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非财务绩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40521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非财务绩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非财务绩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非财务绩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非财务绩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非财务绩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非财务绩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非财务绩效在我国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占有很大比重。作者通 过揭示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优越性,借鉴平衡记分卡在非财务 指标设计中的先进思想,结合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现实情况,提出建 立我国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并从市场、客户、技术创新、职 员、内部经营以及社会对企业的综合评价等层面,对我国企业非财务 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一、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作用1. 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的未来财务绩效。企业战略经营的成功、经 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而这又有赖于企 业持续持续的创新。非财务绩效评价是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评价,侧 重于对企业未来财务

2、绩效的衡量。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2. 有助于企业获得战略优势。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影 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因素,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战略平衡记分 卡被人们推崇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设计将企业经营绩效同企业的战略 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Rober tSKaplan所说,战略 平衡记分卡制度不仅来源于公司的战略,反过来也反映出公司的战略, 实行战略平衡记分卡制度的公司不仅应看到战略平衡记分卡的表面现 象,也应看到它的实质,看到战略平衡记分卡的目标和衡量手段背后 的公司战略。3. 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立足于 企业整体,强调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3、例如,通过增加 投入以提升顾客满意度、现有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潜在顾客的人数 等,可以促使企业实现未来经营绩效的提升。另外,因为非财务绩效 评价侧重于过程评价而非事后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及时、连续地 对所要控制的项目进行跟踪监督,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绩效评价结 果的时效性。二、构建我国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1. 客观性。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的目的在于使各利益相关 者能客观地了解企业。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全局观念, 突出企业整体利益,区分影响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因素,增强对影 响整体利益的不可控因素的预测分析。考虑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影响 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不再单

4、独依靠内部管理水平和生 产效率的提升,而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外部因素,如企业产品的市场 份额、竞争对手的状况、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等等。充分 考虑各绩效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以使得指标体系精练且评价内容 全面。2. 战略性。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以分阶段的行动目标的实现为基 础的。具体来说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有利于长 期目标的实现,使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具有 环境适应性,不能一成不变,而应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变化做出灵活 的调整。此外,企业经营必须实现观念的转变,在经营目标上应由传 统的工业经济时代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转向知识经济时代追求长期 利益的最大化。3

5、. 竞争性。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竞争优势不仅 体现为成本优势,也体现为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其竞争态势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产品竞争向全方位竞争转变,多元化经营 趋势日益明显;从价格竞争转向综合能力竞争,注重其适应国内、 国际市场能力的提升;从产品竞争转向科技和人才实力的竞争; 从短期竞争转向长期竞争。这种竞争态势的持续转变,要求企业将技 术创新能力、人才实力、竞争力等因素纳入其绩效评价体系,以保证 评价结果的科学性。4相关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经营范围的拓展、竞争的全球化 以及内部各因素和环节的联系日益复杂化,现代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必 须树立“经营价值链”思想,因为其经

6、营的每个因素和环节发生的问 题都应该是创造价值的活动,都应该和价值相关,并将对企业绩效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只有将绩效评价工作融入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的全 过程,才能有助于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三、构建我国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路1. 市场层面评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企业面临着 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这也促使企业经营者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行 为,努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以获得竞争优势。相关指标包括市场占 有率、市场知名度、市场应变能力。它们分别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上出 售商品所占的业务比例、所具有的市场优势以及适应市场的能力。2. 客户层面评价。客户关系的管理目的就是通过持续地提升客户的 满

7、意度,扩大企业市场占有份额,实现尽可能多的利润,从而实现企 业战略目标。相关指标包括大客户满意度、大客户利润率、客户获得 率、产品及时交货率。前两个指标反映企业大客户对企业的满意水准 及其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其中,大客户满意度指标是客户层面绩效评 价的核心和关键;后两个指标则反映了企业对潜在客户的重视水准和 服务质量水平。3. 技术创新评价。自2 0世纪8 0年代以来,技术已成为企业获得 自身特有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内涵,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作者设计的相关指标包括创新产品销售 比率、研究开发费用率、研究开发产品投入产出率、技术装备更新水 平、技术开发人员比率。这

8、些指标突出了知识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创 新能力是评价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4. 职员层面评价。企业战略经营强调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以及对未 来的投资,这样可使其保持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竞争优势。作者设 计的相关指标包括经营者基本素质、在岗员工素质、员工留住率、员 工满意度。这些指标充分体现了企业员工是形成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 关键,因为员工的学习培训、素质的提升、工作热情的调动,直接影 响着企业的发展潜力。5. 内部经营评价。内部经营评价指标应能反映投资者与客户需要的 经营战略,制定科学、自上而下的经营理念,从价值链通用模式出发。 具体指标针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设计,包括基础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 资

9、源整合能力、信息利用效果、质量控制水平。这些指标对企业生产 经营链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水平进行评价。6. 社会对企业的综合评价。公众及整个社会能否认可企业的贡献, 将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提升也有着长远 的影响。作者设计的相关指标有综合社会贡献、企业社会形象、社会 支持度。它们可以通过中介机构和外部监管部门等方面的评价意见体 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水平及其在全社会的形象。指标值越高, 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越牢固。四、运用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首先,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一般难以用货币计量,有些指标之间关联 度大,不易分别确定其重要水准;其次,管理层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 努力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出来,不利于激励管理层关注非财务绩效评价 指标的改进。正是因为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尚存的这些固有缺陷,在 具体运用时不能过分依赖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事实上,非财务绩效和财务绩效都是企业总体绩效的组成部分,非财 务绩效评价和财务绩效评价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从影响企业战略经营成 功的主要方面全面、准确地评价经营业绩,克服传统的单一财务指标 体系的重财务层面轻非财务层面、重内部因素轻外部因素、重短期轻 长期、重事后轻过程等弊端。企业非财务绩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