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41099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冈县中医医院2011 年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价分析总结及优化方案 慢性肾衰及肾风为我科优势病种, 慢性肾衰根据常见的原发病 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 一般认为中医古代文献中关于本病的描述, 散 见于水肿、呕吐、癃闭、虚劳关格等病症之中, 本病多食水肿、 淋证、 消渴、血尿等病迁延日久的结果。诸症消退后,长期呈虚劳的表现, 其后期呕吐常与癃闭并见, 再结合本病的严重预后, 故应属于中医“关 格”范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科以慢性肾衰竭作为我科的优势病种之 一。针对慢性肾衰及肾风的患者,发挥中医中药特色,改善患者临床 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应。一、 慢性肾衰中医临床疗效评价2

2、011 年我科出院病人共计 366 人,其中有慢性肾衰竭患者 195 例,。 其中男性 100 例,女性 95 例,年龄 4979 (士)岁,病程天 (士) 天,其中脾肾气虚证型患者 52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 ,脾肾阳 虚证型患者 30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气阴两虚证型患者 26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肝肾阴虚证型患者 30 例,占慢性肾衰 竭患者的 %,阴阳两虚证型患者 33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 ,湿 浊证患者 5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 ,湿热证型患者 8 例,占慢 性肾衰竭患者的 %,水气证型患者 4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血 瘀及虫毒证型患者 4

3、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中医特色疗法有穴 位敷贴,按摩刮痧等特色疗法,其中中医特色疗法参与病例 185 人 次,占慢性肾衰竭总数的 95 % ,中药汤剂病例 160 人次,占 195 人次中的 %。治疗方法:2011 年我科制定的诊疗方案。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 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 30 %。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显效:(1) 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2) 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

4、滤过率增加20 %。(3) 血肌酐降低20 %;以上( 1 )为必备, (2)、(3)具备 l 项,即可判定。有效:(1) 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2) 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10 %。(3) 血肌酐降低10 %。以上( 1 )为必备, (2)、(3)具备 1 项,即可判定稳定:(1)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无降低,或增加 10 %(3)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1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1项,即可判定。无效:(1)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3)血肌酐增加。以上(1)为必备,(2)、(3)具备1项

5、,即可判定。(二 )评价方法1 .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表。症状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头晕头晕轻微,偶尔发生,不影影响活动及工作头晕较重,活动时出现,休息可安头晕重,行走欲 仆,终日不缓 解,响活动及工 作倦怠乏力偶感疲乏,程度 轻微,不耐劳 力、可坚持轻体 力劳动一般活动即感 乏力,间歇出 现,勉强支持日 常活动休息亦感疲乏 无力,持续出 现,不能坚持日 常活动腰酸膝软晨起腰酸膝软,腰酸持续,膝腰酸难忍,膝软捶打可止软,下肢沉重不欲行走畏寒肢冷手足有时怕冷,不影响衣着,遇风出现经常四肢怕冷,比一般人明显,夜晚出现全身明显怕冷,着衣较常人差一季节纳呆食欲欠佳。口味 不香,食量减少 不超

6、过1 / 4食欲不振,口味不香,食量减少1/4-1 / 2食欲甚差,无饥饿感,食量减少1 / 2以上口干夜间口干口干少津口干欲饮口苦晨起口苦口苦食不知味口苦而涩恶心每日泛恶1-2次每日泛恶3-4次频频泛恶,每日4次以上呕吐每日呕吐1-2次每日呕吐3-4次频频呕吐,每日4次以上脘腹胀满脘腹稍胀,可以 忍受,不影响饮 食脘腹胀满,空腹缓解,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终日不解,难以忍受夜尿清长夜尿量多色白,每夜2次夜尿量多色白,每夜3-4次夜尿量多色白,每夜5次以上大便不实大便不成形,1日1次大便不成形,1日2次大便不成形,1日3次大便干结大便干结,每日1行大便秘结,两日1行大便秘结,数日1行水肿晨起眼睑水

