

2、 建设用地调控28第一节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28第二节 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29第三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30第七章 土地整治规划34第一节万顷良田整治工程34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工程34第八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36第一节“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36第二节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37第九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40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原则和思路40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及空间管制40第十章 镇(街道)土地利用控制45第一节 镇(街道)土地利用方向45第二节 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49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51第一节 中心城区现状与发展目标51第二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

3、用空间管制53第十二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55第一节土地整治重点工程55第二节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55第三节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56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8第一节 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58第二节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59第三节 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统筹59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60第十四章 附 则58附 表59附表1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59附表2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60附表3 常州市武进区各镇(街道)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61附表4 常州市武进区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62附表5 常州市新增交通水利用地、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表63附表6

4、常州市武进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64附表7 常州市武进区各乡镇(街道)规划控制表83附表8 常州市武进区各乡镇(街道)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84前 言常州市武进区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平原西北部,北纬3119-3155、东经11938-12012之间。东邻无锡市锡山区、江阴市,南靠宜兴市,西接金坛市、丹阳市,北依常州市钟楼区、天宁区和戚墅堰区,南部有太湖、滆湖。武进区地处中国经济增长最快、人口最稠密、工业基础最雄厚、科教事业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全区土地总面积124229.27公顷,下辖2个街道、14个镇,2005年全区总人口142.4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

5、65.11亿元。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一轮规划”)的实施,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随着武进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中的各种问题在上一轮规划实施期间进一步凸显:建设用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不平衡。迫切需要调整武进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用地布局,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用地需求。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常州市武进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依据相关土地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6、文件,以及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编制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58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综合产出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条 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4)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5) 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000年)2政策文件(

7、1)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0428号)(2)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4) 关于加快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切实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9294号)3相关规划(1) 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 常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 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4) 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技术标准(1) 县

8、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2)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3)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4) 江苏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2010年)第三条 规划原则1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原则。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并注重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目标。2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原则。围绕武进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科学、统筹安排各业各类土地利用,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各业各类用地矛盾,优化

9、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土地开发新格局的形成。3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原则。以供给引导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4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切实提高用地效率。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调整。5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原则。统筹协调土地节约利用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协调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6强化

10、规划实施保障原则。总结规划实施管理的经验并努力创新,强化土地规划制度建设,落实规划实施的共同责任,提高规划实施的科技水平,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第四条 规划指导思想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为根本指导方针,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切实转变用地观念、创新完善用地机制,统筹安排土地利用,为实现常州市武进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第五条 规划任务1落实江苏省、常州市下达的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调控目标和指标,确定武进区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2确定武进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方案,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经济社会发

11、展合理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3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维持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4划定武进区土地用途分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制定分区管制规则,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制度。5确定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规模、范围、用途和时序。6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调控和指导各乡镇街道土地利用。7制定武进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确保本轮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第六条 规划期限规划基期:2005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规划近期:2006-2010年;规划远期:2011-2020

12、年。第七条 规划范围常州市武进区行政管辖区域,包括南夏墅街道、西湖街道、湖塘镇、牛塘镇、洛阳镇、遥观镇、横林镇、横山桥镇、郑陆镇、雪堰镇、前黄镇、礼嘉镇、邹区镇、嘉泽镇、湟里镇、奔牛镇,共2个街道、14个镇,面积 124229.27公顷。第二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区域概况第八条 自然条件常州市武进区位于北纬3119-3155、东经11938-12012之间。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平原西北部。属海洋性温湿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期,雨量充沛。境内平原宽广,地势低平,河网稠密,属长江下游太湖水网区,北枕长江,南有太湖、滆湖。京杭大运河由西向东斜贯中部,连接左右诸水,北

13、联长江、汇流运河,南接两湖之水系。第九条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05年,常州市武进区总人口142.4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8.60万人,暂住人口43.82万人,城镇化率46.69%。2005年,武进区地区生产总值465.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88.05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60亿元。武进区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在机械制造、轻纺、化工等传统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材料、精密仪器、电子、环保、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第十条 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总面积124229.27公顷,其中,农用地72764.31公顷

14、,占土地总面积的58.57%;建设用地27673.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28%;其他土地23791.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15%。1农用地中,耕地47228.83公顷,园地8784.64公顷,林地1424.37公顷,牧草地95.93公顷,其他农用地15230.55公顷。2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13647.89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0483.02公顷,交通用地2860.93公顷,水利用地89.1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592.43公顷。3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为23485.29公顷。自然保留地面积为305.85公顷。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特点1农用地以耕地、园地为主,林地和牧草地的比重小

15、。2005年底,全区38.02%的土地为耕地,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重为64.91%。全区1.15%的土地为林地,7.07%的土地为园地,0.08%的土地为牧草地。2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减少速度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特别是耕地。武进区的耕地呈现出快速减少的趋势,而且不同年份耕地减少的速度差异很大。3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上一轮规划期内,建设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且增长速率相对平稳。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量占建设用地增量的90.32%。2000年以后这种增长趋势尤其明显。4其他土地面积大,但可开发的后备资源相对不足。2005年底,武进区的其他土地面积为23791.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15%,但其中水域面积达到23310.20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