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378667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开学初备第一单元: 位置一、 教材分析:位置这一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二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阶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的图形较多,对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本单元是让学生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或在方

2、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空间观念的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本单元额学习奠定了思维的基础。三、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1、在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的进行表达的能力。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2、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四、 教学课时安排:用数对确定位置1课时,练习一用1课时。

3、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分数乘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计算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运用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部分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倒数的知识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倒数的概念,另一点是求倒数的方法,前一点是基础知识,后一点是计算分数除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对乘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学习分数除法和

4、百分数的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二、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穿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的数量的解决问题的习题,与丰富练习的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运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教师在教学计算时要注重算理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解决问题时要注重从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整数、小数乘法的学习,对计算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并且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时,可以借助以往的经验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整数、小数和分数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乘法运算的认识。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2、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分数乘法及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2、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6、观】1、能在教师的鼓励下与引导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学习的生活化,获得成功的体验。四、 教学时数。分数乘法-5课时 解决问题-3课时 倒数的认识-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以及比的应用,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运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7、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的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对比的初备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你,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二、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四则运算中最后一部分的内容。与分数乘法计算的教学相同,分数除法的计算同样贯穿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

8、的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教材在揭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提供类比思维的材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的运用好这些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展开类比推理,以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我们知道,计算分数除法的关键步骤,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运用题的关键则在于理解问题情景中数量关系。因此,抓住这两个关键,组织开展针对性的专项练习,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措施,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分数除法的学习,对计算的学习有一定的经验,并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时,可以将分数乘,除法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分数除法的认识。三

9、、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相关的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2、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指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自己的心结论,解决新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是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

10、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学习的生活化,获得成功的体验。四、 教学时数:1、分数除法-4课时2、解决问题-3课时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4、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四单元: 圆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有:认识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是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圆柱体、圆锥体,扇形等的学习。二、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

11、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并且对圆有初步认识上进行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和以前学的直线图形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研究方法上,联系又很紧密 故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转化思想,将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直线图形,来研究,如在研究院的面积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研究多边形的面积时,主要采用了割补法,拼组等方法,将多边形的面积转化成更熟悉和更简单的图形来解决。在教学中,还要学生认识到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以及科学研究中,人民就是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多进行操作,通

12、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3、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的能力。2、经历探索圆周长、圆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是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经历观察、猜想、实践操作等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1、通过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研究成就,了解有关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体验园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许多的实际问题可以借助圆的知识来解决,感受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四、 教学时数:认识圆-2课时圆的周长-2课时圆的面积-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1课时第五单元:百分数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的内容。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百分数实际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运用。因此如发芽率,合格率等。所以,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二、 学情分析: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