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导学案32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39829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导学案32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导学案32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导学案32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导学案3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导学案3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导)学案广四中 高二年级 钟林课题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知识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知识难点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知识索引(,学生作答),课前预习。1,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2, 荒漠

2、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有 。 , 。3, 治理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 4, 我国恢复西部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最大生态工程是 。合作学习与探究过程方式第一课时探究问题一,荒漠,沙漠,荒漠化是一样的吗?知识引导1,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类型。是指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贫乏的地区出现的一种现象。 2,沙漠仅指地面覆盖一层厚厚的沙子景观。其可以分为原生荒漠和次生荒漠。3,荒漠化是一种过程,是指发生在 , 及 地区的土地退化(包括 退化, 退化, 退化)而引起的 , , 化等。 迁移应用1.土地荒漠化包括()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绿洲沼泽化AB.C.D.2.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

3、地退化知识小结并储备理解: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独立学习,合作讨论探究问题二,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导 引1,范围:大致位于 以西, 以北,包括 , , 和 大部分。(能写出简称)位于降水量 毫米以下的西北内陆地区。2,地形:东部以 为主,西部以高大山脉和 相间分布。3,气候:以 气候为主,特征 且 变率大。形成原因( , )4,河流:地表水 ,河流欠 ,流水作用 。 水和 水成为绿洲农牧生产的主要水源。5,景观:以 山为界,以东为 ,以西为 ,这种分布体现了 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 差异。6,脆弱的生态:由于气候 ,流水作用弱,而 作用显著。土壤发育差,植被 ,地

4、面多沙质沉积物,加上 季节多大风,风沙。7,本地 异常是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迁移应用.1,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气候异常B.人类活动C.雨量的变化D.干旱环境2.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3.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A.河套平原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成都平原知识小结并储备总结: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合作学习问题探究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导引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一方

5、面来自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有 , , 。3,耕作落后,灌溉不当易发生另一种荒漠化现象- 化。(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盐分集聚地表。)知识小结并储备总结: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迁移应用1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2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干旱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过度放牧气候异常ABCD.3.锡林郭勒草原牧区居民点附近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4.我国目前荒漠化仍在蔓延的地区主要是()A.水田和旱作地区B.旱农地区和草原牧区 C.河谷灌区和草原牧区D.

6、旱农地区和高原地区合作学习第二课时问题探究四,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A自然条件:1,位置: 2,气候:(类型,水热条件,异常),突出特征。 3,主要景观类型:B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水平 。以 产业为主。 2,20世纪随着人口急剧增加,本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由 转向为 )。 3,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增加,这样出现了 之争。后果导致本地区 加剧。C 和 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上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迁移应用1, 非洲最突出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有哪些?2, 萨赫勒地区解决贫困问题,治理荒漠化的措施。知识小结并储备荒漠化

7、产生的原因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但主要是 原因。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往往是 (荒漠化的必然因素)问题探究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引导1,荒漠化防治包括一是 ,二是 三是 2,荒漠化的防治坚持原则: 与 结合。重点是恢复 。不同地区要 地进行综合整治。3,具体措施有: ,; ; ; ; 。迁移应用1, 原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有哪些?2.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3,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开采矿产 B,生态移民 C,合理

8、载畜 D,抽取利用地下水 知识小结并储备合作学习课堂同步练习与测评 完成导学丛书地理P14-16课后发散探究(问题)及延伸分析沙尘暴的路径,动力,危害知识点及知识体系的小结整理本节课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体系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自我评价选择同学评价选择学生你的建议1.学习过程感受A。轻松。B。一般。C。有困难。2知识目标达到程度A.能熟练准确表述。B。基本能阐述。C。不能表述。3.对学习中的问题A。非常有兴趣。B。一般。C .没有兴趣。4.学习能力A.能准确掌握,理解知识点。B。基本知道,能做简单学习。C。不清楚,完成练习困难。5.合作学习A。积极,在合作学习中有主导作用。B。在合作学习中只是参与者。C。合作学习中为边缘者。学生姓名:教师综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