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相关论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41484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航天相关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航空航天相关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航空航天相关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航空航天相关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航空航天相关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空航天相关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航天相关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航空航天的认知 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表达一下我对航空航天的认知。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

2、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

3、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

4、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例如,

5、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再有,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另外,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约80亿110亿,因

6、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紧张,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天方夜潭,因为类似载人登月等许多过去可望不可及的神话和幻想,如今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最后,载人航天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使用载人航天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灵活部署、修理和组装大型军用卫星;安全而连续地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还能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例如,早在1965年12月,美国双子星座7号飞船上的航天员就曾用红外遥感器监视和跟踪了1枚潜射导弹的发射,所获信息比潜艇上的观察人员报告的还要快。第1次、2次海湾战期间,和平号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对战区

7、进行了大量观测活动,取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前景 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在成功发射4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已将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重点包括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以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航空航天技术 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

8、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下面是我参观西工大航天馆的一些照片及解读:1.西工大航空馆同时也是西安航空馆:这是西工大航空馆的照片,门前有一架“教学专用”的飞机,就是它了,可以明显的看到它的骨架。 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模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

9、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3.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CZ-2E),简称长二捆,是一枚大型两级捆绑式运载火箭,在其一级外部捆绑有四个直径为2.25米,高为15米的助推器。长二捆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LEO)有效载荷。配以合适的上面级,可进行中高低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卫星的发射。长二捆火箭的研制成功,使中国首次突破了助推器捆绑技术、首次研制成功了推进剂利用系统和大型发射台等36项关键技术,为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爱国主义实物教材-美国U-2高空侦察机残骸:U-2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开发,绰号是“黑寡妇”“空中蛟龙”,属于高空间谍侦察机。首飞时间为1955年8月4日,共计生产 55架,被美国空军和CIA用来侦察敌后方战略目标,是在冷战时代美国重要信息来源方式之一。它几十年来曾征战全球,侦察过苏联、古巴、朝鲜、中国、越南等国家,但是也有十几架在敌国的领空被击落。 这是中国击落的第一架U-2飞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导弹打下U-2飞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