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414847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习目标: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2.难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教材整理1扫盲教育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扫盲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政策保障(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2)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扫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3)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4)1993年,中国教育

2、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深度点拨国家为什么要把扫盲列入宪法?【提示】(1)这是由扫盲教育的重要性决定的。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社会个体最基本的人权。因此,每个国家都有责任让每个公民有识字的能力,有责任扫除文盲。(2)说明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写入宪法中的有关教育的政策规范和教育方针是指导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总政策。正是由于扫盲教育的重要性和宪法的尊严,所以国家才要把扫盲列入

3、宪法。教材整理2义务教育1重要性:义务教育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2措施(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3成就: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深度点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有哪些重大意义?【提示】(1)对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具有重大意义。(2)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3)能

4、改变中国的命运。教材整理3高等教育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发展中国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219581976年曲折发展(1)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教育大革命”。(2)1961至1963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3)“文革”十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3新时期迅速发展(1)“文革”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实行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

5、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了办学自主权。(3)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2.“文革”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探究点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史 料解 读史料一农民在田间学习农民识字班注意图片内容和文字名称,了解教育状况。史料二改革教育、改革文艺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史料二出处是关键点,“资产阶级知识分

6、子”是关键词。史料三1957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年份1957196019771997学校(所)2291 2893282 170对比年份与学校的变化,得出正确的结论。【史料应用】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教育状况?为什么开展这一教育?【提示】状况:开展扫盲教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识字率较低,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2史料二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提示】错误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革”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后果:“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

7、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3史料三中1997年后高校数量有何变化?为了教育这一“国家根本大计”,“文化大革命”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提示】变化: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举措:提出“三个面向”、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立法和高等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等。【史论拓展】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经验教训、问题及对策1经验教训(1)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3)从基本国情出发。2问题及对策(1)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

8、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量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赢得国际竞争的挑战。(2)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题模板】抓关键1952年、俄文专科学校、俄文课程、学习俄语的热潮排易误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促进全国人民学习俄文

9、,但A项不如D项表述全面,故A项排除;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实现计划经济,会导致全国各地学习俄文的现象,但B项不如D项表述更全面,故排除B项;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故C项排除验结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项正确【答案】D1扫盲工作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确定下来是在() 【导学号:11140161】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出后D1950年召开的全

10、国工农教育会议上【解析】1950年召开的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以识字教育为主,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答案】D2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A“教育革命”B“八字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工农教育【解析】根据时间信息“改革开放的同时”可知选C项。其余三项都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排除。【答案】C3“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做伴,跨入大学校门。”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析】 “文化大

11、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B项发生在1978年底,C项开始于1995年,D项是在1986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答案】A4下图是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导学号:11140162】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B体现了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发展C体现了教育领域中的“改革开放”D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解析】教育的三个面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故A项正确;1983年,邓小平为教育事业提出的方针,体现了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体

12、现了教育领域的“改革”,“面向世界”体现了教育领域的“开放”,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的战略是1995年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5阅读1957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回答问题。年份1957196019771997学校229所1 289所328所2 170所(1)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多,原因是什么?(2)19601977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又是什么?(3)1977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及原因,结合各个时期的数字变化,联系当时的相关史实分析原因。【答案】 (1)“教育大革命”、“大跃进”造成的。(2)“文化大革命”的影响。(3)“文革”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