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41178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丹阳六中 严淑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信息基本特征的学习,增强信息意识,锻炼表达信息、捕捉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大量实例,以及讨论、游戏等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的环节,使学生在生动活跃的气氛中认识信息,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转变学生观念,使学生的观念从信息技术课仅仅是学习软件操作转变为信息技术课重点在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2)在举例时,实例本身所携带的情感和意义也是一种教育,例如地震灾区茂县的实例,就蕴涵了对爱心、互助等内容的思考。(3)采用的实例大都注意新鲜,意在启

2、示学生:关注时事,同样是信息意识和素养的体现。(4)在每讲到信息的一条基本特征时,都启发学生从看似教条的信息基本特征中得到人生的启迪,与现实紧密结合,让事实去说话,使学生获得的启迪和思考更加深刻。二、教材分析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1节,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的认识转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上来,要通过对信息的概念进行多角度分析、对信息基本特征进行生动讲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信息的能力,而不仅是学习软件操作。教学重点: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

3、所蕴涵的现实意义。三、学情分析在思想认识方面,学生在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进行观念上的改变。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提炼能力,因此在进行信息基本特征的现实意义的总结归纳时,应主要由学生去完成。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法”以讲解法、演示法为主,“学法”以观察法、讨论法为主,并以适当的学生自主体验以及游戏为辅助。2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总体思路:课程介绍讲解信息定义讲解信息基本特征小结。(1)课程介绍1)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课程安排3

4、)信息技术课堂纪律要求(2)讲解信息定义(3)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的载体依附性演示图片、提问自由发言、归纳现实意义信息的加工处理举例、提问讨论、回答讨论、归纳现实意义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储存、保存和传播举例、提问讨论、归纳现实意义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举例、提问理解、归纳现实意义信息具有时效性举例、提问理解、回答、归纳现实意义(4)小结与课堂练习五、教学过程(一)课程介绍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在上课之前呢,老师相信大家都会认为信息技术课并不重要,信息技术又不用高考,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大家从五六年级到初中一直都有学习信息技术课,为什么到了高中还要

5、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课呢?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我们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素养和处理信息能力。否则会变成outman。从小的方面来讲我们高一下半学期会有一个会考,如果会考不过,那就不能毕业了。当然老师相信,只要认真的学,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通过;其次在浙工大以及杭师大的3+1政策中,一个很大的依据就是我们的会考成绩;另外,如果有同学要考专科,那么信息技术的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怎么样的课程呢?相信很多同学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计算机课主要是学习一些软件比如说word、PPT、excel等等,而信息技术课,我们不仅仅学习软件的操作,更注重的是信息素养的提高。也

6、就是更强调利用软件来加工处理信息,更强调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是占两个学分,只有修满了4个学分才能毕业。我们学的必修模块就是我们本学期要上的这本信息技术基础书,下学期同学们将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是一个基础,是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最后,由于我们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上课时在机房上的,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列了一些有关信息技术课堂的纪律要求希望大家好好遵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节课信息及其特征。(二)什么是信息首先同学们可以环顾一下四周,通过眼、耳、口、鼻各种感觉器官,说一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信息?(环顾

7、四周,你看到了哪些信息)刚刚同学们都有提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教室里看到老师就知道今天朱老师给大家上课,看到计算机上的时间知道现在的时间,每天早晨听到歌声,就知道要起床了,闻到饭香就知道要吃饭了,可以说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每一天都在用自己的感官感受着这丰富多彩的世界。从广义上来说,我们的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就是信息。人们对信息有很多中解释(信息的定义)。例如:(1)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从通信过程的角度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猜一猜”游戏:(逐句念出)这是一个坚强的团队。跟体育有关。尽管人员不断变换,这个团队始终由一群女孩子组成。这个团队曾经在80年代创

8、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战绩。在这届奥运会上,她们获得了铜牌。(答案:女排)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信息的增加,不确定性随之减少。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信息论学家香农是侧重从信息的作用角度来下的定义。(2)教科书上的定义一: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花开花落、大雁南飞)定义二: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清晨闹钟表示要起床了这个消息、红绿灯表示什么意义)、消息(报纸的某个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总而言之,虽然直至今日,信息还有若干种解释,但不能否认的是它的作用和带给我们的影响。(概念只需了解一下)(三)信息的特征1.信息的载体依附性教师展示今年韩国大邱世锦赛上刘翔决赛时的照片,并提问:你是如何获得罗伯斯取消

9、金牌的资格的信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途径。那图片和视频这些是什么呢?载体!信息是无法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的,必须依靠载体来记录、表达和传递。也就是一个载体依附性。载体:语言(如生日快乐这个信息可以用中文表达也可以用英文表达)、文字(通过生日快乐这几个字来表达这个信息),声音(如我饿了这个信息通过说出来听到声音来表现)、磁带(磁带中包含声音,声音中包含各种信息,载体是可以叠加的)提问: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信息的载体性案例吗?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互连网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例子)载体和信息的关系:1

10、、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2、载体本身不是信息,其中所传达的事物状态或事件真相才是信息。司机知道应该停车等候通行,绿灯亮了,行人就会大步向前,红绿灯不是信息,它所包含的意义是红灯停、绿灯行,这才是信息。3、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不同的载体之上。例如:要告诉某人一件事,写信给他,信息的载体是文字和纸张;打电话给他,信息的载体是语言和电波;发电子邮件给他,信息的载体是文字和因特网。2.信息的价值性(1)信息的价值一条线和一万美元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

11、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帐单送到了公司老板那里,老板看了后连连点头,很快照付了一万美元,并用重金聘用了他。提问: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有什么特征?(在本案例中电机坏了是一个信息,坏在哪里是不是也是一个信息,斯坦门茨通过现场观察和计算

12、,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之后,问题出在哪里这个信息就变得有价值了,给斯坦门茨带来了9999美元的收入,这说明信息具有一个价值性)提问:你能举出信息价值性的例子吗?提问:你从这些事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即信息价值性的现实意义)现实意义:应勤于思考、善于发现信息的价值性。3.信息的时效性今天是7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在7月1日的报纸上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金鹰家电商场购买空调1台即获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金鹰家电商场,却并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为什么?信息的时效性很好理解,如果天气预报报告的是昨天的天气那还有意义吗?提问:你从这些事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即信息时效性的现实意义)现实意

13、义:应及时利用信息,善于把握信息所带来的机遇;面对情况的变化,应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4.信息的共享性教师举例:萧伯纳对信息的共享性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个例子说明了信息不会像物质一样因为共享而减少,反而可以因为共享而衍生出更多信息,由此也可见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还有哪些实例?(例如互联网充分的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现实意义:在充分享受共享信息时,也要适当的拿出自己的信息,也要注意对知识产权等的保护,例如在写论文时引用了别人的研究成果,在文章的后面应该注明。5信息的传递性举例:我们平常看电视,看不了比赛,看转播,说明信息是可以被加工和处理,能够传递的。6.课后练习分析下面的材料,说说它们分别代表了信息的什么特征?1、李明早上听到广播说晚上有暴雨,他到学校把这个信息告诉班上的其它同学。(传递性)2、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价值性)3、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实效性)4、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将发生过的事件通过适当的方式全部记录或保存下来,使得我们对某些事件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清楚(载体依附性)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共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