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处理财产损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408492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待处理财产损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待处理财产损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待处理财产损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待处理财产损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待处理财产损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待处理财产损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待处理财产损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现金盘点时,如发生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 例如:出现盘盈状况时,在查明原因前,应记:借: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益查出原因后,冲回,应记: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其他应付款或营业外收入出现盘亏状况时,正好相反,查明原因前,应记: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现金查出原因后,冲回,应记:借:现金或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益PS: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期末不能留有余额.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二、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三、盘盈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借

2、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和“累计折旧”科目。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借记本科目、“累计折旧”等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当同时结 转成本差异。四、盘盈、盘亏、毁损的财产,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流动资产的盘盈,借记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固 定资产的盘盈,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一一固定资产盘盈”科目;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应当先减去残料价 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记“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3、剩余净损失,属于 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一一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科 目,贷记本科目;固定资产的盘亏,借记营业外支出一一固定资产盘亏”科目,贷记本科目。五、物资在运输途中的短缺与损耗,除合理的途耗应当计入物资的采购成本外,能确定由过失人负贵的,应当自 “在途物资”等科目转入“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才能转销的损失,先通过本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后,再分别处理: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记“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

4、当将减去残料价值 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一一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 失,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六、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人会或董事会,或经理 (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清查的各种财产的损溢,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的,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七、本科目处理前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的净损失;处理前的贷方余额,反映

5、企业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的净溢余。期末,处理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法律定义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被定义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该定义与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定义相比,更能揭示出资产的本质与内涵。新 制度不仅借鉴国际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资产的研究成果,对资产定义进行了改进,还以此为基础,对确认、计量、记录 和报告作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进,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将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及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虚拟资产排 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公司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本科目下设置“待

6、处理固定资产损益”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两个明细科目。盘盈时贷记本科目,盘亏 时借记本科目。编辑本段相关规定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 物资的净损失,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溢余。在制度中同时明确规定年度终了本 科目一般无余额。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未明确提到这一科目,只是在讲到存货与固定资产时,提到对于 发生的盘盈、盘亏应及时进行处理,记入当期损益”。可以说,上述相关规定在理论上讲是合理的。但问题在于,当“待 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有余额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就要将其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

7、额分别作为“待处理 流动资产净损失”或“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若为贷方余额,以“一一”号 填列)。这就意味着将“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在冲销之前视为企业资产。编辑本段主要缺陷从理论上看,这一处理方式存在下列缺陷:一是“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它既不能给企业带来 未来的经济利益,也不是企业的一种经济资源,正相反,它是企业的盘亏,是损失;对于它的处理企业也不再拥有控 制权,重大的项目,还需经过股东犬会决议或经过主管部门的批示。二是将“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列作资产,严重违 背了谨慎性原则,虚夸了资产、所有者权益,有可能多计了利润。三是这一做法不符合相关性与可靠

8、性的要求。将“待 处理财产净损失”列作资产,或把“待处理财产损益”的贷方余额列为资产的减项,即用盘盈的资产来抵消企业资产 总额,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影响企业财务比率等指标计算的准确性,显然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 决策。例如,把待处理财产损失列在“资产”项下,因资产基数被不适当的放人了,会导致资产负债率缩小;反映变 现能力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会放人:其他财务比率也被不同程度的粉饰,这将会干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评价。 四是不符合权贵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因为期末“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保留余额时,是作为资产在报表上列示,会 使当期的费用或损失不能得到及时确认,收入和费用则不能进行正

9、确配比。从现实来看,将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等有关损失挂账,即潜亏挂账,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及其他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少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甚至虎盈实亏的现 彖。这种报表列示方法无疑为企业粉饰经营业绩留下了可乘之机。编辑本段应急规定企业会计制度对这一急待解决的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损益,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 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人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清查 的各种财产损益,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

10、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 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的,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此举对于提 高企业的资产质量,使企业账面上的资产真正符合资产的定义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 月1 口在股份有限公司范I制内开始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同时废止。相信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在我国股份 有限公司及其之后在其他各类企业(除小企业和金融企业)中的实施,待处理财产损益” 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处理。一、待处理财产损溢是指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盘盈、盘亏、毁损的价值。经常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待处 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

11、损溢在未报经批准前与资产直接相关,在报经批准后与当期损 溢直接相关。二、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本科目应按盘盈、盘亏的资产种类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主要账务处理1、盘盈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生物资产等,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消耗性生物资 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记本科目。2、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生物资产等,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一一应交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

12、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材料、库存商品采用 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四)盘盈、盘亏、毁损的财产,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 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本科目余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按其借方差额,属于管理原 因造成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属于非正常损失的,借记营业外支出一一非常损失”;按其贷方差额,贷记“管 理费用”、“营业外收入”科目。(五)企业的财产损溢,应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后本科目应无余额。三、待处理财产损溢帐务科目(一)待处理财产收溢1盘盈的各种

13、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固定资产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2. 流动资产的盘盈转销借: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管理费用3. 固定资产的盘盈转销借: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一一固定资产盘盈(-)待处理财产损失1. 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 流动资产盘亏、毁损转销(1) 应先扣除残料价值、町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 剩余净损失,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营业外支出一一非常损失贷:待

14、处理财产损溢(3) 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 固定资产盘亏转销借:营业外支出一一固定资产盘亏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 物资在运输途中的短缺与损耗(1) 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借: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 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一一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 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一、“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是一个双重性质的帐户,用于核算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 亏或毁损

15、。该帐户的借方,登记待处理财产盘亏或毁损数;贷方登记待处理财产盘盈数。结转待处理财产盘亏或毁损 时记到该帐户的贷方:结转待处理财产盘盈时记到该帐户的借方。月末如有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的财产物资净损 失;如有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的财产物资净溢余。企业一般设置“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分类帐户进行明细核算,以分别反映固定 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盘盈、盘亏及其处理结果。二、例如:(一)盘盈资产处理1盘盈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2. 流动资产的盘盈转销借: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管理费用3. 固定资产的盘盈转销借: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一一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资产处理1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 流动资产盘亏、毁损转销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剩余净损失,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营业外支出一一非常损失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