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40143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试验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万高速公路DW10合同段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道隧集团工程样品接收、流转与处置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围规样品进入工地试验室后的受控管理。适用于样品接收、留存、检测和处置各环节的全过程完全处于受控状态管理,有利于样品的追溯查实。2职责2.1工程技术人员职责负责进场材料的台帐管理;负责进场材料的见证取(送)样。2.2收样人职责负责样品的承受,并对样品进行外观描述;负责检测委托单登记编号,并对留存样品入库登记;负责检测样品与留存样品的编号和状态标识;负责填写检测任务单,并交检测室负责人与时安排检测工作。2.3检测人员职责检测室负责人确认任务单与检测委托项目无误后,分配检测任务;检测人员承受检测任务后,

2、根据任务单的检测项目确定检测依据和检测程序;检测人员到收样室领取样品,并确认样品状态标识;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依据样品实际状态,对样品状态(待检、已检、已检待结论、不合格或不合格待复验)进行标识;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将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和任务单一同交检测室负责人。2.3质量负责人职责负责定期收集、保管检测任务单,统计检测工作量;负责样品处置申请、实施和台帐管理。3实施细则3.1工程技术人员填写检测委托单,请试验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连同样品送往工地试验室。检测委托单,见附表4。3.2试验室收样人员受理样品委托时,应与送样人员一起确认样品外观状态,并在委托单和样品状态标识单上进行描述。注意:样

3、品描述应具有唯一性,即应对样品逐一进行描述。样品状态标识单,见附表5。注意:样品状态标识单除了样品外观描述外,还应对样品状态(待检、)进行标识。3.3同时,收样人员应对需要留存的样品进行分样。一份检测用,一份留存用。3.4对检测用样品进行登记编号,填写检测任务单后,将其与委托单一同交检测室负责人与时安排检测工作。样品标识为待检。检测样品台帐 ,见附表6。检测任务单,见附表7。注意:检测任务单与委托单编号应一致。3.5对留存用样品也应进行登记编号,样品标识为留样。并需送样人员签字确认后,一同封存。留存样品台帐 ,见附表8。留样封存单,见附表9。注意:留存样品编号与检测样品编号应一致。3.6检测室

4、负责人在接到检测任务单后,应仔细查看任务单是否与检测委托单的容一致,是否符合填写要求,样品外观状态描述是否正确。然后分配检测任务,检测委托单由检测室负责人暂存。3.7检测人员接到检测任务单后,应到样品室领取样品,并确认样品外观状态描述是否与样品一致。 3.8检测人员应根据检测任务单的检测项目确定检测依据和检测程序。3.9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依据样品实际状态(待检、已检、已检待结论、不合格或不合格待复验)进行标识。3.10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将已检样品置于指定位置。3.11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将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和任务单一同交检测室负责人审核。3.12检测室负责人定期将检测任务单交质量负责人,

5、质量负责人根据工作量,分别提出样品的处置申请。 对检测后的无机样品,按废品处置; 对检测后的有机样品,按违禁品提出计划,由环保部门处置; 对留存样品,做好留存样品台帐的处置时间和处置方法记录。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 1.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以前者为准。1.2试验前检查: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1.3拌和用具先用湿布擦过。称取水泥500克。拌和水量如采用调整水量法时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法时为142.5毫升(水量精确至0.5ml)。将拌和水倒入锅,然后在5s-10s

6、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1.4将锅放到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依标准程序搅拌完毕。1.5搅拌完毕后,立即把净浆装入模具,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在试锥下固定位置,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完成。1.6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之间的拌和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如超出围需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标准。1.7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33.4-0.185S1.8

7、如下沉度下沉小于13mm时,应该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注:实验室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1.9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2.水泥凝结时间检测2.1测定前,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并调整仪器使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2.2依标准稠度用水量制取水泥净浆,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插捣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养护箱。2.3初凝测定时,从养护箱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针自由沉入净浆,到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观察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

8、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最初测定时,应轻扶金属棒,已防试针撞弯。但初凝时间仍必须以自由降落测得结果为准。第一次测初凝应为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在完成初凝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依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2.4终凝测定时,先在终凝针上安装一个环行附件。从养护箱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行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2.5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由水泥

9、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注: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2.6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3.水泥体积安定性检测 3.1制备标准稠度水泥净浆。3.2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装满雷氏夹。盖上约75g80g已擦油的玻璃板后,立刻将雷氏夹移至养护箱养护21h2h。3.3调整好沸煮箱內的水位,使之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保证在30min5min水能沸腾。3.4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

10、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3.5将试件放入水中篦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在30min5min加热水至沸腾,并恒沸3h5min。3.6沸煮完毕后,放掉箱热水,打开箱盖,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试件进行判别。3.7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精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判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判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3.8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4.水泥胶砂强度检测 4.1准确称取待检水泥45

11、0g2g,标准砂1350g5g,水225ml1ml.4.2用湿布擦湿搅拌锅与搅拌叶片,将水加入锅,再加入待检水泥,将锅放在固定支架上固定好,上升至固定位置。4.3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时,均匀加入标准砂;若各级砂分装从最粗级开始,依次加完所需的各级砂量。在第三个30s,机器高速搅拌,之后静置90秒;在开始的15秒,用胶皮刮刀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然后,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整个搅拌过程24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1s以。4.4胶砂制备好后,立即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预先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中约300g胶砂

12、,用大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装第二层时,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4.5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约90角架在模顶一端,沿试模方向以横向割据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多余胶砂刮去将表面抹平。4.6在试模上做好标记或编号,放入养护箱中养护24h之后,脱模,放入按同品种水泥划分的20的水池中养护。等到其检测龄期时,取出测其抗折、抗压强度。注:试体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应201,养护期间试件间或试体上表面水深不小5mm。4.7各龄期试件应在规定时间进行强度试验:龄期试验时间24h24h15min48h48h30min72h72h45min7d7d2h28d28

13、d8h4.8将试件成型侧面朝上放入抗折试验机,调整好夹具,使杆杆在试件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水平位置。抗折加荷速度控制在50N/s10 N/s。4.9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件受压面为试件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40mm。试验前应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的砂粒或杂物。试件的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断块试件应对准抗压夹具中心,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抗压加荷速度控制在2400N/s200 N/s。4.10抗折强度结果取三个试件平均值,精确至0.1MPa。当三个强度值中值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在平均,以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4.11抗压强度结果为一组6个断块试件的算术平均值,精确

14、至0.1MPa。当6个强度值中有一个值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以剩下的5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若5个值中再有超过平均值10%的,则此组试件无效。4.12该检测细则依据T0506-200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细集料检测作业指导书1.细集料筛分试验1.1 试验准备:将来样通过10mm(圆孔筛)或9.5mm(方孔筛)筛,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分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通常不少于6h

15、。1.2试验步骤1.2.1 水泥混凝土用砂,按以下步骤筛分。1.2.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并在筛分时增加0.075mm的方孔筛1只;如试样含泥量超过15%,则应先用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无摇筛时,可直接用手筛。1.2.1.2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问题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1.2.2 沥青路面用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按以下步骤筛分。1.2.2.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