7、肿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全身水肿2011年度慢性肾衰疗效结果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住院天数(天)19590191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结:2011年我科出院病人共计 366人,其中有慢性肾衰竭患者 195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95例,年龄4979(士)岁,病程一天(士)天,其中脾肾气虚证型患者 52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 的,脾肾阳虚证型患者30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气阴两虚 证型患者26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肝肾阴虚证型患者30例, 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阴阳两虚证型患者33例,占慢性肾衰竭患 者的%,湿浊证患者5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湿热证型患者8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8、,水气证型患者4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 的,血瘀及虫毒证型患者4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中医特色 疗法有穴位敷贴,按摩刮痧等特色疗法,其中中医特色疗法参与病例 185人次,占慢性肾衰竭总数的95 %,中药汤剂病例160人次,占 195人次中的%。难点分析:慢性肾衰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具有多系统临床表现的 疾病,单一药物无法取得较好疗效,必须按照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 则进行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努力做到中西药有机结合而不是中西药混用。二、 肾风疗效评价2011 年我科出院病人共计 人,其中有肾风患者 例,。其中男性 例,女性 例,年龄 4878 (士)岁,病程天(士)天,其中气阴

9、两虚证型患者 例,占肾风竭患者的 %,脉络瘀阻证型患者 例,占肾 风患者的 %,风湿内扰证型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的 %,风热扰络证 型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的 % ,湿浊犯脾证型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 的%,下焦湿热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的 % ,中医特色疗法有穴位敷 贴,按摩刮痧等特色疗法, 其中中医特色疗法参与病例 人次,占肾 风总数的 %,中药穴位敷贴病例 人次,占 人次中的 %。治疗方法: 2011 年我科制定的诊疗方案。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临床缓解: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10、 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75%。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 减少不足 30% 。2.疾病综合疗效评价标准缓解:肉眼血尿、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转阴,尿红细胞消失,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0.20g ,肾功能恢复 / 保持正常, 持续 3 月以上。显效:肉眼血尿、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减少50 % ,尿红细胞减少 50 % ,肾功能恢复/保持正常, 持续 3月以上。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减少 25%,尿红细胞减少25%,肾功能改善/维持原水平,持续

11、3月以上。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二)评价方法1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症状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泡沫尿无尿有浮泡,尿蛋白定量1.0g/d尿蛋白定量3.0g/d尿蛋白定量3.0g/d乏力无偶感疲乏,可坚 持轻体力劳动活动后即感乏 力,勉强支持 日常活动休息后仍感疲乏, 不能坚持日常活 动口干咽燥无咽干,难耐受咽干,饮水后 缓解咽干燥难忍,饮不 解渴面浮肢 肿无但晨起眼睑浮 肿眼睑及双下肢 浮肿,按之凹 陷水肿明显,甚则波 及全身,按之深陷 不起手足心执八、无手足心热手足心热手足心热明显,伴 心烦不宁夜尿无有夜尿,色清长夜尿长,每夜2-3次夜尿清长,母夜3次血尿无尿红细胞+尿红细胞+

12、尿红细胞 +腰酸痛无腰酸痛,偶有发生腰酸痛经常发 生持续腰痛、程度重眩晕无偶有头晕头晕,偶感视 物模糊头晕明显,视物模 糊,影响日常生活目涩无偶感目涩经常目涩目涩难忍耳鸣无偶有耳鸣耳鸣较重,常出现耳如蝉鸣,影响生 活大便溏 烂无每日1次每日2次每日3次,伴或 不伴粘滞不畅、里 急后重易感冒无感冒每季1次感冒每季2次感冒每季3次咽喉肿痛无咽痛,扁桃体1。 肿大咽痛、扁桃体II。肿大咽痛、扁桃体山。 肿大久病1年以 内1年15年5年以上2.西医疗效评价方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肌 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或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2011年度肾风疗效结果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13、率住院天数(天)99758839118%总有效率二显效率+有效率总结:2011年我科出院病人共计 人,其中有肾风患者 例,。其中男 性例,女性例,年龄4878 (士)岁,病程一天(士)天,其中气 阴两虚证型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的%,脉络瘀阻证型患者 例,占肾 风患者的%,风湿内扰证型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的%,风热扰络证 型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的%,湿浊犯脾证型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 的%,下焦湿热患者 例,占肾风患者的%,中医特色疗法有穴位敷 贴,针灸,按摩刮痧等特色疗法,其中中医特色疗法参与病例 人次, 占肾风总数的,中药穴位敷贴病例 人次,占 人次中的%。难点分析:精心搜集整理,请按实际需求再行修改编辑,因文档各种差异排版需调整字体属性及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