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9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94399465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8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9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9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9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9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9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9(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人教版2024年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为唐代小麦分布图由图可知( )A 唐代经济重心仍然停留在北方 B山东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程度不均衡C小麦成为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 D南方经济开发相对北方而言稍缓慢2西晋王衍擅谈玄学,自比子贡,及为石勒所杀,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顾炎武对此评论说:“今之君子

2、得不有愧乎其言?”由此可知,顾炎武( )A呼吁知识分子反清复明 B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反对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D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3清末民初,以前不受关注的墨子学说受到空前关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墨学竟有全面复兴之势,“西学墨源”说广为流行。民报评选的世界四大伟人,有墨子而没有孔子。这主要是由于( )A墨家主张与西学一致 B儒家思想急剧衰落C民国建立提升墨家地位 D重建文化自信之需41982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陈云把搞活经济比喻成鸟,把国家计划比喻成笼,他指出:“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可以跨省跨地区也可以跨国跨洲。另外笼子本身也要经常调整。”陈云提出“鸟笼

3、经济”理论的实质是( )A强调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 B确立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目标C引导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D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51949年6月,一支以老解放区干部为骨干,包括来自宁、沪等地的青年知识分子、青年职工等人员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立,随后17万名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到达西南各地,开始接管和建设等相关工作。该举措( )A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B适应了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C为战略决战准备了重要条件 D极大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61921年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

4、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列宁旨在( )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农村经济 B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7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表2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到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其主要原因是( )表2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1870244551880366881890499421900681182191085162419131001924A世界贸易总额迅猛增长的推动B

5、工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与和平发展时期8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局面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权力真空9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麦蒙于公元830年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学术机构智慧馆,下辖科学院、图书馆和翻译局,领导全国的翻译和学术活动。在这里收藏了数万册希腊文、古叙利亚文、梵文

6、、希伯来文等著作,为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提供了典籍和人才。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A推动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 B实行了文化扩张的政策C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D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10拿破仑在武力征服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后,在行政上采取集权统治,宣扬公民权利平等,努力实现市场的统一。这些做法( )A推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埋下了民族仇杀的根源C推动了近代文明的传播 D助长了拿破仑军事独裁11据希腊克里特岛考古发现,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格尔蒂法典规定,允许自由人妇女与奴隶通婚,妇女有一定的选择婚姻的自由;未成年人不得收养养子;女继承人12岁之后才能结婚,且可以得到此前由父母亲属代管的财产及其收益。这

7、表明该法典在当时( )A以维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B实现了男女地位平等C否定了奴隶制的合法性 D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12英国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时,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国会成为一项稳定的制度。他们联合向国王提出请愿书,请愿书活动渐成为国会立法权的渊源,而英国国会也在14世纪下半期形成上、下院分别开会的习惯。由此可知,英国形成了( )A等级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贵族共和制D议会君主制13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A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14下图是罗

8、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法( )A严格维护公民私有财产 B寻求权力和义务的平衡C没有脱离原始的野蛮性 D着力维护奴隶主的利益15宋徽宗时期,官方编订了一部国家礼典政和五礼新仪,其中除了皇族和王公大臣仪制以外,首次出现了庶人婚仪、冠仪和丧仪。礼典“首次”意味着官方( )A首次否定传统严格的等级制度B.顺应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将国家礼典提升为法制的高度D.开始推动礼仪文化向民间发展161952年 4月 3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莫斯科举办民间性的国际会议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中国派出由南汉宸任团长、冀朝鼎为秘书长的 25人代表团参加。南汉宸在会上指出,“我们深信不同政治制度的国

9、家是可以和平相处,发展国际经贸关系的。”会后,中国与英法日等国签署了一系列巨额贸易协定。这反映出( )A美国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下降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外贸发展C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D.中国经贸政策突破意识形态限制17敦煌莫高窟曾出土近千枚回鹘文木活字,每枚大小约3cm2,其年代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上半叶。这批回鹘文木活字,可用于( )A确证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B考察元朝对西域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C研究两宋治下的民族交融D探讨丝绸之路与古代科技传播的关系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8学者叶舒

10、宪评价某部著作,“反映着古代两河流域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广大人民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该著作是( ) 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C摩诃婆罗多 D荷马史诗19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首次提出“复式簿记”的概念,建议商人在进行交易时,要以“贷方”和“借方”的身份在总账中记入两次,从而使经营者加强盈利意识。这反映了当时( )A价格革命影响广泛 B人文精神深入人心C商业观念得到更新 D近代科学已经产生20下表是考古出土的部分地区战国时期物品统计表(部分)。此表反映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件)生产工具数(件)铁农具数(件)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7768山西长治分水岭363121河北兴隆古洞

11、沟878552河南辉县周围村936958广西平乐银山岭18117091A一家一户个体劳作盛行 B土地私有制度确立C铁农具运用于农业生产 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第21-25小题每题3分21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 )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 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22明末清初,近万部西方书籍被传教士带入中国,其中四百多部翻译成中文。王夫之、顾炎武

12、、黄宗羲等思想家均受到西学影响。康熙年间出版的数理精蕴是一部东西方数学家共同撰写,融中西数学于一体的教科书。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收录评述了三十余部西学著作。材料反映出( )A西学东渐使传统科技重生 B中外官方交流规模空前C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D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动摇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8分,第24题15分,第25题18分,共51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联合国设立了核心机构安理会,并赋予全权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其通过决议后联合国便可以对危机实施武力干预而无需经过会员大会的表决。安理会的表决无需全体一致,取得包括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三分之二多数票即可。二战

13、结束后盟国对侵略国实施了惩罚,以预防其东山再起,如对日本掠取的中国领土不仅要求将战前掠得的东北归还中国,还要将半个世纪前割取的台湾及澎湖列岛交还中国,但并未分割日本的固有领土。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战后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在传统国际法关于违反战争法规或惯例的普通战争犯罪之外新设立了破坏和平罪和违反人道罪,对实施战争犯罪者划下了清楚的红线。在联合国制宪讨论中,中国坚持为弱小民族代言,不顾西方大国的反对,力主非自治领土及托管领土须走向自治与独立,并成功地推动将此主张写进了联合国宪章。摘编自王建明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大变化。(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深远影响。(8分)24【近代中西博览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